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乐胜

作品数:75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委基金青岛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山东省卫生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手术
  • 19篇肿瘤
  • 16篇食管
  • 15篇外科
  • 12篇肺癌
  • 11篇术后
  • 10篇外科手术
  • 9篇切除
  • 8篇支气管
  • 8篇气管
  • 8篇肺肿瘤
  • 7篇食管癌
  • 6篇手术治疗
  • 6篇切除术
  • 5篇食管肿瘤
  • 5篇综合征
  • 5篇贲门癌
  • 4篇胸外
  • 4篇支气管成形
  • 4篇细胞

机构

  • 38篇青岛大学医学...
  • 18篇青岛医学院
  • 6篇青岛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 3篇荣成市人民医...
  • 2篇青岛市市立医...
  • 2篇胜利油田中心...
  • 2篇威海市立医院
  • 2篇北京邮电总医...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青岛市市南区...
  • 1篇山东省卫生学...
  • 1篇青岛市第八人...

作者

  • 61篇林乐胜
  • 31篇沈毅
  • 12篇刘玉洪
  • 12篇罗宜人
  • 11篇徐林浩
  • 10篇沈毅
  • 9篇王勇杰
  • 7篇王吉秋
  • 6篇孙磊
  • 6篇矫文捷
  • 6篇牟永善
  • 5篇王明钊
  • 5篇李志鸿
  • 4篇崔向东
  • 4篇张正生
  • 3篇王善政
  • 3篇田凯华
  • 3篇陈威
  • 3篇徐平
  • 3篇荣佑宝

传媒

  • 17篇山东医药
  • 9篇青岛医学院学...
  • 4篇齐鲁医学杂志
  • 3篇青岛大学医学...
  • 3篇青岛医药卫生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中国肺癌杂志
  • 2篇2004急危...
  • 2篇2006全国...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肿瘤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临沂医学专科...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09
  • 8篇2006
  • 8篇2005
  • 10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4篇1997
  • 5篇1996
  • 1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4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术治疗56例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分析
周围型小肺癌是指瘤体直径≤2cm,原发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的肺癌.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其5年存活率可明显提高.随着影像技术和诊断水平的不断进步,对周围型小肺癌的检出率有明显提高.本文收集某院1990-2000年间56例经...
刘玉洪王明钊孙磊沈毅林乐胜罗宜人
关键词:周围型小肺癌手术治疗CT淋巴结清除
文献传递
手术治疗结核性主支气管闭锁1例
2003年
刘玉洪林乐胜孙磊孙岩
关键词:手术治疗适应证手术时机抗结核药物
12例少见肺隔离症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肺隔离症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共手术治疗肺隔离症病人12例,8例术前强化CT发现异常供血动脉而确诊,4例术前误诊.叶内型10例,行肺叶切除;叶外型2例,行隔离肺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强化CT扫描是肺隔离症的主要诊断方法,手术治疗肺隔离症效果满意.
王明钊张颖沈毅林乐胜罗宜人
关键词:肺隔离症手术治疗
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对食管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生长的影响
2005年
樊祥奎严瑞华李毅林乐胜
关键词:食管癌端粒酶反义核酸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分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 评价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CT分型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病理证实的BAC43例。按CT和HRCT的表现形式将其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并分析局限型和弥漫型BAC的临床表现、CT特征、治疗方案和预后等特点。结果 (1)局限型26例。呈胸膜下区分布,含磨玻璃密度结节和实性密度结节,有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空泡征和细支气管充气征等。临床无症状者17例,咳嗽、痰中带血和胸痛9例。26例进行根治性肺叶切除,术后随访18例,其中死亡7例,生存期16~38个月,平均27.7个月。(2)弥漫型17例。肺实变16例,2个孤立病灶位于2个肺叶1例。实变内见“枯树枝征”11例,“峰窝征”4例,叶间裂膨隆7例;磨玻璃密度影12例,腺泡结节14例,分布于实变影的边缘和/或非实变的肺叶。4例X线胸片仅显示实变病灶而没有显示远离实变区的结节。咳嗽11例,咯大量泡沫痰8例,伴痰中带血3例;憋气7例。肺叶根治性切除3例。随访17例,死亡12例,生存期2~13个月,平均6.1个月。结论 根据CT和HRCT表现,BAC可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两型BAC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和预后皆不同。
王振光张传玉矫文捷赵鹏路晓东殷泽富林乐胜沈毅
肺鳞癌、腺癌中p14^(ARF)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蛋白表达的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背景与目的p14ARF基因是新近发现的抑癌基因,其异常表达与多种人类肿瘤发生有关,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作为p14ARF基因失活的重要形式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本研究通过检测肺鳞癌、腺癌中p14ARF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和蛋白表达,探讨p14ARF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肺癌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 HC)、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相关限制性内切酶PCR(RE-PCR)方法,检测40例肺鳞癌、腺癌组织中p14ARF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14ARF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17.5%(7/40)和2.5%(1/40)(P=0.025)。RE-PCR检测结果相同。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14ARF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0.0%(28/40)和95.0%(38/40)(P=0.003)。p14ARF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和蛋白表达均与肿瘤分期、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关系(P>0.05)。p14ARF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56,P=0.001)。结论启动子区甲基化是p14ARF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p14ARF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是肺癌发生过程的早期事件。
田凯华林乐胜贾兆通郭晓静张林
关键词:甲基化
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与治疗策略(附78例报告)被引量:5
2006年
对78例手术治疗的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诊断及外科治疗策略。认为胸部CT、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及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手术治疗应采用个性化方案。
刘玉洪孙磊王明钊沈毅林乐胜罗宜人
关键词:肺肿瘤外科手术
内皮素1在肺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检测内皮素 1(ET 1)在肺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 ,探讨内皮素在肺癌生长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 80例肺癌组织及相应周围淋巴结中ET 1表达情况。结果  80例肺癌组织标本中 ,鳞癌和腺癌中ET 1表达较高 ,分别为 68.7%和 62 .5 % ,小细胞肺癌中ET 1表达较低 ,为 15 .0 %。在转移淋巴结中ET 1阳性表达率为 5 8.0 %。TNM临床分期 ,ET 1阳性率分别为Ⅰ期 19.0 % ,Ⅱ期 65 .7% ,Ⅲ期 75 .0 %。ET 1阳性表达率在肿瘤直径大于 3cm者与小于 3cm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肺癌组织中ET 1表达阳性者 ,其周围淋巴结转移率 ( 79.1% )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 ( 4 7.8% ) (P <0 .0 5 )。结论 ET 1普遍存在于肺癌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灶中 ,对肺腺癌、鳞癌生长及转移过程起重要作用。
陈庆峰矫文捷林乐胜孙显路
关键词:肺癌内皮素免疫组化
电视胸腔镜手术(附9例报告)
1997年
电视胸腔镜手术(附9例报告)罗宜人1沈毅1牟永善1林乐胜1刘守田我院1995年11月~1996年9月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方法为9例病人施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例均为男性,年龄27~78岁,平均43....
罗宜人沈毅牟永善牟永善刘守田
关键词:肺肿瘤纵隔肿瘤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
食管癌临床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04年
田凯华林乐胜刘玉洪矫文杰王勇杰陈威
关键词:食管癌死亡率流行病学恶性肿瘤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