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舟

作品数:57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专利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机械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0篇喷丸
  • 8篇残余应力
  • 7篇数值模拟
  • 7篇淬火
  • 7篇值模拟
  • 6篇有限元
  • 4篇仿真
  • 3篇弹簧
  • 3篇悬架
  • 3篇悬架弹簧
  • 3篇应力
  • 3篇有限元分析
  • 3篇有限元模拟
  • 3篇塑性
  • 3篇碳纤维
  • 3篇汽车
  • 3篇消波
  • 3篇浮式
  • 3篇浮体
  • 3篇感应淬火

机构

  • 51篇武汉理工大学
  • 5篇现代汽车零部...
  • 2篇新疆职业大学
  • 2篇上海航天精密...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国汽车工程...
  • 1篇广汽乘用车(...

作者

  • 51篇汪舟
  • 24篇甘进
  • 14篇王晓丽
  • 10篇杨莹
  • 8篇吴卫国
  • 7篇杨莹
  • 5篇秦训鹏
  • 5篇高恺
  • 4篇叶云凌
  • 3篇华林
  • 3篇张旭
  • 2篇李杨
  • 2篇刘艳雄
  • 2篇陶海征
  • 2篇杨波
  • 2篇庄武豪
  • 2篇朱振华
  • 2篇蒋亚琴
  • 2篇李佳卫
  • 2篇孙文革

传媒

  • 4篇机械工程材料
  • 4篇表面技术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计量学报
  • 1篇轴承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内燃机工程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兵器材料科学...
  • 1篇科技风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复合材料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9篇2024
  • 5篇2023
  • 7篇2022
  • 1篇2021
  • 9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铲斗耐磨性能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铲斗耐磨性能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机械工程领域,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用EDEM离散元仿真模型建立铲斗挖掘过程的宏观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宏观动力学仿真模型对不同工况下铲斗单次挖掘过程进行磨损...
汪舟张睿博段芳芳岑承恩杜晗玥
超声冲击对厚板异种钢T型焊接接头组织与硬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在18,27μm冲击振幅下对Q420qD/20MnMoNb厚板异种钢T型焊接接头焊趾区进行超声冲击处理,分析了不同冲击振幅下焊趾处的显微组织、残余应力以及显微硬度,并与超声冲击前的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超声冲击处理后焊趾表层出现塑性变形层、大量位错及较高残余压应力,晶粒细化,硬度提高。当超声冲击振幅由18μm增至27μm,塑性变形层深度由约120μm增大至144μm,亚晶尺寸进一步细化至约25 nm,位错密度进一步增大至约2.48×10^(14)m^(-2);表面残余压应力增大至约433 MPa,其影响深度增大至约1410μm;表面硬度增大至约400 HV,硬化层深度增加至约900μm。
汪子钊张俊孙高辉全顺红刘华兵甘进吴卫国汪舟
关键词:超声冲击残余应力
一种通过导磁体尺寸优化提高感应加热装置性能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导磁体尺寸优化提高感应加热装置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导磁体通过耐高温的粘接剂固定在U形铜管线圈中央,导磁体与U形铜管线圈之间无间隙并且在底端保持相平,待加热工件置于导磁体与U形铜管线...
秦训鹏高恺陈绪梁汪舟朱振华
文献传递
三维点式感应淬火电磁热耦合场数值模拟被引量:10
2013年
针对45钢三维点式感应淬火工艺进行参数设计,建立点式感应淬火过程的电磁场及温度场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在有限元软件ANSYS中使用耦合场分析的方法实现了对加热功率为36kW,电流频率为50kHz的感应热处理工艺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表面组织完全奥氏体化及感应加热效率的情况下,该工艺的最佳加热时间约为2s。通过模拟分别得到使用冷却水和冷却油作为冷却介质时的感应淬火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结合45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以马氏体转变临界冷却速度为判断依据,对淬火后工件表面组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两种淬火条件均可以实现表面组织马氏体转变,实现工件的表面强化,且淬硬深度均约为1.0mm。
陈浩秦训鹏汪舟高恺
关键词:ANSYSCCT图感应淬火
一种基于HDD穿缆技术的水下导向架及其工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沉船打捞穿缆作业领域,提供一种基于HDD穿缆技术的水下导向架及其工作方法。本发明导向架包括弯管段、直管段、法兰盘、水下可旋转支座以及外挂式固定平台,通过外挂式固定平台与工作母船相连、水下可旋转支座与水底相接,直...
甘进赵凯徐铁柱汪舟
文献传递
冲头形状对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力学行为影响研究
2023年
为掌握冲头形状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响应的影响规律,了解层合板内部的损伤机制与失效模式,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层合板进行低速冲击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为考虑多种失效模式混合,用三维Hashin强度准则与双线性内聚力模型分别预测层合板层内与层间的渐进损伤演化,重点讨论冲头形状对层合板冲击响应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结果与现有低速冲击试验数据较吻合,最大误差低于5%,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冲击接触面积与穿透程度是造成层合板在不同冲头形状下冲击响应差异的主要原因,冲击接触面积较小的冲头对层合板的穿透程度大,会造成层合板沿厚度方向的损伤积累。冲击接触面积较大的冲头对层合板的穿透程度小,会造成层合板沿面内的层间分层损伤扩展。
谭理成汪舟王晓丽杨莹杨莹曾飞蒋亚琴甘进
关键词:冲击动力学数值模拟
江海直达船的舱口角隅结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江海直达船的舱口角隅结构,包括角隅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角隅基体上的裂纹萌生抑制区、复合区、阻裂槽以及表面延展区;其中,角隅基体上具有一弧形侧面,在弧形侧面上具有一扇形分块;裂纹萌生抑制区一体成型在角隅基体的扇...
甘进高梓昂吴卫国王一雯汪舟
文献传递
喷丸强度对船舶典型Q345钢十字型焊接接头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
2024年
对船舶典型Q345钢十字型焊接接头进行了不同喷丸强度(0.167,0.183,0.198 mm)下的喷丸处理,研究了喷丸后接头残余应力表面和沿深度方向的分布以及疲劳寿命,确定了最优喷丸强度。结果表明:喷丸处理消除了焊接接头表面残余拉应力,引入了较高水平残余压应力,改善了表面残余应力分布均匀性,增加了残余应力影响层深度,延长了疲劳寿命;随着喷丸强度增加,引入的残余压应力增大,分布均匀性先提升后减小,残余应力影响层深度增加,疲劳寿命先延长再缩短;最优喷丸强度为0.183 mm,此时焊接接头表面残余压应力较大,分布均匀性最好,残余应力影响层深度较大,疲劳寿命最长。
贾青青张晋晗杨波刘华兵汪舟甘进
关键词:Q345钢喷丸残余应力
有限元模拟再喷丸参数对Q345B钢残余应力演变规律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对退火态Q345B钢依次进行喷丸、预疲劳、再喷丸处理,采用X射线/剥层法研究了再喷丸对残余应力和疲劳寿命的影响,以预疲劳的残余应力为初始应力,构建了随机弹丸再喷丸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覆盖率(100%,200%,300%)、弹丸直径(0.4,0.5,0.6,0.7mm)和弹丸初速度(25,35,40,45m·s^(-1))对残余应力分布及其影响层深度和试样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再喷丸处理可以使预疲劳处理松弛的残余应力基本恢复到单次喷丸后的水平,并进一步延长其疲劳寿命。有限元模拟得到,随着覆盖率增加,再喷丸引入的残余压应力和影响层深度无明显变化,试样表面粗糙度增大;随着弹丸直径和弹丸初速度增加,残余压应力和影响层深度均先增大后趋于稳定,表面粗糙度增大。最优再喷丸参数为弹丸初速度40m·s^(-1),弹丸直径0.6mm,覆盖率100%。
张晋晗刘华兵甘进贾青青杨波汪舟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残余应力表面粗糙度
一种高海况并靠隔离浮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海况并靠隔离浮体,用于隔离目标船与半潜船,包括气囊、水囊和固定带,所述气囊和水囊通过固定带固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结构简单,以蜂窝状充气、充水囊体为主体,同时辅以防撞橡胶、空压机、水泵等设备,...
吴卫国李佳卫叶云凌郭国虎王昭宇甘进汪舟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