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亚琼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政治法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民事
  • 3篇诉讼
  • 3篇民事诉讼
  • 2篇刑事
  • 2篇诉讼法
  • 2篇律师
  • 2篇民事诉讼法
  • 2篇辩护
  • 2篇辩护律师
  • 1篇刑事辩护
  • 1篇刑事辩护制度
  • 1篇刑事回避
  • 1篇刑事回避制度
  • 1篇要件
  • 1篇证据保全
  • 1篇证据法
  • 1篇证据法学
  • 1篇证据学
  • 1篇证明责任倒置
  • 1篇特权

机构

  • 8篇中南财经政法...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8篇张亚琼
  • 2篇柳鹏
  • 2篇刘加良
  • 1篇王祥磊
  • 1篇刘加良
  • 1篇张宏

传媒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新疆社科论坛
  • 1篇广西政法管理...
  • 1篇黑龙江省政法...
  • 1篇零陵学院学报
  • 1篇甘肃政法成人...
  • 1篇滁州学院学报
  • 1篇山东警察学院...

年份

  • 8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辩护律师拒证特权制度的证据学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和证据法制定的现实背景下,有关辩护律师拒证特权制度的研究重心仍定位在应否赋予辩护律师拒证特权的较低层次。本文拟以证据法学为视角,从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证据原则、证人的分类、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与辩护律师拒证特权制度的关系等方面着手,从理论支持和制度支持的角度为推动相关的立法提供更为坚实的学术基点。
刘加良张亚琼
关键词:辩护律师拒证特权证据法学
法治化运动及法治迷信检视——对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冷思考
2005年
由于对成文法秩序构建(即立法)的过分依赖,在一定程度上使国家公权得到事实上的强化;忽视立法内容正当性而片面强调“有法可依”的法治化运动助长了“法律工具论”的盛行;追求现代化及“与国际接轨”目标时可能造成对社会本土资源(秩序)的破坏,即法律与其他社会控制力量相冲突;非理性的、激进的群众运动方式的法治引发群众对法治及其操作的非正常理解及期待,法治迷信由此产生。
张亚琼
关键词:法治现代化
论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被引量:1
2005年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我国刑事辩护制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但改造的不彻底性使得在其后近十年的实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不尽人意的问题。按照法治社会的要求,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刑事辩护制度,以增强律师刑事辩护的有效性,进而更加有力地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势在必行。
柳鹏张亚琼
关键词:刑事辩护辩护律师
台湾民事证据保全制度考察被引量:2
2005年
台湾民事证据保全制度较好的吸收了德国、日本法的相关内容,发展较为成熟和完善,制度构造上包括证据保全实质要件、声请事项、法院裁判及当事人救济、当事人程序权利保障、证据保全效力和证据保全程序上的和解协议等方面内容,将为我国大陆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的完善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源。
张亚琼张宏
关键词:民事诉讼证据保全
完善刑事回避制度的一点思考——以麻广军妨害作证案为例被引量:1
2005年
麻广军案所存在的程序瑕疵使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整体回避问题再次凸现。在宪法修改和人权保障的语境中,为解决整体回避问题,应通过管辖变更制度的改进来实现刑事回避制度的完善。牺牲刑事回避制度这个相对较小框架的形式理性以置换刑事诉讼基本制度这个相对较大框架的形式理性,是符合成文法典对形式理性整体要求的。
刘加良张亚琼
民事举证妨碍规则初探被引量:3
2005年
我国实践中广泛存在的举证妨碍行为和立法上举证妨碍制度的不足使我们对民事举证妨碍规则的探究具有积极意义。在对举证妨碍规则运行机理探析和举证妨碍行为界定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应区分不同的举证妨碍行为来规定不同的法律效果,并以此为核心建构我国的举证妨碍制度。
张亚琼柳鹏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构成要件证明责任倒置
民事检察监督之职能变迁与重构被引量:1
2005年
在推动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今天,如何对检察机关的民事检察监督职能进行定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基本思路是,一方面,基于现实的需要,我国保留检察机关提起民事抗诉具有现实合理意义,但应当在受案范围等方面予以收缩。另一方面考虑到世界检察制度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很有必要建立民事公诉、参诉制度,以实现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职能扩张。
张亚琼王祥磊
关键词:民事检察监督
罪犯权利保护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
2005年
在宪法增加规定人权保障条款和民事诉讼法修改的现实语境中,为强化民事诉讼法视野中的罪犯权利保护,民事诉讼法的修改须以利益保障为目的,以当事人本位主义为指导思想,在巡回审理制度和转交送达制度方面予以完善。
刘加良张亚琼
关键词:罪犯权利保护民事诉讼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