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裕
- 作品数:11 被引量:67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在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索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在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2004年1月-2009年12月重庆市法定报告的甲型病毒性肝炎月发病率资料分别构建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模型,以2010年1-5月的发病率作为模型验证样本,对2010年6-12月的发病率进行预测,并对这两种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MAD)、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MAPE)和预测误差的方差(MSE)均小于BP神经网络。结论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预测效果优于BP神经网络,对于甲型肝炎发病率预测来说不失为一条新颖而有效的途径。
- 曾海燕解合川任钦张兴裕李晓松
- 关键词: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甲型病毒性肝炎
- 甲肝免疫策略长期效果预测研究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甲型肝炎免疫水平和流行情况,建立甲型肝炎传播动力学模型,预测对18月龄儿童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以及对未接种的2~18岁儿童补种的甲肝免疫策略的长期效果。方法在Berkeley-Madonna软件中构建甲型肝炎的传播动力学模型(S-E-I-R-V),根据文献资料确定甲肝传播动力学模型参数;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价参数变化时模型预测结果的稳定性。结果不接种疫苗时,从2010年至2030年,预测甲肝累计发病人数将达到780×104,发病率为38.8/105;对18月龄儿童接种疫苗及2~18岁未接种儿童补种,在疫苗覆盖率达到38%~57%的情况下,至2030年甲肝累计发病人数为436×104~475×104,发病率为17.5/105~19.4/105。与不接种相比,发病人数将减少306×104~345×104,发病率下降幅度接近54%。敏感性分析提示,甲肝疫苗接种率高低对甲肝发病率影响明显,接种率为38%时,2030年甲肝发病率为19.4/105,接种率为90%时,2030年肝发病率为16.0/105。结论实施甲型肝炎的疫苗免疫接种,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甲型肝炎的流行。
- 姚科余芳雪李黎冯虹李鸿张兴裕殷菲朱彩蓉
- 关键词:甲型肝炎
- 基于ARIMA模型的Kalman滤波算法在淋病发病率预测的应用初探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基于ARIMA模型的Kalman滤波算法在传染病发病率预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ARIMA模型和基于ARIMA模型的Kalman滤波算法对我国淋病发病率月报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结果与ARIMA模型相比,基于ARIMA模型的Kalman滤波算法得到的预测绝对误差AE的极差、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下降了27.20%、11.97%和14.61%,说明基于ARIMA模型的Kalman滤波算法能提高预测的精确度和准确度。结论基于ARIMA的Kalman滤波算法对于淋病等传染病发病率的预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张韬张兴裕刘元元李晓松
- 关键词:ARIMA模型淋病
- 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在传染病预警中的基线选择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索将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运用于传染病预警中适宜基线的选择方法。方法根据当年流行情况选择发病高峰时段结合固定长度基线以及可变长度基线运用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进行模拟实时预警分析,通过不同长度基线的结果比较,探索不同基线在不同流行状况的适用差异并寻找选择适当基线的方法。结果固定长度基线产生了18个信号,而采用可变长度基线只纳入高峰期数据的预警则产生了28个信号,且这28个信号中完全包括了固定长度基线产生的18个信号。其中2009年4月17日及18日固定长度基线的1号信号均被以可变长度基线的时空扫描统计量分为3个较小但发病率更高的信号。结论在发病高峰期选择可变长度基线能够更加精确地区分聚集性区域,并且在经过排除重叠信号后,可以得到更高的探测效能。
- 裴姣马越张兴裕李晓松
- 关键词:麻疹
- Elman神经网络在手足口病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索Elman神经网络在传染病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2005年1月~2010年6月我国内地法定报告的手足口病月发病率资料分别构建Elman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以及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ARIMA),并对3种模型进行预测效果评价。结果 Elman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及均方误差平方根(RMSE)均小于BP神经网络、SARIMA模型。结论 Elman神经网络的预测效果较好,对于手足口病发病率预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张兴裕冯海欢肖雄刘元元李晓松
- 关键词:ELMAN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手足口病
- 传染病动力学在手足口病预测及防控上的应用初探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建立手足口病传播和防控策略的传播动力学模型。方法根据目前手足口病的研究结果和实际发病情况,基于四川省人口数据,应用数学和传播动力学的方法,建立包括易感者、感染者和康复者的SIR数学模型。根据基于参数设定的时间拟合曲线对流行过程进行模拟,并评价模型在有无干预措施情况下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对四川省2010年手足口病例模型的数据拟合与实际发病情况的对比结果显示,模型对当年手足口病最大感染者人数的拟合结果较好,模拟发病过程趋势也与实际相同。实施干预措施后确实可以有效推迟手足口病发病高峰的到来时间,减少高峰发病人数。结论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手足口病在四川省的传播,并且可以实现对采取的干预防控措施的评价。
- 任钦曾海燕解合川张韬张兴裕李晓松
- 关键词:手足口病
- 小波神经网络在肾综合症出血热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索小波神经网络在传染病预测中的应用。方法构造小波神经网络对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我国内地法定报告的肾综合症出血热发病率数据进行训练,对2010年2月至2010年10月相应数据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及SARIMA时间序列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小波神经网络拟合结果及预测结果的MAPE、MAE及RMSE均小于BP神经网络、SARIMA模型。结论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效果最优,对于肾综合症出血热等传染病发病率预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张兴裕张韬刘元元李晓松
- 关键词:小波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肾综合症出血热
- SARIMA模型与残差自回归模型在甲肝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及比较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比较季节性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SARIMA)模型及残差自回归模型在甲肝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四川省2004年1月-2009年6月的甲肝月发病率资料,分别拟合SARIMA模型和残差自回归模型,比较两种模型的拟合及预测效果。结果 SARIMA模型的AIC值和BIC值分别为64.98和59.07,残差自回归模型的AIC值和BIC值分别为110.01和103.44;SARIMA模型的拟合值与实际值的MAPE、MAE及MSE分别为0.0349、0.0835及0.0016,残差自回归模型的SARIMA的拟合值与实际值的MAPE、MAE及MSE分别为0.0557、0.1392及0.0050。结论 SARIMA模型的拟合与预测效果优于残差自回归模型。
- 张兴裕周丽君刘元元李晓松
- 关键词:甲肝
- 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与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在传染病聚集性探测中的适用性探讨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与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在传染病聚集性探测中的适用性。方法以成都市2009年5、6月细菌性痢疾病例数据为例,分别采用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与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运用SaTScan9.0软件进行聚集性探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扫描结果与成都各区县实际发病轨迹较接近,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在发病率较低的区域扫描结果有相对较多的误报。结论由于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考虑了人口数据信息,在低发病区域,实际应用中应尽量采用时空扫描统计量进行聚集性探测。
- 周丽君张兴裕马越殷菲李晓松
- 基于最优线性组合方法的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数预测
- 2015年
- 目的:利用SARIMA、RBFNN、组合模型对2011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月发病数进行预测并比较,探讨最优线性组合模型在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数预测中的实用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至2010年我国内地法定报告的甲型病毒性肝炎月发病数资料分别建立季节性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以及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后,将2两种模型的拟合结果与原始发病数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比较3种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 SARIMA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以及均方误差值分别是413.667、0.154、0.392。径向基神经网络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以及均方误差值分别是291.833、0.118、0.344。组合模型拟合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以及均方误差值分别是202.333、0.082、0.286。由此得出,组合模型的拟合值及其预测值的3个指标均最小,其次为径向基神经网络,SARIMA的各指标值最大。结论最优线性组合模型在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数预测中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用于指导甲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与控制。
- 卢苗苗张兴裕
- 关键词:径向基甲型病毒性肝炎时间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