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湛全

作品数:13 被引量:16H指数:1
供职机构: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血液
  • 3篇恶性
  • 2篇血液系统
  • 2篇贫血
  • 2篇细胞集落
  • 2篇淋巴
  • 2篇巨噬细胞
  • 2篇巨噬细胞集落...
  • 2篇集落
  • 2篇集落刺激因子
  • 2篇核细胞
  • 2篇病理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增高
  • 1篇蛋白
  • 1篇胸水
  • 1篇血清
  • 1篇血液病
  • 1篇血液系统恶性...

机构

  • 10篇青海医学院附...
  • 1篇青海大学

作者

  • 10篇李湛全
  • 7篇贾乃镛
  • 4篇郭杰
  • 3篇李琪芳
  • 2篇芦玉华
  • 1篇徐大申
  • 1篇杨发满

传媒

  • 5篇青海医药杂志
  • 4篇青海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年份

  • 3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1
  • 2篇199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氟康唑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继发真菌感染临床观察
1995年
氟康唑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继发真菌感染临床观察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组杨发满,郭杰,贾乃镛,李湛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思者因病细胞的负荷,频繁、强烈的联合化疗所致粒细胞缺乏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后往往导致继发真菌感染,在常用抗真菌药物无效时氟康唑在临床的应...
杨发满郭杰贾乃镛李湛全
关键词:血液系肿瘤氟康唑真菌感染药源性疾病
缺铁性贫血伴血清胆红素增高2例报告被引量:1
1993年
缺铁性贫血伴胆红素增高,近年来受到重视,文献中也已有报告,现就我们遇到的两例报告如下: 例1,星某。女性,26岁,头昏、乏力、面色苍白伴皮肤,巩膜黄染半年余入院。住院号:9106560。于半年前出现头昏,精神萎靡,疲乏无力,且逐渐加重,巩膜、皮肤黄染伴低热,月经量较多,每次持续十余天,无其他出血现象。两年前妊娠时查血红蛋白75.0/L。查体:发育营养良好,精神较差,贫血外貌,巩膜、皮肤轻度黄染,皮肤。
李湛全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胆红素
高原环境对巨核细胞的影响效应
1991年
本文对移居于海拔4000米高原的69例居民进行了巨核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状态的观察。结果巨核细胞总数及除成熟型外的其余阶段的巨核细胞均随居住时间而升高,12—15年达高峰,然后下降。成熟型者则相反。巨核细胞与血红蛋白无相互关系。
贾乃镛李湛全郭杰芦玉华徐大申
关键词:巨核细胞红细胞增多症
慢性浅表淋巴结肿大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结果分析
1991年
本文对123例慢性浅表淋巴结忡大患者进行了淋巴结组织病理学检查。其结果为淋巴结结核百分比最高(29.3%),其次为淋巴结转移癌(22.8%),再次为淋巴结炎(19.5%),第四为恶性淋巴瘤(13.8%),其它原因占14.8%。各种病因中以颈部肿大淋巴结活检的病例数最多。淋巴结结核中以干酪坏死型占绝对优势(69.3%),淋巴结转移癌中以腺癌(56%)和鳞癌(32%)最多,还有1例淋巴结转移性鳞瘤和淋巴结结核共存者。并对各种病因的年龄、性别分布进行了分析。
李湛全贾乃镛李琪芳郭杰许小平芦玉华
关键词:淋巴结肿大病理学检查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的变异
1995年
33例SLE患者100%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轻、中度贫血者占75.8%。贫血的原因是综合性的。大多继发于狼疮性肾炎。另外,还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及急慢性失血性贫血。33例中出血者占27.3%,主要由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占25%).其次为狼疮抗凝松质(LA)的存在及血管内皮细胞被免疫因素损伤而引起促凝、抗凝和纤溶功能的异常。内皮细胞功能的改变也可导致血栓的形成。
李琪芳贾乃镛郭杰李湛全
关键词:SLE红斑狼疮血液系统病理
人类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临床研究进展
1994年
人类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临床研究进展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李湛全综述贾乃镛审校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一种多向性造血生长因子,近年来对GM-CSF的临床应用作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现在重组人类GM-CSF(rhG...
李湛全贾乃镛
关键词: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血液病
β_2微球蛋白的临床应用进展
1990年
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简称β2-MG)是由 Berggord 等在1968年从肾小管疾病患者尿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蛋白质,其分子量小(11800),电泳又在β2区,故命名为β2微球蛋白。它存在于人体的大多数体液中,正常有核细胞皆能合成。
李湛全贾乃镛
关键词:微球蛋白肾小管疾病MICROGLOBULIN恶性胸水癌性胸水有核细胞
服乙双吗啉发生白血病2例报告
1990年
乙双吗啉(Bimolane,AT-1727)用于治疗银屑病是一种专用而有效之药物,但它能引起白血病的副作用国内已有数例报告,现将我院遇到的两例报告如下: 例一:男性,26岁,病历号8535228因疲乏无力,颈部淋巴结肿大十天于1985年11月11日入院。入院十天前出现咽痛、发热、疲乏无力,颈部及颔下出现数个包块,经“青霉素”治疗后发热缓解,但疲乏无力更趋加重,且伴头痛。患银屑病五年余,服乙双吗啉治疗五年,持续服药。
李湛全贾乃镛
关键词:乙双吗啉早幼粒细胞细胞型骨髓检查骨髓增生恶性疾患
人类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临床研究进展
1993年
粒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一种多向性造血生长因子,近年来对GM~CSF的临床应用作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现在重组人类GM-CSF(rhGM-CSF)已成为商品上市,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文就近年有关GM-CSF在血液病治疗方面的某些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李湛全贾乃铺
关键词:GM-CSF白血病淋巴瘤
以高颅压为首发表现的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1例
1995年
患者女,16岁,1990年9月22日因头痛6个月余,加重伴呕吐5天入院。头痛以双侧颓部及枕部为甚,呈胀痛,呕吐多为喷射性。发病前无发热、全身不适等感染表现。除脑膜刺激征可疑外。
李湛全李琪芳
关键词:溶血性贫血高颅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