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乳腺
  • 6篇乳腺癌
  • 6篇腺癌
  • 2篇乳腺癌患者
  • 2篇癌患者
  • 1篇毒性
  • 1篇心脏毒性
  • 1篇氧自由基
  • 1篇腋窝
  • 1篇腋窝淋巴结
  • 1篇腋窝淋巴结清...
  • 1篇预后
  • 1篇脏毒
  • 1篇致密
  • 1篇致密型乳腺
  • 1篇乳腔镜
  • 1篇乳腺钼靶
  • 1篇乳腺钼靶片
  • 1篇手术
  • 1篇糖尿

机构

  • 7篇齐齐哈尔医学...

作者

  • 7篇张延勇
  • 2篇徐红双
  • 2篇李宏伟
  • 2篇孙亚华
  • 1篇李新
  • 1篇王淑英
  • 1篇韩翠翠
  • 1篇王丽

传媒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乳腔镜辅助下乳腺癌腋窝淋巴清扫与传统开放手术临床效果的比较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分析比较乳腔镜辅助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04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术中出血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腔镜辅助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生活质量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张延勇
关键词:乳腔镜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
致密型乳腺高频彩超与乳腺钼靶片对乳腺癌检出率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在致密型乳腺高频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致密型乳腺的乳腺癌患者高频彩超表现,并与术前钼靶片进行对比,分析高频彩超对致密型乳腺乳腺癌的检出率和准确率。结果在46例致密型乳腺的乳腺癌患者中,高频彩超和乳腺钼靶片对乳腺癌的检出准确率分别为91.3%和78.2%。结论高频超声对于致密型乳腺的乳腺癌检出准确率要高于钼靶片检查(P<0.01)。
李宏伟王淑英王丽张延勇
关键词:高频彩超乳腺钼靶致密型乳腺乳腺癌
PCDH10基因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在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
2019年
目的构建原钙黏蛋白10(PCDH10)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建立稳定过表达PCDH10的MDA-MB-231细胞系。方法 2018年6—11月,根据PCDH10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应用PCR法扩增PCDH10全长片段,连接线性化的pLV-EF1α-GFP-Puro载体,获得pLV-PCDH10慢病毒重组质粒,测序正确后进行PCDH10基因慢病毒载体的包装及滴度测定。将重组质粒pLV-PCDH10转染MDA-MB-231细胞,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DA-MB-231细胞中PCDH10的表达情况。结果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pLV-PCDH10,病毒滴度为5×10^8TU/mL;转染MDA-MB-231细胞后,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CDH10的m 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高表达。结论成功构建pLV-PCDH10慢病毒载体并建立稳定过表达PCDH10的MDA-MB-231细胞系,为深入研究PCDH10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提供实验基础。
张微岳丽玲张延勇韩翠翠徐天娇朱文斌刘立琨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MDA-MB-231细胞
自拟参麦养心汤联合磷酸肌酸对接受CAF化疗方案的乳腺癌患者氧自由基及心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观察自拟参麦养心汤联合磷酸肌酸对接受CAF化疗方案的乳腺癌患者氧自由基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44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2组均给予常规CAF化疗方案,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参麦养心汤治疗,21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6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6个疗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氧化能力(TAC)及丙二醛(MDA)水平和心肌损伤标记物、心脏超声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记录2组治疗期间心电图异常率及心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3个疗程、6个疗程血清SOD、TA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血清MAD、肌钙蛋白I(c Tn I)、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但观察组上述指标升高和降低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3个疗程、6个疗程左心室射血分数、左房室瓣舒张早期最大峰值速度及E/A值均显著恶化(P均<0.05),但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心电图异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期间心悸、气短、胸闷等不良症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参麦养心汤联合磷酸肌酸能够有效清除接受CAF化疗方案的乳腺癌患者机体氧自由基及氧化物,减轻心肌损害,保护心肌细胞,从而缓解化疗药物对患者的心脏毒性。
孙亚华徐红双张延勇
关键词:磷酸肌酸乳腺癌氧自由基心脏毒性
3.0T磁共振Vibrant序列联合高b值DWI在老年微小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乳腺动态容积成像(Vibrant)序列联合高扩散敏感因子(b值)DWI在老年人微小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活检确诊的老年乳腺癌患者67例78处病灶,病灶最大横径均<10 mm,行GE Signa HD×3.0T磁共振检查,动态增强采用Vibrant序列,DWI采用扩散加权平面回波成像(EPI)序列和快速翻转恢复(STIR)序列,b值(扩散敏感因子)选取0、1 500 s/mm2。结果所有78处病灶中,病理类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52例,导管内原位癌13例,浸润性小叶癌8例,黏液腺癌3例,浆液性囊腺癌2例,病灶最大横径均<10 mm。动态增强MRI曲线中,Ⅰ型曲线占7.7%(6/78),Ⅱ型曲线占61.5%(48/78),Ⅲ型曲线占30.8%(24/78)。以增强曲线诊断标准判断其敏感性86.3%、特异性78.5%、阳性符合率88.4%。ADC值中,Ⅰ型曲线中的平均值(1.35±0.228)×10-3mm2/s,Ⅱ型曲线中的平均值(0.973±0.391)×10-3mm2/s,Ⅲ型曲线中的平均值(0.825±0.337)×10-3mm2/s。结论 3.0T磁共振Vibrant序列联合高b值DWI可以提高老年患者微小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宏伟张延勇李新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乳腺癌
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1例,将其纳入研究组,而后选择同期到该院进行救治的非糖尿病乳腺癌患者122例,将其纳入常规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比较常规组,研究组患者体质量、年龄以及绝境后患者占比最大,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肿瘤分期晚于常规组,且原发肿瘤直径大于常规组,腋窝淋巴结阳性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转移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较差,具有较高的复发转移率,导致预后较差的原因或许在于合并2型糖尿病,基于此,术后医护人员应当高度重视随访。
孙亚华徐红双张延勇
关键词:2型糖尿病乳腺癌预后
乳腺癌Bcl-2 mRNA和Ki-67 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凋亡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2)与增殖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的表达及病理意义,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3年4月该院病理科保存完整的原发性乳腺癌手术切除的标本56例,采用RT-PCR法检测Bcl-2 mRNA与Ki-67 mRNA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Bcl-2 mRNA和Ki-67 mRNA表达与组织分级、TNM分期和肿瘤转移关系密切(P〈0.05),但与年龄无关(P〉0.05)。Bcl-2 mRNA和Ki-67 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3,P〈0.05)。结论:乳腺癌原发病灶Bcl-2 mRNA和Ki-67 mRNA表达可反应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及恶性程度。Bcl-2 mRNA和Ki-67 mRNA联合检测可全面指导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
张延勇
关键词:乳腺癌BCL-2KI-67RT-PC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