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宝启

作品数:81 被引量:1,134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8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9篇种子
  • 17篇甘草
  • 12篇乌拉尔甘草
  • 12篇小麦
  • 8篇硬实
  • 7篇近红外
  • 7篇近红外光
  • 7篇近红外光谱
  • 7篇光谱
  • 7篇红外
  • 7篇红外光
  • 7篇红外光谱
  • 6篇玉米
  • 6篇植物
  • 6篇萌发
  • 6篇发芽
  • 5篇种子质量
  • 4篇单粒
  • 4篇玉米种
  • 4篇玉米种子

机构

  • 70篇中国农业大学
  • 12篇中国医学科学...
  • 7篇北京农林科学...
  • 6篇北京农业大学
  • 6篇新疆农垦科学...
  • 2篇山东省农业科...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中国专利信息...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延安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邹平县农业局
  • 1篇唐县林业局
  • 1篇术开发中心

作者

  • 78篇孙宝启
  • 55篇孙群
  • 34篇王建华
  • 12篇丁自勉
  • 6篇谢宗铭
  • 6篇鲁守平
  • 5篇代小伟
  • 5篇王庆
  • 5篇马晗煦
  • 5篇朱丽伟
  • 5篇曲超
  • 5篇杨力钢
  • 5篇黄艳艳
  • 5篇谭祖卫
  • 5篇王永春
  • 4篇王建革
  • 4篇薛卫青
  • 4篇杨秋林
  • 4篇李军会
  • 4篇杨丽明

传媒

  • 11篇种子
  • 7篇中国农学通报
  • 6篇中国种业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植物生理学通...
  • 4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北京农业大学...
  • 2篇植物学通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世界农业
  • 2篇高等农业教育
  • 2篇草地学报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生物工程进展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0篇2007
  • 4篇2006
  • 8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硝酸还原酶活性杂种优势分析
1993年
对21个不同杂交组合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一般中高秆品种间杂种硝酸还原酶活性都有一定的杂种优势,但差异幅度很大(-30.7%~40.7%),15个组合平均为9.9%;具有 Rht_3基因的杂种其硝酸还原酶活性表现为负优势,6个组合平均为-11.83%。显性矮秆杂种小麦可能是抗倒耐肥的高产杂种类型。
孙宝启张爱民
关键词:杂种小麦杂种优势硝酸还原酶活性
甘蓝种子适宜精选技术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以6份甘蓝种子:庆丰(2009)、庆丰(2011)、中甘11(2009)、中甘11(2011)、中甘17(2009)和早红(2010)为材料,通过种子的物理特性(种子直径、单粒重、RGB值、灰度值、比重等)、吸水特性与种子活力之间的比较分析,以确定甘蓝种子适宜的精选指标,研究结果对于生产实践中提高甘蓝种子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最终结论是:针对不同种子,建议先测定种子相关的物理特性,通过分析确定适宜的精选指标,以获得最佳精选效果。通过优化后的参数对甘蓝种子进行精选,可将甘蓝种子的发芽率提高4%~18%。
薛卫青王庆孙宝启孙群
关键词:甘蓝种子物理特性单粒
栝楼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被引量:14
2009年
用改良SDS法提取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叶片DNA为模板,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模板、引物、Taq DNA聚合酶和dNTPs等4因素各7个水平对栝楼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各因子的浓度进行优化,首次建立了栝楼ISSR-PCR分析的最适反应体系:20μL的反应体系中,1×buffer,模板含量为50ng,引物的浓度为0.5μmol/L,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为0.8U,dNTPs的浓度为200μmol/L。随机选取10条引物验证体系稳定性,并对190条ISSR引物初筛,得到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126条。经验证,本实验所建立的栝楼ISSR-PCR反应体系具有稳定可靠、可重复性好、多态性较强等特点,能够较好的应用于栝楼的ISSR分子生物学分析。
曲超孙群丁自勉王建华孙宝启
关键词:栝楼ISSR-PCR正交设计
液体比重法无损分选多种植物种子硬实与非硬实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不同比重的硫酸溶液,对苦豆子、乌拉尔甘草、草决明、黄芪4份种子进行分离,研究结果表明:比重越大,种子硬实率、发芽率、活力越高,虫蚀率越低。苦豆子、乌拉尔甘草和草决明种子的硬实率与比重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0.945、0.982。比重大于1.262g/ml的苦豆子种子批的硬实率为95.2%,低于1.241g/ml的种子批其非硬实率达到87.7%,比重大于1.296g/ml的甘草种子硬实率为97.8%,低于1.296g/ml的种子批其非硬实率大于61.6%;液体比重法可在苦豆子和甘草种子上较好地分离硬实种子和非硬实种子。由于硫酸溶液液体比重法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草决明种子的硬实,需要进一步探索其他适合的液体比重法。黄芪种子的比重与硬实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只有0.866,不适宜采用液体比重法分选硬实种子和非硬实种子。
朱丽伟黄艳艳代小伟王建华孙宝启孙群
关键词:硬实发芽率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定量分析杂交玉米纯度的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定量偏最小二乘法对农大108玉米的纯度进行了定量测定,首先通过在农大108杂交种子加入不同量的母本178种子,获得纯度60%~100%范围内的样本123份,然后测定粉碎后样本的光谱,根据2:1的比例划分建模集和检验集。结果表明:6000-10000cm^-1为适宜的建模光谱范闱,主成分为8时,建模集内部交叉验证的决定系数达96.61%、校证标准差(SEC)2.15%,平均相对误差(RSD)2.04%;检验集的决定系数达到97.67%,校正标准差(SEP)1.78%,平均相对误差(RSD)1.94%。采用该方法建模时,采用不同比例的建模样品和检验样品,建模集平均决定系数为96.21%,校正标准差2.29%,平均相对误差为2.81%。检验集的平均决定系数为95.75%,预测标准差2.23%,平均相对误差为2.73%,进一步证明模型的稳定性。
黄艳艳朱丽伟马晗煦李军会孙宝启孙群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杂交玉米纯度
不同种源乌拉尔甘草形态和ISSR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45
2007年
利用形态学指标对34份乌拉尔甘草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4份甘草在7个性状上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主要是由以内蒙古和新疆种源为主的两大组群之间形态特性差异明显。在分子标记中,从100条核甘酸序列中筛选出18条ISSR多态性引物,对46份乌拉尔甘草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乌拉尔甘草种质资源遗传变异十分丰富,18条引物共扩增出210条多态性带,分布在150~3000bp之间,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1.67条;②新疆地区乌拉尔甘草遗传变异最为丰富,其次是西北地区,东北地区遗传变异最低;③基于ISSR分子标记划分的组群与地域性没有明显关系。
孙群佟汉文吴波丁自勉王建华孙宝启
关键词:乌拉尔甘草ISSR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的生物学作用及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06
2006年
药用植物的很多有效成分为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生物碱、萜类、酚类、甙类等。这些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的生理调节、自身保护、生存竞争、协调与环境关系等生命活动的许多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各种生态环境因素包括光、温度、土壤、空气以及生物因素均影响到药用植物的次生代谢过程。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成分与生态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有利于揭示药用植物药用有效成分地域性差异的原因,可为药用植物的育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鲁守平隋新霞孙群孙宝启
关键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生态因素
种皮蜡质与乌拉尔甘草种子抗菌及抗老化能力的关系
2010年
本文研究了乌拉尔甘草种子种皮蜡质的厚度与蜡质抑菌效果、蜡质与种子抗老化能力和种子吸水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用浓硫酸浸泡2~3min可完全除去蜡质,蜡质的厚度约为30μm;接种菌液后,脱蜡种子在PDA培养基上形成的青霉和曲霉菌斑的直径显著大于不脱蜡的种子形成的菌斑直径,但蜡质的体外抗菌能力不明显;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脱蜡种子的含水量增加速度和发芽率下降速度明显快于未脱蜡种子,且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下,脱蜡种子的平衡水分比未脱蜡种子显著升高,说明蜡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种子不易受外界湿度的影响。
张文静孙群王建华孙宝启
关键词:乌拉尔甘草种子蜡质抗菌抗老化
向日葵品种纯度检验的方法与技术被引量:6
1999年
本文评述了向日葵品种纯度鉴定的几种主要方法,重声、介绍了生化指纹技术和DNA指纹诊断技术的原理和发展与应用潜力.从实用角度出发,提出了传统方法与生化方法以及分子水平技术有机结合的品种纯度鉴定路线思想。
谢宗铭陈福隆孙宝启
关键词:向日葵种子纯度检验
乌拉尔甘草种子硬实率的近红外光谱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以收获年份不同、收获地点不同的112份乌拉尔甘草种子为材料,其硬实率分布范围为0.3%~99.3%,根据3:1的比例划分校正集和检验集,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定量偏最小二乘法对其硬实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光谱范围采用5 000~6 000 cm^(-1),主成分数为6时,校正集和检验集的决定系数分别为90.85%和91.51%,相关系数分别为0.953 2和0.957 9,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7.73%和6.96%,标准差分别为9.98和9.57。采用该方法建模时,即使采用不同的建模样品,校正集和检验集的决定系数均在90%以上,校正标准差和预测标准差在10.00左右,平均绝对误差在7.90%左右。该研究旨在利用近红外光谱法提出乌拉尔甘草种子硬实率的快速检测方法,以促进硬实种子在生产上的利用。
孙群李欣李航吴坷李军会王建华孙宝启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乌拉尔甘草种子硬实率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