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瑞耀

作品数:79 被引量:202H指数:7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委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细胞
  • 9篇疗法
  • 9篇激素
  • 7篇营养因子
  • 7篇神经营养
  • 7篇神经营养因子
  • 7篇受体
  • 6篇睫状
  • 6篇睫状神经营养...
  • 5篇血管
  • 5篇增敏
  • 5篇肿瘤
  • 5篇静脉
  • 5篇基因
  • 5篇甲状腺
  • 4篇血卟啉
  • 4篇移植静脉
  • 4篇增敏作用
  • 4篇扇贝多肽
  • 4篇转染

机构

  • 36篇青岛大学
  • 25篇青岛医学院
  • 14篇第二军医大学
  • 9篇青岛大学医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青岛市海慈医...
  • 2篇解放军第八十...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济南市中心医...
  • 1篇枣庄市立医院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济南市第二人...
  • 1篇解放军第88...
  • 1篇青岛市市南区...
  • 1篇青岛市第二人...

作者

  • 66篇崔瑞耀
  • 8篇王玉贞
  • 7篇殷拥军
  • 6篇蒋春雷
  • 6篇沈方臻
  • 6篇路长林
  • 5篇陈家津
  • 5篇叶俊丽
  • 4篇陈维刚
  • 4篇陈维刚
  • 4篇张延霞
  • 4篇崔向东
  • 4篇郭宗君
  • 4篇陶尚敏
  • 4篇邹伟
  • 4篇刘建滨
  • 3篇何成
  • 3篇王春波
  • 3篇由振东
  • 3篇严进

传媒

  • 13篇青岛医学院学...
  • 8篇青岛大学医学...
  • 6篇中国病理生理...
  • 4篇激光生物学报
  • 2篇中国神经科学...
  • 2篇高血压杂志
  • 2篇齐鲁医学杂志
  • 2篇中华航海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科协20...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中国海洋药物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国外医学(分...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解剖学杂志

年份

  • 2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 4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 5篇2001
  • 3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10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1
  • 5篇1990
  • 4篇1989
  • 1篇1987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体静脉移植术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fos、c-myc和c-jun的表达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自体静脉移植术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早期应答基因的变化。方法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制作64只大鼠颈动脉自体静脉移植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VSMC增殖与c-mycc、-fosc、-jun的变化。结果手术后2 h即可出现c-myc、c-fos、c-jun阳性表达,且c-fosc、-jun于移植后6 h达到高峰,c-myc于手术后1周达到高峰。结论c-mycc、-fosc、-jun表达状态与VSMC的增殖状态密切相关,对VSMC的增殖起到调控作用,尤其是始动阶段。
王永军张卫国杨健王明民崔瑞耀徐万群于文钢周滨
关键词:血管移植术后C-FOSC-MYCC-JUN
大鼠蓝斑核区注射加压素和催产素对迷走—加压反应的影响
1990年
我们采用神经核团微量注射方法,观察了大鼠蓝斑核(LC)内注射加压素、催产素及其相应抗血清对迷走—加压反应(VPR)的影响,报道如下.
姚维成刘建宾崔瑞耀李维新吕运明
关键词:加压素催产素迷走神经VPR
联合转染p21基因及反义C-Fos核酸对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
2003年
①目的 探讨联合转染p2 1基因及反义C Fos核酸对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 ,探索一种理想的预防血管再狭窄的基因疗法。②方法 选用 2 0只新西兰家兔 ,实验组 10只 ,对照组 10只 ,均行自体颈静脉、颈总动脉移植手术 ,实验组行腺病毒介导的p2 1cDNA溶液浸泡和反义C Fos寡聚核酸凝胶涂布 ;对照组仅行空载腺病毒溶液浸泡和凝胶涂布。术后 2周取出移植血管 ,分别检测移植血管内膜厚度、内膜平滑肌细胞数 (VSMC)及内膜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抗原 (PCNA)阳性表达情况。③结果 实验组移植血管内膜厚度、管腔狭窄度、VSMC数及PCNA阳性表达情况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 (t=2 8.30~ 38.5 2 ,P <0 .0 1)。④结论 联合转染p2 1基因及反义C Fos核酸可有效地抑制移植静脉内膜的增生 ,是一种有效防治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基因疗法。
徐万群崔瑞耀叶俊丽阎春玲于文刚
关键词:联合转染P21基因血管内膜增生血管外科手术
0.5MPa高压氧暴露对培养的神经元中谷氨酸脱羧酶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暴露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元中谷氨酸脱羧酶(GAD)的影响,为从细胞水平阐明急性氧中毒的发生机理提供依据。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脑海马区的神经元,在不同体积的培养液中,经0.5 MPa HBO暴露不同的时程,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元内GAD含量的变化。结果0.5 MPa HBO暴露可使神经元内GAD含量显著降低;并且减少培养液体积,同时缩短暴露时程,与正常培养液体积时长时程暴露可以达到相同效果。结论HBO暴露导致神经元内GAD减少,可能是急性氧中毒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用体外实验方法研究氧中毒是完全可行的。
李泉李润平许熊飞崔瑞耀徐伟刚孙学军蒋春雷陶恒沂
关键词:急性氧中毒神经元谷氨酸脱羧酶
CNTF对AMPA和NMDA引起海马神经元Ca^(2+)浓度升高的作用被引量:1
2002年
①目的 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两种谷氨酸 (Glu)离子型受体激动剂 (α 氨基羧甲基异哑恶唑丙酸 ,AMPA ;N 甲基 D 天冬氨酸 ,NMDA)激发的海马神经元内游离Ca2 + ([Ca2 + ]i)升高的作用。②方法 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 ,在有或无CNTF条件下用活细胞内荧光探针Fura 2 AM实时检测AMPA和NMDA引起海马神经元内 [Ca2 + ]i 变化的情况。③结果 AMPA和NMDA均可引起细胞内 [Ca2 + ]i 升高 ,并呈量效依赖性 ;CNTF可快速抑制NMDA引起的海马神经元内 [Ca2 + ]i升高 (t=2 .97~ 4 .86 ,P <0 .0 5 ) ,而对AMPA的作用无影响 (t =0 .2 2~ 0 .74 ,P >0 .0 5 )。④结论 CNTF可能通过与NMDA型受体相互作用而快速启动Ca2 + 信号的途径 ,保护因Glu引起的海马神经元损伤。AMPA型受体可能与CNTF的快速作用无关。
陈雪红叶俊丽吴飏飏纪尚起崔瑞耀
关键词:睫状神经营养因子海马神经元
禁水对大鼠脑亮—脑啡肽样物质的影响(摘要)
1987年
脑啡肽是一种中枢神经递质,在水负荷大的情况下,其变化能引起加压素释放而产生抗利尿作用。为此,我们在禁水情况下,观察了大鼠脑亮—脑啡肽含量的变化情况。
崔向东崔瑞耀邢温玉吕运明
关键词:脑啡肽亮氨酸
血卟啉衍生物对大鼠移植瘤放疗的增敏作用被引量:1
1997年
①目的探讨血卟啉衍生物(HPD)对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②方法应用图象分析技术测定大鼠移植W256肿瘤单纯放射治疗组(对照组)和HPD并放射治疗组(实验组)肿瘤细胞的DNA含量。③结果实验组大鼠肿瘤细胞DNA含量为5.84±1.22C;对照组大鼠肿瘤细胞DNA含量为7.83±0.68C;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6.37,P<0.01)。④结论HPD对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有明显的增敏作用。
崔瑞耀邹伟沈方臻王玉贞夏冰陈维刚
关键词:血卟啉类放射疗法增敏作用HPD
扇贝多肽对淋巴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崔瑞耀万瑞香綦淑芬
关键词:扇贝多肽
文献传递
α-干扰素镇痛功能位点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 α-干扰素 (IFN-α)阿片样镇痛作用的结构基础。方法 采用基因定位突变技术和蛋白质工程方法 ,改变人 IFN-α的基因和分子结构 ,并测定获得的 IFN-α突变体的抗病毒活性和阿片样镇痛活性。结果人 IFN-α分子第 1 2 2位 Tyr残基突变为 Ser后 ,仍保留了 3 4.1 %抗病毒活性 ,但镇痛能力基本消失。结论 人IFN-α的镇痛功能位点可能位于 IFN-α分子空间结构上第 1 2 2位 Tyr残基附近区域。提示 IFN-α分子存在着相互独立的免疫和镇痛两个功能位点。
王云霞崔瑞耀宋连霞蒋春雷
关键词:Α-干扰素功能位点阿片受体镇痛
RAGE基因Gly82Ser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针对脑梗死多因素致病的特点,探讨RAGE基因Gly82Ser多态性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和单纯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RLFP)的方法检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56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60例,单纯性脑梗死46例,健康人对照50例汉族人RAGE基因Gly82Ser外显子3内82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病人RAGE基因杂合子基因型(GS)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等位基因(G,S)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和单纯脑梗死组基因型(GG,GS,SS)和等位基因(G,S)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病人RAGE基因Gly82Ser杂合子基因型(GS)增多,可能是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病人的危险因素;RAGE基因Gly82Ser的多态性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和单纯脑梗塞病人发病、发展无关。
高思山李江周畅张晨崔瑞耀
关键词:脑梗死糖尿病高血压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