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泽庆
- 作品数:69 被引量:31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 结节病3例误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总结结节病的误诊、漏诊情况,探讨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3例确诊结节病的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复习。结果结节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大多数常规检查特异度均较低,易造成误诊。结论对于临床上胸部X线常规检查肺门、纵隔结节影且无明显症状体征的患者,应及早做病理活检,对于有皮肤累及的患者,更应尽快对皮肤结节进行活检。
- 刘洪波宋泽庆易震南姚卫民陈敏
- 关键词:结节病误诊
-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1年
- 吴斌宋泽庆张卫珍
-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肺心病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
- 黄芪多糖对哮喘小鼠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增强作用被引量:26
- 2010年
-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哮喘小鼠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e Therapy,SIT)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90只4~6周龄SPF级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SIT治疗组、APS治疗组、APS和SIT单纯联合治疗、APS和OVA混合液治疗组等6组;用OVA致敏,分别用SIT、APS及两者联合等方法治疗,用1%OVA雾化吸入激发;最后一次激发24小时后处死小鼠,进行BALF细胞计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切片炎症细胞浸润程度;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IL-4。结果:SIT、APS及两者联合治疗组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减轻,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血清IFN-γ水平上升,IL-4水平下降,联合治疗组比分别治疗组明显。结论:APS可增强SIT的效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IFN-γ、IL-4分泌水平实现。
- 宋泽庆林璘朱艳芬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黄芪多糖TH1/TH2
- 哮喘小鼠气道重塑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
- 目的用屋尘螨提取液(HDM)构建哮喘小鼠气道重塑模型,检测肺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HDM低、高剂量三组,每组再分为3、6、9周3个亚组。用不同浓度的HDM皮下/腹...
- 朱艳芬宋泽庆
- 关键词:哮喘小鼠气道重塑肺组织病理
- 文献传递
- 施他宁治疗大咯血2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施他宁(Somafostatin,瑞士雪兰诺大药厂)是一种具有14个氨基酸的肽类激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生长抑素。生长抑素可明显减少内脏血流量,从而降低门脉压力,且不伴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已广泛用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我们应用施他宁治疗22例大咯血患者,总结报道如下。
- 伍俊宋泽庆易震南孙杰王少冰
- 关键词:大咯血患者施他宁上消化道大出血动力学改变肽类激素
- 长期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探讨长期氧疗(LTOT)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对46例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3a的LTOT.于LTOT前及LTOT后观察患者住院次数、呼吸困难改善情况、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浆自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氧疗后1、2、3a与氧疗前基础值比较,患者住院次数减少,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显著减轻,低氧血症改善.营养状况好转。结论:合理使用LTOT对COPD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张卫珍宋泽庆谢佳星
- 关键词:氧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次数疗效分析
- 改良经皮穿刺胸腔置管引流术并腔内化疗治疗血性恶性胸腔积液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观察改良经皮穿刺胸腔置管引流术及高聚金葡素联合凝血酶对血性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改良经皮穿刺胸腔置管引流术引流胸腔积液,胸腔内注射高聚金葡素及凝血酶。结果 8例血性恶性胸腔积液患者, 17例完全缓解, 33例部分缓解, 8例无效,有效率86. 2%。结论 经皮穿刺胸腔置管引流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快速,患者痛苦小,经济费用少, 避免反复穿刺等特点,高聚金葡素联合凝血酶治疗恶性血性胸水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 陈莉延李文宋泽庆梁标
- 关键词:引流术高聚金葡素凝血酶恶性胸腔积液
- 哮喘患者IL-13基因多态性与IL-13、TIgE水平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基因内含子区+1923C/T多态性与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IL-13、血浆总IgE(TIgE)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哮喘组与对照组+1923C/T位点多态性。IL-13、血浆总IgE采用ELISA法。结果:+1923位点等位基因C、T频率在两组间分布的差异具有显著性(X2=9.30,P<0.01);等位基因T与哮喘关联,OR(T/C)=1.87,95%CI=1.25-2.80,P<0.01。两组基因型(TT、CT、CC)频率的分布差异亦有显著意义(X2=9.92,P<0.01)。其优势比:OR(TT/CC)=3.76,95%CI=1.52-9.29,P<0.01;OR(CT/CC)=2.10,95%CI=1.11-3.95,P<0.05;OR(TT/CT)=1.79,95%CI=0.77-4.19,P>0.05。哮喘组中TT、TC基因型人群PBMC产IL-13及TIgE水平与同组及对照组CC基因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IL-13基因+1923位点多态性是影响哮喘的重要候选基因,T等位基因与哮喘关联。
- 宋泽庆吴斌李文刘军麟张卫珍张媛莉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3基因多态性哮喘IGE
- 肿瘤坏死因子α及其基因多态性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7年
-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它参与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炎症反应。TNF-α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COPD的易感因素之一,但相关报道不尽一致。本文就TNF-α基因多态性在COPD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彭峰宋泽庆梁标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
- 线粒体在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调控作用
- 2012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支气管平滑肌细胞(BSMC)增殖是COPD重要的病理特征之一。氧化应激可刺激多种细胞增殖,亦可能刺激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进而导致COPD的发生和加重。在氧化应激状态下,线粒体通过调节线粒体融合蛋白2表达调节BSMC的增殖、分化、凋亡。现就线粒体在BSMC增殖中发挥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 张允健宋泽庆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氧化应激增殖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