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炜 作品数:16 被引量:64 H指数:5 供职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口服普萘洛尔对婴儿血管瘤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通过口服小剂量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疗效.方法:自2010 年~2012 年期间,选取月龄在12 月内的血管瘤患儿20 例(其中一例为Kasabach-Merritt 综合征患儿,一例为注射平阳霉素后血管瘤体... 黄志见 殷炜早期去除坏死皮肤结合人工真皮及皮片移植治疗儿童手部皮肤坏死性挫伤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早期去除因挫伤导致的儿童手部全层皮肤坏死并应用人工真皮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的临床疗效,为尽早植皮创造条件。方法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共收治儿童手部挫伤致皮肤全层坏死患儿26例,均于受伤后2~72 h(中位值时间16.2 h)内于麻醉下行手部坏死皮肤削除,再以人工真皮覆盖创面,7~10 d后行创面全厚皮片移植,植皮术后指导康复训练,并随访评价手部功能。结果早期清创结合人工真皮及皮片移植治疗儿童手部皮肤坏死性挫伤治疗进程紧凑,植皮成活率高。本组26例中15例移植皮肤全部成活,11例仅出现部分植皮区创缘皮肤坏死,经换药后愈合。26例经3~15个月(中位值10.5个月)随访,根据美国手外科协会手指总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评价标准,手指活动优良率达88.1%。结论早期清创结合人工真皮及皮片移植治疗儿童手部皮肤坏死性挫伤可缩短手部皮肤坏死后愈合时间,提高游离皮片移植的存活率,保证手部创面修复的效果和手部功能,值得在儿童手部皮肤坏死性挫伤中推广应用。 朱振洪 殷炜 马周瑞 胡官鸿 黄志见关键词:皮肤 坏死 清创术 手部(烧)烫伤瘢痕整形患者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分析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究手部烫伤瘢痕整形患儿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手部烫伤瘢痕整形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率为10%,对照组为33.4%,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部烫伤瘢痕整形患儿,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刘斌 马玉梅 周云凤 殷炜 黄志见 马周瑞关键词:围手术期 护理方法 CO_(2)点阵激光联合低浓度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儿童面部增生性瘢痕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CO_(2)点阵激光联合低浓度曲安奈德注射在儿童面部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2例面部增生性瘢痕患儿,瘢痕形成至开始治疗时间1个月-1年,平均3.6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评估,平均8.7分。1%曲安奈德和2%利多卡因注射液以1:2稀释,注射入瘢痕核心。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Surgical模式,光斑直径0.5mm,能量6-8J/cm^(2),间隔3mm行人工点阵打孔。治疗间隔时间30-60天。结果22例患儿行曲安奈德注射及人工点阵打孔1-3次,以瘢痕平坦软化为治疗终点,平均1.6次,经4-16月(平均8个月)随访,18例瘢痕软化平坦,3例瘢痕轻度增生,1例变化不明显,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终点温哥华瘢痕评分1-8分,平均3.2分。结论CO_(2)点阵激光结合低浓度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儿童面部增生性瘢痕,患儿几乎无痛,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蔡凯旋 马周瑞 殷炜 黄志见 茅怡铭 朱振洪关键词:曲安奈德 儿童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烧伤整形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烧伤整形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皮肤科120例烧伤整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设计对照试验,对照组患者接受碘伏油纱包扎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烧伤皮肤整形治疗,回顾性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概率分别为8.33%、23.33;术后创面愈合平均时间分别为(15.3±4.1)d、(31.8±5.2)d;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2.6±5.4)d、(42.5±6.7)d;抗生素应用率分别为26.67%、45.00%。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烧伤整形术中的应用显著缩短了患者感染发生概率,且患者临床恢复速度显著加快,住院时间与传统疗法相比显著缩短,抗生素应用率下降,因此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烧伤整形术中的应用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殷炜 胡官鸿 朱振洪 黄志见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术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应用于烧伤整形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应用于烧伤整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烧伤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6例,对照组行自体皮移植术,观察组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促进烧伤部位皮肤的恢复,其血运情况、色泽及外观与周围皮肤接近,且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马周瑞 殷炜 李跃东 黄志见关键词:烧伤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安全性 削薄回植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儿童皮肤脱套伤36例临床分析 朱振洪 殷炜 马周瑞 胡官鸿 黄志见皮肤回植结合负压辅助闭合技术治疗儿童皮肤脱套伤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皮肤回植结合负压辅助闭合技术(VAC)治疗儿童皮肤脱套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共收治42例大面积皮肤脱套伤患儿,其中四肢32例,躯干部8例,头皮2例,清创后削薄皮肤并原位回植,VAC装置覆盖创面,持续负压封闭引流,7 d后拆除VAC材料,观察皮片成活情况。结果 42例中,回植皮片全部存活29例(69.05%);皮片成活面积大于75%的7例(16.67%),多呈局灶性散在皮片坏死,换药后创面全部愈合;成活面积大于50%且小于75%的6例(14.29%),换药后Ⅱ期植皮创面愈合。结论皮肤回植结合VAC治疗是治疗儿童皮肤脱套伤的有效方法,回植皮肤成活率高,再次手术率低。 朱振洪 殷炜 胡官鸿 黄志见 马周瑞关键词:皮肤脱套伤 皮肤回植 儿童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与传统打包加压包扎治疗在婴幼儿深度烫伤植皮中的对比研究 2019年 探讨创面负压治疗技术(negative-pressure would therapy,NPWT)在儿童深度烫伤创面植皮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0月至2014年7月我院81婴幼儿深度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2组:A组,应用传统打包加压包扎的方法42例;B组,应用创面负压治疗技术39例,两组在手术时间、皮片成活时间、住院天数以及皮片成活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创面负压治疗技术组的患者(B组)在手术时间、皮片成活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方面明显少于传统打包加压治疗的患者(A组)(P<0.05),而在皮片的成活率方面两组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PWT技术在婴幼儿深度烫伤植皮中明显优于传统打包加压包扎方法,可减少手术时间,促进皮片成活,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刘威 杨骏逸 马周瑞 殷炜关键词:负压创面治疗技术 植皮 婴幼儿 深度烫伤 先天性Tessier7号面裂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分析 2023年 面横裂(Transverse facial cleft)又称口角裂或巨口畸形,是一种先天性颅面裂畸形,属于Tessier7号面裂,发生率为活产儿1/300000~1/80000,占面部裂隙的0.3%~1%[1]。裂隙位于颧骨与颞骨之间,临床表现不一,单纯的口角增宽最为常见,畸形严重者裂隙可直达外耳,可存在局部下颌骨的发育异常,严重者下颌骨升支缺如,常伴有外耳发育不良、中耳异常,严重影响新生儿颅面部的美观,其治疗的主要方法为手术矫正。Tessier7号面裂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孕期也常容易漏诊,对患儿生理和心理健康均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本研究总结先天性Tessier7号面裂的三级预防管理思路,通过科学防治,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陈丽 张跃明 蒲丽 钱琪钰 殷炜 钟惟娜关键词:手术矫正 活产儿 缺如 面横裂 颅面部 发育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