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海松

作品数:20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4篇凝血
  • 3篇电刺激
  • 3篇胸腔
  • 3篇胸腔镜
  • 3篇气管
  • 3篇气管插管
  • 3篇椎旁
  • 3篇迷走
  • 3篇迷走神经
  • 3篇静脉
  • 3篇插管
  • 2篇电针
  • 2篇电针足三里
  • 2篇胸腔镜手术
  • 2篇胸椎
  • 2篇胸椎旁神经阻...
  • 2篇血功能
  • 2篇血液
  • 2篇血液凝固

机构

  • 17篇厦门大学
  • 5篇武汉大学
  • 1篇克孜勒苏柯尔...

作者

  • 20篇汪海松
  • 12篇蔡东妙
  • 10篇徐林梅
  • 5篇冯宇峰
  • 5篇陈振毅
  • 4篇王焱林
  • 4篇杜朝晖
  • 4篇李建国
  • 3篇牛莉
  • 2篇王庆祥
  • 2篇张天伟
  • 2篇陈为民
  • 1篇陈超
  • 1篇林绍立
  • 1篇索小燕
  • 1篇陈曲敏
  • 1篇高海鹰
  • 1篇孙彩虹
  • 1篇杨华凌
  • 1篇洪甲庚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3篇中外医学研究
  • 3篇中国卫生标准...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2
  • 4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喉癌患者术后置入气切套管中的镇痛镇静效果
2016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喉癌患者术后气管切开后置入气切套管的镇静和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3—2015年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择期行全麻下喉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患者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0.5μg/kg,15min后改为0.3μg·kg-1·min-1持续泵注;C组患者静脉泵注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两组患者均于手术结束前30min停止泵注。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苏醒期间咳嗽、镇静评分、追加芬太尼次数及气管切开前(T0),苏醒时(T1)、苏醒后5min(T2)、苏醒后10min(T3)、苏醒后30min(T4)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呼吸(RR)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RR、MAP时间和方法有交互作用(P<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间点两组患者HR、RR、MAP均高于T0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间点C组HR、RR、MAP均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间点两组患者HR、MAP下降到T0水平,C组RR低于T0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与咳嗽评分时间和方法有交互作用(P<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T4时间点C组患者镇静评分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间点两组患者镇静评分高于T0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T4时间点C组患者咳嗽评分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间点两组患者咳嗽评分低于T0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追加芬太尼次数(8次)少于C组(2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抑制喉癌患者术后置入气管套管苏醒期的呛咳反应,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镇静作用明显,且不影响苏
汪海松蔡东妙徐林梅陈振毅冯宇峰
关键词:喉肿瘤气管切开术盐酸右美托咪定镇痛
超声引导下颈外静脉穿刺预置管在侧卧位手术紧急抢救中应用的可行性
2024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外静脉穿刺预置管在侧卧位手术紧急抢救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自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于本院择期行侧卧位下手术(包括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开放性肺叶切除手术、肾部分切除手术等)预计术中出血风险高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法行颈外静脉穿刺预置管,对照组采用常规压迫颈外静脉盲穿法预置管。记录并分析两组手术类型、左/右侧卧例数、穿刺次数、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最终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留置导管例数及术中大量出血例数、出血量、补液量以及穿刺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的发生率为高于对照组(93.33%vs.70.00%,χ^(2)=4.007,P=0.045);观察组最终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100%vs.80.00%,χ^(2)=4.630,P=0.031);观察组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1.20±0.48)次vs.(1.57±0.86)次,]、穿刺并发症(血肿发生率)少于对照组(3.33%vs.26.67%)(均P<0.05);观察组穿刺时间长于对照组【(113.20±20.63)s vs.(60.93±24.46)s,t=8.947,P<0.05】;两组留置导管例数、术中大量出血例数、出血量及补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颈外静脉穿刺预置管可以提高建立静脉通路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及穿刺并发症,但需要提高超声应用熟练程度以缩短穿刺时间,临床操作可行性强。
蔡东妙王海振汪海松吴冬金许智鸿
关键词:侧卧位手术静脉穿刺超声静脉通路抢救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CO_2气腹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手术前静脉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对CO_2气腹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D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0.8μg/kg;C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泵注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输注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前(T0),输注15 min后(T1),CO_2气腹前5 min(T_2),CO_2气腹即刻(T3),CO_2气腹后10 min(T_4),记录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并同时测量血糖(Glu)及血皮质醇(COR)浓度。结果 C组在T3、T4时间点SBP、DBP、HR较T_0及T_2时间点均升高(P〈0.05);T_3、T_4时间点C组SBP、DBP、Glu及COR均高于D组(P〈0.05);T_3、T_4时间点C组血糖及皮质醇浓度较T_0及T_2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与T0比较,D组HR在T1、T2、T3、T4均明显下降(P〈0.05),在T_0、T_1、T_2时间点C组与D组SBP、DBP、Glu及COR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抑制妇科腔镜手术中CO_2气腹引起的应激反应,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汪海松蔡东妙徐林梅冯宇峰
关键词:盐酸右美托咪定应激反应
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用于困难气道患者清醒经鼻气管插管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在困难气道患者清醒经鼻气管插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6例ASA I^II级在本院接受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镇静镇痛,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镇静镇痛。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对气管插管的耐受性及呼吸困难、恶心、呛咳、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气管插管的耐受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16%)明显低于对照组(73.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用于困难气道患者清醒经鼻气管插管时,镇静镇痛效果更理想,患者的耐受性更好,安全性更高。
冯宇峰刘晓芳王鹭蓉张天伟李雪妮汪海松刘亚军
关键词:氯胺酮困难气道
烟碱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胆碱能激动剂烟碱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2只体质量250~300g雄性健康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它们分为四组(n=8):假手术(sham operation,S)组、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组、烟碱(nicotine,NIC)组、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拮抗剂α-银环蛇毒素(α-bungarotoxin,α-BGT)组。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取肠系膜上动脉夹闭45min后恢复再灌注120min的方法建立。α-BGT组在肠系膜上动脉夹闭前45min和30min分别腹腔注射α-BGT 1μg/kg,烟碱400μg/kg;NIC组用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α-BGT,S组和IR组用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α-BGT和烟碱,其余均同α-BGT组。在大鼠恢复再灌注120min后经腹主动脉取血样,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plasma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fiber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D-二聚体水平和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取远端回肠采用Chiu评分法评估小肠组织受损程度。结果与S组和NIC组比较,IR组和α-BGT组血浆TNF-α、TF、tPA、PAI-1和D-二聚体水平均出现显剧升高,血浆AT水平下降,血小板计数下降(P<0.05),小肠组织Chiu评分增加(P<0.05)。结论烟碱能够抑制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凝血功能过度激活;其作用机制可能为外周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胆碱能抗炎通路的激活,进而导致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减少,从而减轻内皮细胞的损伤。
汪海松徐林梅陈振毅高海鹰蔡东妙
关键词: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液凝固烟碱
胸椎旁置管阻滞复合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胸腔镜手术中应用胸椎旁置管阻滞复合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将对本科临床入选(2018年9月-2019年12月)的6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0,行气管插管麻醉)和观察组(n=30,行胸椎旁置管阻滞复合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和麻醉30 min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手术指标。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HR、MAP、PaO2、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30 min后,两组HR均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30 min后,对照组MAP、PaO2升高,观察组MAP、PaO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前和麻醉30 min后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30 min后PaCO2较对照组麻醉30 min后高(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均较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中应用胸椎旁置管阻滞复合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具备良好临床作用,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状态,缩短了住院时间。
蔡东妙王庆祥汪海松
关键词:保留自主呼吸胸腔镜手术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乳腺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乳腺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行乳腺日间手术的62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和试验组(28例)。对照组予以局部浸润麻醉,试验组予以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在入室时(T 0)、麻醉后5 min(T 1)、切皮时(T 2)、手术10 min(T 3)、术毕(T 4)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T 2、T 3、T 4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补救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麻醉阻滞用于乳腺日间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较好,可减轻疼痛感,缩短手术时间,且无需多次麻醉。
徐林梅汪海松蔡东妙
关键词:静脉麻醉法胸椎旁神经阻滞乳腺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认知功能和外周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认知功能(POCD)和外周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TURP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60例。D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静脉泵注,15 min后以0.2μg/(kg·h)维持至术毕前30 min。C组静脉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气管插管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30 min(T3)的MAP和HR。测定术前1 d,术后1 d、3 d患者外周血TNFα、IL-6浓度。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患者术后1 d及3 d认知功能及POCD的发生率。结果 C组患者在T1、T2、T3时间点的MAP高于D组(P<0.05)。D组患者术后1 d、3 d TNFα、IL-6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3 d MMSE评分较术前1 d降低(P<0.05),术后1 d、3 d MMSE评分C组患者低于D组(P<0.05),POCD发生率C组明显高于D组(P<0.05)。结论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能够减少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外周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汪海松徐林梅蔡东妙陈振毅
关键词:老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炎症反应
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内毒素血症大鼠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评价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内毒素血症大鼠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体重250 ~ 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24):生理盐水组(S组)、脂多糖组(LPS组)、迷走神经切断组(VNC组)和电刺激迷走神经组(VNS组).采用左侧股静脉注射LPS5 ml/kg制备内毒素血症模型.S组左侧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kg.S组和LPS组只分离、不结扎、不切断迷走神经,于注射LPS后即刻,VNC组结扎并切断双侧迷走神经,VNS组将双铂电极与左侧迷走神经远端相连行电刺激(5 V,2 ms,1 Hz)20 min.分别于注射LPS前即刻(T0)、注射LPS后2、4和6h(T1-3)时,处死6只大鼠,经腹主动脉取血样,检测血浆TNF-α、抗凝血酶(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LPS组和VGX组血浆TNF-α、tPA、PAI-1和D-二聚体的水平均升高,AT水平降低(P<0.05);与LPS组比较,VNC组血浆AT水平降低,PAI-1水平升高(P<0.05),VNS组血浆TNF-α、tPA、PAI-1和D-二聚水平降低,AT水平升高(P<0.05).结论 电刺激迷走神经可改善内毒素血症大鼠凝血和纤溶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抑制炎性反应而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
汪海松杜朝晖牛莉陈为民李建国王焱林
关键词:迷走神经电刺激内毒素血症血液凝固
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技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8月-2019年9月收治的接受单孔VATS手术患者47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麻醉方式均为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观察手术结果和安全性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7.24±21.36)min,术中出血量(112.48±27.82)ml,术后置管时间(3.17±1.43)d,术后住院时间(4.10±1.39)d,并发症发生率为2.13%(1/47)。结论: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VATS手术安全性高,能避免气管插管,可用于治疗胸肺部病变患者。
汪海松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