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海平 作品数:32 被引量:128 H指数:6 供职机构: 江苏大学附属四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利用词根/缀教学加强解剖学英语词汇学习 被引量:4 2015年 解剖学英语名词是医学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纷繁芜杂,数量逾万,难以学习记忆,但是只要利用一定的方法就可以较快地掌握,并以此为基础学好医学英语[1-4]。笔者多年参与解剖学双语教学和英语教学,近期到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做访问学者,通过亲身参与全程解剖学教学工作和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深化了对解剖学英语词根/缀的词源认识,发现了解剖学英语词汇的构词规律,应用这些规律可以加深对解剖学词汇的理解、帮助记忆。经学习和分析,现将解剖学的词根和词缀总结归纳如下。 马瑞 夏海平关键词:英语词汇学习 解剖学 医学英语 学习记忆 双语教学 丁苯酞对脑梗死所致咽喉功能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脑梗死所致咽喉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70例脑梗死致咽喉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脑梗死治疗及康复训练;丁苯酞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丁苯酞50 mg/d,连用14 d。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洼田氏饮水试验(KWST)和改良Frenchay构音障碍评估量表(FDA-2)评分评定两组治疗前后的咽喉肌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KWST评分和FDA-2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KWST评分和FDA-2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丁苯酞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对脑梗死所致咽喉功能障碍疗效更好。 夏海平 牛丰南 靳彪 赵康仁 董邵夏 于明关键词:丁苯酞 脑梗死 吞咽 构音障碍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于明 韩薇 朱文利 徐平 夏海平腹水CA125异常患者临床诊断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60例腹水CA125异常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采用化学发光方法和放射免疫方法测出的某三甲医院近5年来腹水CA125、CA199、CA242、CA153、CA50异常的60例该院住院患者的确诊疾病进行分析。结果 60例CA125异常的患者中非肿瘤疾病检出率为43.33%;恶性肿瘤检出率为23.33%;其他为原因不明者。CA125阳性非肿瘤疾病检出率较高的从高到低依次为甲状腺肿(26.92%)、上消化道出血(23.07%)、肝硬化(23.07%);CA125阳性恶性肿瘤检出率较高依次为胃癌28.57%、肝癌14.28%、肺癌14.28%、卵巢癌14.28%。结论引起腹水CA125超过参考值的临床疾病种类很多,其特异度低,疾病的确诊需结合其他检查方法。 马进 夏海平 傅行礼关键词:腹水 化学发光 糖类抗原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典型病例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对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CVT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早期表现均有头痛、恶心、呕吐、颅内压增高表现,且呈进行性加重、常有癫痫、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影像学检查显示:有上矢状窦、横窦血栓形成和乙状窦、横窦血栓形成,经脱水、抗凝、溶栓等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早期临床无特异性,头颅CT结合CTV检查对本病诊断值较高。 夏海平 任乃勇 钱进军 赵康仁 张渭芳 汤继平关键词: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神经梅毒38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早期诊断、分型依据和治疗情况。方法选择2004-09~2014-01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江苏大学附属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神经梅毒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1 d^75岁,平均51.1岁,神经梅毒患者中间质型10例(脑膜血管梅毒8例,脊髓膜血管梅毒1例,脑膜神经梅毒1例),主质型22例(麻痹性痴呆14例,脊髓痨8例),视神经损害2例,无症状型神经梅毒3例,先天性神经梅毒1例;血清、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TPPA)均阳性,部分患者脑脊液检查显示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升高和白细胞计数升高(以单核细胞为主)。除3例放弃治疗外,35例经治疗后好转的患者血清及脑脊液抗体滴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量均降至正常。结论神经梅毒可防可治,脑脊液梅毒诊断试验是神经梅毒诊断的重要依据,同时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及时正确治疗能够控制病情。 夏海平 任乃勇 钱进军 赵康仁 刘娜 于明关键词:神经梅毒 脑脊液 尤瑞克林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分析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Barthel指数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0、20d后各项评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尤瑞克林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意识及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病死率,有助于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夏海平 任乃勇 钱进军 赵康仁 刘娜 于明关键词:尤瑞克林 大面积脑梗死 疗效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误诊为病毒性脑炎回顾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ME)的临床特点以及与病毒性脑炎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ME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本文2例系母女,例1(母亲)因癫痫反复发作、谵语、少眠多次入院,病程长达17年,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血乳酸脱氢酶升高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为症状性癫痫、病毒性脑炎,予对症治疗,症状反复发作,直至其女14年后发病、查血乳酸7.8 mmol/L方怀疑家族遗传性疾病,经基因检测、肌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ME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with lacticacidosis and stroke-like symptoms,MELAS);例2(女儿)以发作性意识不清入院,病初根据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考虑症状性癫痫、病毒性脑炎,予对症治疗,症状反复发作,病程中多次头颅影像学检查示病灶呈游走性,经查血乳酸6.6 mmol/L,追问家族史,获知其母亦有同样症状,怀疑家族遗传性疾病,经基因检测、肌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MELAS。两例经相应治疗,病情稳定。结论 ME可多系统发病,每次发作表现常不一致,易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经查血乳酸水平、询问既往史和家族史可行早期筛查,确诊需基因检测、肌活检病理检查。 夏海平 赵康仁 于明 牛丰南 孟凡青关键词:线粒体脑肌病 MELAS综合征 误诊 红藤水溶性部位的LC-MS分析及抗炎活性成分的虚拟筛选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基于分子对接,确定中药红藤75%乙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位(HT_(W))中的抗炎物质基础及相关的炎症因子。方法:采用液质联用(LC-MS)技术确定HT_(W)中的主要化学成分。采用软件Autodock Vina对化合物与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转化酶、IL-6、IκB激酶β、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Toll样受体2(TLR2)等6种靶点蛋白的结合能进行打分,虚拟筛选出抗炎活性成分以及关键靶点。结果:通过LC-MS分析,共确定14个含量较为丰富的小分子化合物,主要为苯丙酸、苯乙醇和木脂素类化合物,其中绿原酸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分子对接结果显示,TLR2与HT_(W)中化合物的结合能平均值最高,其中与化合物2、3、7、11-13的结合能均超过-9.0 kcal/mol,远超过阈值-7.2 kcal/mol。TLR2与木通苯乙醇苷B(12)的结合能为-9.7 kcal/mol,与绿原酸(3)及其异构体(2)亦有较好的结合力。iNOS对HT_(W)中化合物也较敏感,与苯乙醇苷类化合物10的结合能为-9.8 kcal/mol。结论:绿原酸、苯乙醇苷等化合物可能是红藤水溶性部位(HT_(W))最重要的抗炎活性物质;其抗炎关键靶点可能是TLR2和iNOS。 汤建 曹裕旻 左亚锋 李艳玲 靳彪 夏海平关键词:红藤 抗炎 红藤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总结中药红藤中已经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并对重复命名的化合物进行核对和归并,并采用Chem Bio Draw Ultra 14.0绘制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共确定114种小分子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简单酚酸性化合物、苯丙酸类化合物、木脂素、三萜、黄酮等化学成分。结论:这将为进一步系统的研究红藤药效化学物质基础和开发该药材的新的医药用途提供一定的帮助。 汤建 赵康琦 朱锐灵 刘田利 夏海平 闻崇炜关键词:红藤 抗炎 木脂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