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松 作品数:20 被引量:139 H指数:6 供职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生物学 更多>>
大陆赴台交换生修学旅游风险感知维度识别及差异分析 2015年 作者以大陆赴台交换生为研究对象,对修学旅游过程中的风险感知状况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构建感知量表,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交换生修学旅游感知主要分为公共卫生型风险、功能障碍型风险、人身安全型风险、文化冲突型风险和社会心理型风险5个维度;2)交换生的总体风险感知较为中立,其中功能障碍型风险感知最高,其次为人身安全型风险感知,而公共卫生型风险感知最小;3)不同人口统计学及旅游经历的交换生在各个风险维度上存在各不相同的差异.本研究最后提出了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张璟 张建新 刘培学 宋松关键词:修学旅游 风险感知 基于RS和GIS的新泰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以新泰市1980年、1995年、2000年三期TM影像和专题地图、统计资料为数据源,在Erdas、ArcView等软件的支持下,基于RS和GIS技术研究了新泰市近2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1980~2000年期间,新泰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较大,在耕地大量减少的同时,居民和工矿用地大量增加,林地面积大量增加,而草地面积大量减少,水域和未利用土地的面积都在不断减少。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人口的大量增加、政策的变化、经济利益的驱动及城市化的推动等等。 宋松 张建新 温丽娟 肖波 王振波关键词:RS GIS 土地利用变化 “反规划”理念在景区规划生态分区中的应用——以西双版纳孔明山景区为例 被引量:1 2010年 本研究以西双版纳孔明山景区规划的生态分区为契机,从"反规划"理念视角反思现行景区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在各景源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孔明山景区的用地开发进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通过确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分生态分区,构建孔明山景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本研究最后把孔明山的主要景源区分为稳定区、危机区、不利区和有利区等四大生态区,并针对各区的特点提出相关的开发建议及保护措施。 肖波 张建新 宋松 刘培学 王艳关键词:反规划 生态分区 生态环境敏感性 基于PCA和PSR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动态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1 2009年 人地关系对用地效益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框架能很好地揭示出土地利用中人地相互作用的链式关系。据此,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以南京市2002~2006年土地利用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矩阵,对南京市近5年土地利用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近5年来,南京市土地利用程度呈不断加强,由最初的低度利用,到中度集约利用再到集约利用;(2)土地利用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22;(3)南京市土地利用程度仍有提升空间。本研究为南京市城市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并为发达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动态分析提供借鉴。 宋松 张建新 肖波 温丽娟关键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滇南蒙自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水汽来源 被引量:25 2016年 大气降水中δD、δ^(18)O值具有规律性变化特征,与诸多气象要素及水汽来源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根据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滇南蒙自地区大气降水的连续性采样,结合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以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并利用HYSPLIT_4.8后向轨迹追踪模型,分析了天气尺度下蒙自地区大气降水中δD、δ^(18)O的变化特征,探究了降水稳定同位素与温度、降水量、风速及水汽来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蒙自地区降水中δD、δ^(18)O值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即干季偏高,湿季偏低;降水中δ^(18)O与温度、降水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但与不同气压层(300、500、700、800 h Pa)风速之间呈现出显著正相关,表明风速也是影响降水中δ^(18)O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降雨等级的增加,其大气水线的斜率与截距也增大,说明降水稳定同位素存在一定程度的云底二次蒸发效应;水汽输送轨迹显示,干季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西风带输送及局地再蒸发水汽,而湿季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远源海洋水汽的输送,并且在受台风影响期间,降水中δD、δ^(18)O值更加偏负. 李广 章新平 许有鹏 宋松 王跃峰 季晓敏 项捷 杨洁关键词:大气降水 稳定同位素 水汽来源 生态保护目标体系下海河流域湿地需水研究——以河北省衡水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6 2010年 随着当前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状况不断加剧,流域内湿地面积迅速减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科学分析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对该流域生态的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以海河流域衡水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根据研究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了3层次生态保护目标体系,结合湿地分类分级计算,选取植被需水量等8项指标,分析计算了不同层次生态保护目标下衡水湖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最小、最优以及最大几个典型状态下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分析评估。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衡水湖湿地供水仅能满足生态环境最小需水量,与湿地现况基本吻合。该研究结果可为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与湿地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提供借鉴。 宋松 许有鹏 张建新 陈奕关键词:生态环境需水量 生态保护 海河流域 中国城市用地面积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张,土地利用变化和经济增长二者关系更为明显和完整,具有极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基于近20年来建成区面积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序列统计资料,对中国1987-2006... 宋松关键词:经济增长 误差修正模型 文献传递 黑河流域健康生命评价研究 被引量:5 2009年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普遍存在着健康问题。河流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普遍重视。文中介绍了河流健康内涵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以黑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黑河流域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从水、土、植物和功能四个方面评析了黑河流域健康状况。结果表明:黑河流域存在健康问题,甚至其健康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杨明金 张勃 袁健萍 宋松关键词:黑河流域 健康生命 植物 生态环境 中国不同水体中δD与δ^(18)O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6年 水体中氢氧稳定同位素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水汽蒸发、凝结至雨滴降落过程中,δD和δ18 O的变化与水汽来源及周围气象要素(温度、降水量、相对湿度等)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研究不同水体中δD和δ18 O的时空分布特征可以探讨大气环流特征及全球和局地水循环机制,也可以为古气候、古环境的定量恢复与重建提供新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本文对中国不同水体中δD和δ18 O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国内关于氢氧稳定同位素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探讨了其学科交叉与应用价值,并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研究现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李广 章新平 宋松 姚天次 项捷 邓晓军关键词:氢氧稳定同位素 不同水体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和分形理论的湿地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24 2010年 科学评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是湿地管理和保护的重要前提。以海河流域河北衡水湖湿地为例,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对其健康评价进行探讨研究,并对该模型的压力、状态和响应部分分别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不仅将生态、经济、社会要素结合起来,而且考虑了湿地所处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湿地所具有的功能以及管理部门、个人及企业等对保护湿地所采取的措施。同时,根据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自组织、自相似的特征,基于分形理论对其进行评价。计算分析时首先对选择的各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拟合曲线斜率的方法来计算分维数(D),由1/D得到脆弱度,以此作为评价健康程度的依据。计算结果表明,D=0.5826,则脆弱度为1.7164,表明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程度。该湿地亟待开展进一步的科学管理和生态保护。 陈奕 许有鹏 宋松关键词:PSR模型 HAUSDORFF维数 生态系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