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T-proBNP联合心脏超声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心力衰竭诊断价值
-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心力衰竭分级中血浆中NT-proBNP水平的变化,并联合超声心脏检查患者的心室结构、血流动力学及功能变化,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力衰竭临床分期诊断提供临床依据,制定相应诊疗方案。 ...
- 姜晓凤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心功能衰竭NT-PROBNP水平心脏超声检查
- 侧脑室巨大型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
- 2004年
- 姜珉先姜晓凤
- 关键词:侧脑室巨大型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完全切除
- 置管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例被引量:5
- 2004年
- 姜珉先庄强姜晓凤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病例分析
- 高脂血症与慢性肾脏病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中国城市居民中高脂血症与慢性肾脏病(CKD)的关系。方法对健康体检人员中随机抽取800人进行调查,测定血压、身高、体质量,测定尿白蛋白和尿肌酐、血清肌酐、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依血清肌酐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计算尿白蛋白和尿肌酐比值(ACR),以eCFR<60 ml·min^(-1)·1.73m^(-2)或ACR>30 mg/g并持续3个月。结果查出238名高血脂患者,总患病率29.75%,高血脂患者与正常人群比较,肾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15.13%和9.07%,高血脂有/无肥胖的患者,肾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19.69%和9.91%。结论高脂血症是发生CKD的重要病因。
- 王庆芳蔡安萍张红博靳晖姜晓凤张强
- 关键词:高脂血症肾疾病患病率
- 高血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我国城市中高血压及其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对2006年6月-9月在我院健康体检人员中随机抽取800人进行调查,测定血压、尿白蛋白、尿肌酐、血清肌酐、血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依血清肌酐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计算尿白蛋白和尿肌酐比值(ACR),以eGFR<60ml/min/1.73m2或ACR>30mg/g,并持续3个月或以上为标准诊断CKD。结果高血压患者190名,患病率为23.75%,高血压患者与血压正常人群比较,CKD的发生率分别为16.82%和9.06%,P<0.001,高血压有/无高血脂的患者,CKD的发生率分别为21.9%和12.94%,P<0.05。结论通过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高血压发病率在我国城市中已经极大的增高,高血压己成为发生CKD特别重要的病因,高血压合伴高血脂增加CKD的患病率。
- 王庆芳张强蔡安萍李锋靳晖姜晓凤
- 关键词:高血压肾疾病患病率流行病学
- 慢性肾衰神经系统并发症病因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姜晓凤
-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病因分析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危险因素研究
- 2023年
- 目的通过分析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血液透析中心MHD患者临床资料,探讨高磷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式,纳入MHD患者共152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血磷水平将MHD患者分为高磷血症及非高磷血症组,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比较、分析2组间的检验结果。结果152例患者中,107例(70.4%)患者血磷≥1.78 mmol/L。与非高磷血症组相比,高磷血症组的MHD患者更年轻、前白蛋白、白蛋白、肌酐及尿酸等代谢指标水平更高,尿素清除指数更低(P<0.05)。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磷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提示肌酐的OR值为1.005,尿酸的OR值为1.007。结论高水平肌酐和尿酸是MHD患者高磷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姜晓凤张明孙福州高琛妮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独立危险因素
- 爱西特与中药煎剂交替灌肠治疗慢性衰竭临床研究
- 张瑞萍王继军姜晓凤刘咸峰李锋
- 本项研究通过对符合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及衰竭期诊断的140例受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采用一般性常规治疗;治疗组70例在一般性常规基础上运用爱西特与中药煎剂每日早晚交替灌肠,观察4周后的治疗效果疗效明显,是慢性肾衰...
- 关键词:
- 关键词:中药煎剂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服药物应用现状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服药物负担的现状,为临床制订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2024年8月枣庄市立医院211例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患者的口服药物信息和处方。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所有口服药物的名称、频次及剂量。结果患者平均每日服用药片数为9.5片,每周总计约66.5片,所使用的药物种类数的中位数为6种。铁剂、钙通道阻滞剂(CCB)、沙库巴曲缬沙坦、降磷药物和钙剂是使用率最高的药物。低龄组患者β受体阻滞剂用药率高于高龄组,心脏用药和中成药使用率低于高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患者降糖药、CCB类降压药、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的用药率低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和是否患有糖尿病患者的每周服用药物总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服药物不合理处方比例达12.32%,主要表现为药物间不良相互作用、药品选择不当及用法用量不适宜。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面临较高的药物负担,且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处方现象。针对不同年龄段及糖尿病状态下的个体化药物管理策略对于减轻药物负担、提高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 孙福州王誉芳姜晓凤周长学李锋宋慧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口服药物不合理处方
- 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改善尿毒症性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性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尿毒症性营养不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采用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转铁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显效20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0.00%;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分别为(2.85±0.31)、(0.35±0.06)g/L,对照组患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分别为(1.72±0.50)、(0.24±0.11)g/L;实验组患者的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清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姜晓凤
- 关键词:左卡尼汀血液透析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