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维
- 作品数:35 被引量:181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局部晚期宫颈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的适应证和手术范围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的适应证和手术范围。方法选择初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分析患者术前CT影像资料和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比较CT淋巴结最短径(MAD)≥0.5cm、MAD≥1.0cm和SCC-Ag水平预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分析髂总淋巴结(CILN)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LN)转移的高危因素。结果81例患者行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淋巴结转移率为59.3%(48/81);CILN和(或)PALN转移率为24.7%(20/81),其中仅7例CT示CILN和(或)PALN短径≥0.5cm。SCC-Ag水平判断淋巴结转移的临界值为4.8ng/ml,SCC-Ag≥4.8ng/ml+CT淋巴结MAD≥1.0cm判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78.3%、100%和0.6,与CT淋巴结MAD≥0.5cm组(分别为57.9%、12.1%和0.1)、MAD≥1.0cm组(分别为71.1%、75.8%和0.4)、SCC-Ag≥4.8ng/ml组(分别为65.0%、57.7%和0.3)和SCC-Ag≥4.8ng/ml+CT淋巴结MAD≥0.5cm组(分别为68.3%、65.4%和0.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CC-Ag≥4.8ng/ml+CT淋巴结MAD≥1.0cm组21例,术后均出现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为100%(21/21),其中38.1%(8/21)出现CILN和(或)PALN转移;而SCC-Ag<4.8ng/ml+CT淋巴结MAD<1.0cm组17例,术后仅4例出现髂总以下盆腔淋巴结(PLN)转移,淋巴结转移率为24.0%(4/17),两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理类型、CT示MAD≥1.0cmPLN淋巴结数目、CT示1个PLNMAD≥1.0cm±MAD0.5~1.0cmCILN和(或)PALN均与CILN和(或)PALN转移有关(均P<0.05)。结论CT淋巴结MAD≥1.0cm且SCC-Ag≥4.8ng/ml以及存在CILN和(或)PALN转移高危因素者,可行髂总以下肿大淋巴结切除取样以及CILN和PALN切除,以明确淋巴结转移状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指导。CT淋巴结MAD<1.0cm且SCC-Ag<4.8ng/ml者,淋巴结转移率低,可直接行同步放化疗。
- 钟美玲梁美蓉江维王亚男曾泱曾四元
- 关键词:宫颈肿瘤鳞状细胞癌抗原
- 新型微创治疗早期宫颈鳞癌及复杂性癌前病变术式的创新和临床应用
- 李凌李隆玉曾四元梁美蓉江维
- 子宫颈癌仍然是中国妇女的主要恶性肿瘤,随着"两癌"筛查项目地深入开展,大量的子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被筛查出来,且年轻患者的比重增加。该术式的建立旨在为早期子宫颈鳞癌及复杂性癌前病变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该研究历时12年,取得...
- 关键词:
- 关键词:宫颈鳞癌癌前病变
- 5577例子宫颈癌住院病例分析
- 目的:了解近20年江西省宫颈癌患者的发病趋势和临床特点.方法:对某院1989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5577例宫颈癌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后10年组宫颈癌病例数按年平均数计算(370.1例)为前10年组(1...
- 李隆玉江维吴云燕
- 关键词:宫颈癌住院患者发病率
-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与hTERC基因检测联合应用对阴道镜活检漏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效能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查联合人染色体端粒酶(h TERC)基因检测在阴道镜漏诊的Ⅱ级以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的效能。方法选择135例阴道镜活检诊断为CINⅠ级的患者。均行TCT检查,结果分为未见上皮内病变/恶性细胞(NILM)、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C)、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倾向于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ASC-H和HSIL判断为Ⅱ级以上CIN漏诊。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 TERC基因,发现h TERC基因异常表达者判断为Ⅱ级以上CIN漏诊。另全部患者均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行宫颈组织病理检查。结果135例患者TCT检查结果为NILM者62例、ASC-US者20例、LSIL者24例、ASC-H者12例、HSIL者17例。135例患者中42例(31.1%)h TERC基因监测结果为阳性。LEEP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宫颈黏膜慢性炎症5例、CINⅠ82例、CINⅡ32例、CINⅢ16例。TCT检查诊断高级别CIN漏诊的灵敏度为41.7%、特异度为89.6%、阳性预测值为69.0%、阴性预测值为73.5%、约登指数为0.31;h TERC基因检测诊断高级别CIN漏诊的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88.5%、阳性预测值为76.2%、阴性预测值为82.8%、约登指数为0.55;TCT检查和h TERC基因检测并联确定Ⅱ级以上CIN漏诊的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80.5%、阳性预测值为64.2%、阴性预测值为92.6%、约登指数为0.70;TCT检查和h TERC基因检测串联诊断高级别CIN漏诊的灵敏度为39.5%、特异度为93.1%、阳性预测值为76.0%、阴性预测值为73.6%、约登指数为0.33。TCT检查和h TERC基因检测并联判断Ⅱ级以上CIN漏诊的约登指数最大,与其他方法的约登指数相比,P均<0.05。结论 TCT检查联合h TERC基因检测在阴道镜漏诊的Ⅱ级以上CIN诊断中的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独采用TCT检查或h TERC基因检测。
- 江维曾四元梁美蓉冯慧珍
- 关键词:宫颈液基细胞学端粒酶基因宫颈环切术
- HOXD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HOXD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77例宫颈组织石蜡标本中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HOXD3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分析HOXD3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OXD3基因在正常组织、CIN、早期宫颈癌(ⅠB1~ⅠB2期)、局部晚期(ⅠB3期)及中晚期(Ⅱ~Ⅲ期)表达率逐步升高(P=0.001)。而HOXD3与患者各年龄段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OXD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加,并与宫颈癌的FIGO分期相关。
- 陈小友李隆玉江维
- 关键词:宫颈癌免疫组化
- 腹腔镜下以子宫深静脉及其属支为解剖学标志的C1型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2
- 2018年
-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以子宫深静脉及其属支为解剖学标志的C1型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其对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5年12月间IA2-ⅡB期子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下以子宫深静脉及其属支为解剖学标志的C1型子宫切除术治疗.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99例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以子宫深静脉及其属支为解剖学标志的C1型子宫切除术,其中93例患者成功保留了一侧或双侧盆腔自主神经,6例患者因术中粘连、出血以及考虑患者手术切除的根治性,改行c2型子宫切除术,手术失败率为6.1%(6/99)。93例患者的年龄为(44.4±8.2)岁,IA2期1例,IB1期84例,IB2期2例,ⅡA1期5例,ⅡB期1例。鳞癌67例,腺癌19例,腺鳞癌3例,神经内分泌小细胞癌3例,混合类型l例。93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1±0.5)h,术中失血量为(103.8±84.0)ml,切除盆腔淋巴结(29.7±8.9)枚,无宫旁切缘阳性、阴道切缘阳性及术中输尿管损伤患者,术后尿管拔除时间为(20.3±8.4)d。全组患者远期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8.6%(8/93),发生局部未控和远处转移各1例,2例患者均死亡,死亡率为2.2%(2/93)。全组患者的2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97.6%和96.2%。结论腹腔镜下以子宫深静脉及其属支为解剖学标志的C1型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安全、可行,为简化腹腔下C1型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步骤提供了新的思路。
- 梁美蓉韩斗星江维刘晖李凌钟美玲罗琳曾四元
- 关键词: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
- Treatment and outcome of stage Ⅰ A1 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cervix: 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346 cases
- 梁美蓉曾四元江维刘晖李凌钟美玲
- 腹腔镜分期术对中晚期宫颈癌临床指导意义的初步探讨
- <正>目的初步探讨腹腔镜分期术对于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8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14例,术前CT检查提示盆腹腔淋巴结最短径≥10mm,均行腹腔镜下手术分期。结果 14例腹腔镜...
- 江维曾四元
- 关键词:宫颈癌淋巴结状态
- 文献传递
- 346例ⅠA1期子宫颈鳞癌的处理及预后
- <正>目的探讨ⅠA1期子宫颈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不同治疗方式的预后,为其临床处理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1月2日-2011年12月31日收治的346例ⅠA1期子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了解其诊...
- 梁美蓉曾四元李凌江维钟美玲
- 关键词:子宫颈鳞癌临床预后
- 文献传递
- CT在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CT在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2例妇科恶性肿瘤初治患者进行全腹螺旋CT扫描,以CT影像上淋巴结清晰且最短径≥10 mm或有中心性坏死视为淋巴结CT诊断阳性,并与手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22例患者中,CT报告显示盆腹腔淋巴结阳性66例;术后病理检查盆腹腔淋巴结转移34例;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58.8%,特异度为84.0%;阳性预测值30.3%,阴性预测值为94.5%;Youden指数为0.43。结论螺旋CT检查对诊断妇科恶性肿瘤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较高,可以为早期的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参考。
- 江维曾四元梁美蓉李凌
-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