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锋 作品数:57 被引量:293 H指数:12 供职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重症脑卒中的影像学改变与中风闭脱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影像学改变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及颅脑科就诊,符合重症脑卒中诊断的175例患者,根据中医诊断标准分为闭证(痰热内闭证、痰热腑实证、痰浊蒙窍证)以及脱证(痰湿蒙神证、元气败脱证),分析性别、生命体征、影像学改变等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1)剔除资料不完整病例5例,最终纳入170例患者,其中闭证105例(61.76%),脱证65例(38.24%);具体证型分为痰热内闭49例(28.82%),痰热腑实25例(14.71%),痰浊蒙窍31例(18.24%),痰湿蒙神32例(18.82%),元气败脱33例(19.41%)。(2)经单因素分析,额叶与小脑病变在闭证与脱证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脱证与闭证患者之中,脱证患者更易合并额叶病变,闭证患者更易合并小脑病变。性别、心率、高血压病史等因素在闭证与脱证及中医具体证型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经多因素分析,性别、高血压病、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小脑病变在闭证与脱证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男性、高血压、小脑为主要病变的患者更容易表现为闭证,其中小脑为主要病变患者更容易表现为闭证中的痰热腑实证、痰浊蒙窍证;脱证(尤其是元气败脱证)中女性患者及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比例较闭证高。女性、无高血压病史、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重症脑卒中出现脱证的危险因素。 陈浩然 王宣尹 陈伟焘 林新锋关键词:重症脑卒中 影像学改变 中医证型 ICU获得性肌无力中医证型与临床预后相关性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的不同中医证型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比较ICUAW不同证型患者入住ICU第28、90天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运动功能评分、复合终点事件发生风险以及入住ICU第28、90天生存状态的差异。【结果】(1)在FIM运动功能评分方面,入住ICU第28天,肺热津伤证比脾胃虚弱证的FIM运动功能评分高21.95倍[95%CI(7.71,3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湿热浸淫证与脾胃虚弱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住ICU第90天,不同中医证型ICUAW患者的FIM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复合终点事件发生风险方面,入住ICU第90天,湿热浸淫证比脾胃虚弱证复合终点事件发生风险低87.27%[95%CI(0.0304,0.5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肺热津伤证与脾胃虚弱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生存状态方面,入住ICU第28天,2种模型中,肺热津伤证、湿热浸淫证与脾胃虚弱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住ICU第90天,在Crude模型中,肺热津伤证比脾胃虚弱证发生死亡的风险低73.72%[95%CI(0.0754,0.9155)],湿热浸淫证比脾胃虚弱证发生死亡的风险低83.24%[95%CI(0.0380,0.73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混杂因素后的模型Ⅰ中,肺热津伤证和湿热浸淫证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也均有低于脾胃虚弱证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胃虚弱可能是ICUAW患者预后差的主要中医病机。 彭志龙 梁勇 邓熙 徐象辉 陈静 林新锋 陈伟焘 张宇关键词:中医证型 临床预后 回顾性队列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心肌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15年 综述近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概况。目前西医对该病的治疗措施主要有:早期复苏,适当控制输液量;激素治疗;抗凝治疗;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乌司他丁的使用。中医对该病的诊治遵循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提出"三证三法"的治疗原则,即可将脓毒症辨证为毒血证、瘀血证、急性虚证,分别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固脱为治疗大法,采用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同时可采用中医特色疗法如针刺等治疗。在西医常规治疗脓毒症心肌损伤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疗法,可减少血浆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 刘敏 罗苑苑 林新锋关键词:心肌损伤 针刺足三里通过调控ROCK1/AKT信号通路防治脓毒症致肌萎缩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通过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1(ROCK1)/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防治脓毒症后肌萎缩的作用及机制。方法8周龄SPF级雄性小鼠45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Sham)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针刺(LPS+acupuncture)组,其中LPS组和针刺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LPS诱导脓毒症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苏木素-依红染色法检测小鼠肌肉组织结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以及骨骼肌损伤相关指标肌红蛋白(Myoglobin,MYO)、肌酸激酶MB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 isoenzyme,CK-MB)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RT-PCR)检测小鼠肌肉分解相关指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8(Caspase-8)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法检测小鼠肌肉组织中ROCK1、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肌肉组织纤维可见出现断裂、坏死,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均呈显著上升(P<0.01),抗炎因子IL-10、TGF-β水平均呈显著降低(P<0.01),骨骼肌损伤相关指标MYO、CK-MB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Caspase-3、Caspase-8 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p-AKT和ROCK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LPS组小鼠相比,针刺组小鼠肌肉结构相对完整,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均呈显著降低(P<0.01),抗炎因子IL-10、TGF-β水平均呈显著升高(P<0.01),MYO、CK-MB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Caspase-3、Caspase-8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p-AKT和ROCK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 陈静 李淑贤 宁怡乐 刘燕燕 赵锋利 林新锋 冼绍祥 江其龙 陈伟焘关键词:针刺 足三里 脓毒症 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在重症医学科带教中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评价分析重症医学科带教中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我院轮转实习的实习生 66 名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3 名),对照组行常规带教模式,研究组行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最终考核成绩,实习生对带教老师及带教模式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实习生平均笔试成绩及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实习生对带教模式及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于重症医学科带教中有利于提高实习生的学习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陈伟焘 江其龙 赵馥 罗苑苑 徐运升 林新锋从国医大师邓铁涛五脏相关学说论治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肌无力 被引量:17 2020年 文章从五脏相关学说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肌无力(ICUAW)的中医病机及诊疗思路,认为ICUAW的发病为脾虚为本、五脏受累、肌肉失养,治疗上宜顾护脾胃,升阳举陷,并根据五脏虚损加以辨证调护,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参考。 赵馥 林新锋 陈伟焘 刘小斌关键词:五脏相关 超声下ICU脾虚与非脾虚证脓毒症患者股直肌的面积变化研究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研究重症医学科(ICU)脾虚型与非脾虚型脓毒症患者的股直肌面积变化情况。【方法】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病房内住院的15例脓毒症患者的基本信息,利用超声检查,于患者入住ICU的第1、3、5、7天进行股四头肌股直肌面积测量,比较脾虚型与非脾虚型肌肉面积变化的差异。【结果】(1)15例脓毒症患者中脾虚型患者9例(占60.0%),非脾虚型患者6例(占40.0%)。(2)入住ICU后,脾虚型与非脾虚型患者在第1、3、5、7天股直肌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脾虚型与非脾虚型患者第7天面积减少率分别为23.0%和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3天与第5天的面积减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脾虚型与非脾虚型患者股直肌面积随时间减少量分别为0.07 cm2/d和0.02cm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ICU中,脾虚型脓毒症患者肌肉损耗较非脾虚型患者更为迅速,脾虚可能为脓毒症肌肉损耗的主要病机。 彭贤 林新锋 陈伟焘关键词:脾虚型 脓毒症 心脉隆注射液对脓毒症心肌损伤病人血清脂联素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配合西医疗法对脓毒症心肌损伤病人血清脂联素(APN)、脑钠肽(BNP)、肌钙蛋白Ⅰ(cTnI)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脓毒症心肌损伤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参照2016年脓毒症治疗国际指南,给予病人容量复苏,使用广谱抗生素,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监测乳酸清除率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脉隆注射液静脉泵入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结果治疗1d后,两组血清脂联素、BNP和cTnI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1d、3d、7d后,血清APN、BNP和cTnI水平的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两组心率变异性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心率变异性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能改善脓毒症心肌损伤病人的心率变异性和左室射血分数,降低血清APN、BNP和cTnI水平,改善心功能。 罗苑苑 赵馥 陈伟焘 郑述铭 林新锋关键词:脓毒症 心肌损伤 心脉隆注射液 血清脂联素 心率变异性 脂联素 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6 2022年 【目的】系统评价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美国医学在线(PubMed)、荷兰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Web of Science及国际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有关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文献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4篇文献,2081例患者被纳入最终分析。结果显示,足三里穴位注射与常规治疗比较,足三里穴位注射可显著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MD=-10.99,95%CI(-13.84,-8.15)]、肛门排气时间[MD=-28.72,95%CI(-35.60,-21.83)]、首次排便时间[MD=-12.34,95%CI(-16.39,-8.29)]。足三里穴位注射与肌肉注射比较,足三里穴位注射可显著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MD=-10.22,95%CI(-18.79,-1.65)]、肛门排气时间[MD=-17.41,95%CI(-27.41,-7.41)]、首次排便时间[MD=-16.21,95%CI(-31.91,-0.51)]。足三里穴位注射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足三里穴位注射可降低腹胀发生率[RR=0.33,95%CI(0.21,0.52)]、呕吐发生率[RR=0.20,95%CI(0.09,0.43)]、胃液量[MD=-535.61,95%CI(-1080.05,-8.84)]。总有效率方面,足三里穴位注射组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RR=1.20,95%CI(1.08,1.33)]。所有研究均未见不良反应报道。【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能够显著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降低腹胀和呕吐发生率,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 陈浩然 方霜霜 林新锋关键词:足三里穴 穴位注射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脾主肌肉”在治疗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019年 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是重症患者在治疗后期常见的并发症。从临床表现来看,该病多责之于脾。本文主要探讨"脾主肌肉"理论在治疗ICU获得性肌无力的实际运用,即在治疗过程中,重视调理脾胃功能,以补脾为主,不忘清胃、泻火、祛湿,兼顾肝肺肾。 王茂生 赵馥 林新锋 陈伟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