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设
- 作品数:24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营养科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多普勒分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心力衰竭的意义
- 2001年
- 孙建设吴毓敏司徒碧颖孙敏严震文陆文俊
-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力衰竭老年超声多普勒
- 国产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中老年肾性贫血疗效观察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观察国产和进口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中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伴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3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伴肾性贫血患者随机配对,用每周6000单位国产和进口rhEPO皮下注射,治疗12周后观察全血红细胞、血清铁蛋白以及肾功能变化。结果2组在用药过程中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计数(RBC)均逐渐上升,2组患者同周数配对χ2没有显著差别。2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经χ2检验,P>0.05,没有明显差别。在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血清铁蛋白均有下降。结论国产rhEPO在治疗中老年肾性贫血与进口rhEPO具有相同疗效。
- 孙敏王群献朱永奋孙建设
- 关键词:红细胞生成素肾性贫血慢性肾功能衰竭
-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 1994年
-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华东医院王群献,庞晓芬,孙建设,顾同进,庞仲华近十年来我院共收治2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其中老年患者16例,非老年患者10例,本文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原因和病程转归,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老年组:16例,男13例,...
- 王群献庞晓芬孙建设顾同进庞仲华
- 关键词:急性肾功能衰竭
- 老老年患者急性肾损伤的特点和血液净化治疗评价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老老年急性肾损伤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50例急性肾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符合KDIGO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标准。比较两个年龄层(≥80岁和<60岁)患者的伴随疾病、疾病严重程度以及60 d病死率,监测不同的血液净化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和患者血压波动情况,并分析两组的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150例患者中,≥80岁(老老年组)91例,平均年龄(88.6±5.0)岁;<60岁(成年组)59例,平均年龄(44.3±12.6)岁。老老年组的主要伴随疾病依次为原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和糖尿病等,成年组则为急慢性肾炎、恶性肿瘤、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和梗阻性肾病,另有27.1%的成年组患者无任何伴随疾病。老老年组病情较成年组严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Ⅲ评分)、机械通气比例及脓毒血症、低血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比例显著高于成年组(P<0.001)。老老年组94.5%选择每日床边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滤过疗法,成年组93.2%接受间歇血液透析治疗。治疗前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经过血液净化治疗后,两组间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和HCO-3有显著差异。老老年组60 d病死率为65.9%,显著高于成年组的30.5%(P<0.01)。两组的综合死亡危险因素依次为APPECHⅢ评分、MODS和年龄。结论老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由于肾功能下降,伴随疾病多,病情比成年患者严重,病死率更高。综合治疗更适合有并发症、血液动力学指标不稳定的老老年患者。
- 司徒碧颖颜佳琳孙建设叶志斌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血液透析
- 超声多普勒在血液透析老年病人心力衰竭时的诊断价值
- 2002年
- 孙建设吴毓敏等
- 关键词:超声多普勒血液透析病人心力衰竭老年人
- 肾衰血透患者射血分数、营养状况与静息能量代谢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研究心功能减退(EF≤50%)的肾衰血透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静息能量代谢。方法使用MIS系统对15名血透患者进行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PEM)评分,代谢车检测静息能量代谢,营养相关的人体、生化参数及炎性因子被测定,超声心动仪测定射血分数(EF),并以EF50%为界分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两组参数间差异,多元逐步回归检测EF和多因素间关系。结果1.MIS评分为9.02±3.76分,轻度、中度PEM分别是10例(66.7%)、5例(33.3%);EF总的均值48.2±7.3%;EF≤50%7例,MIS评分轻度PEM2例,中度PEM5例;EF>50%8例,MIS评分均为轻度PEM;x2检验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2.从回归分析可见: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总胆固醇、BMI、舒张压、上臂围与EF相关;t检验EF≤50%组与EF>50%组在静息代谢、TSF、Fat(%)上比较,P<0.05。结论反映心功能程度的射血分数与诸多营养参数及舒张压相关,舒张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它可能是导致的血透患者有高静息能量代谢的原因。
- 张汝忠孙敏孙建设林庆民单琳
- 关键词:营养障碍心排血量
-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改善对老年人肾功能的影响
- 2003年
- 目的通过观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肾功能的变化及心力衰竭改善后肾功能前后进行比较,了解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32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年龄75.36±5.63岁,采用国产氨力农,250mg/d,疗程14天,治疗前后观察左室舒张、收缩功能,肾功能变化。结果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经国产氨力农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改善:氨力农能有效地改善心功能,同时肾功能得到改善:血、尿β2微球蛋白降低,尿白蛋白减少(P<0.05),血尿素氮、肌酐减少但统计学无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国产氨力农在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同时,肾功能也得到改善。血、尿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可作为心力衰竭时观察肾功能的指标。
- 吴毓敏陆文俊严震文孙建设
- 关键词: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氨力农肾功能
- 氯沙坦对老年肾功能的保护作用观察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通过与单用利尿剂及合用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进行比较,观察氯沙坦对老年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例老年高血压肾损害的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A组)和利尿剂组(B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血压、蛋白尿、肾功能的变化及电解质紊乱等副反应。结果:2组均能有效降低血压,A、B两组血压分别由21.9±1.2/12.8±0.7kPa和21.6±1.1/12.7±0.6kPa降低到18.0±1.1/10.4±0.7kPa和18.2±1.2/10.4±0.7kPa(P<0.01)。A组24小时尿蛋白由0.99±0.33g降至0.78±0.31g(P<0.05),B组24小时尿蛋白由0.92±0.56g降至0.89±0.35g(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每天1次氯沙坦50mg或100mg能有效降低血压和尿蛋白排泄,具有保扩肾功能的作用。
- 陆文俊严震文孙建设朱永奋王群献
- 关键词:氯沙坦高血压肾功能蛋白尿老年人
- 苯那普利与氯地平治疗老年肾性高血压的比较
- 2001年
- 陆文俊孙建设孙敏吴毓敏严震文司徒碧颖
- 关键词:老年肾性高血压依从性氨氯地平苯那普利
- 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综合干预研究
- 王传馥竺越朱惠莉孙建琴殷民德朱汉民孙建设朱毅李向阳朱砚萍毛昱月谈中茹
- 1.高龄患者MODS主要的诱发疾病以感染性疾病为主,尤其是肺部感染,其次为急性左心衰或全心衰以及脑血管意外等情况。2.原有COPD史、糖尿病史、心功能不全和肾功能不全者发生MODS时,器官受损的数更多,病情更严重;脏器受...
- 关键词:
-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综合干预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