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松

作品数:29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业与信息化部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文化科学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7篇船舶
  • 5篇燃机
  • 5篇燃烧
  • 5篇内燃
  • 5篇内燃机
  • 5篇教学
  • 5篇柴油机
  • 4篇燃料
  • 4篇发动机
  • 3篇氮氧化物
  • 3篇脱硝
  • 3篇教学内容
  • 3篇柴油
  • 2篇动力工程
  • 2篇动力学
  • 2篇选择性
  • 2篇选择性催化还...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双燃料
  • 2篇双燃料发动机

机构

  • 27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哈尔滨学院
  • 2篇重庆交通大学
  • 2篇潍柴动力股份...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上海海事大学
  • 1篇中国移动通信...
  • 1篇中船动力有限...
  • 1篇深圳技术大学

作者

  • 27篇周松
  • 4篇冯永明
  • 4篇马强
  • 2篇刘淼
  • 2篇王晨
  • 1篇吴华新
  • 1篇孙凤贤
  • 1篇刘友
  • 1篇杨龙滨
  • 1篇王传溥
  • 1篇李晓波
  • 1篇刘子强
  • 1篇孙刚
  • 1篇孙博玲
  • 1篇张明
  • 1篇余艳
  • 1篇许铁夫
  • 1篇袁博

传媒

  • 4篇船舶工程
  • 4篇哈尔滨工程大...
  • 4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内燃机学报
  • 2篇第十六届全国...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应用科技
  • 1篇车用发动机
  • 1篇柴油机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能源与节能
  • 1篇高教学刊
  • 1篇中国内燃机学...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 1篇1998
  • 3篇199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船舶柴油机Urea-SCR系统催化反应动力学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针对Urea-SCR系统的工作特点,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耦合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方法,对某型船舶柴油机Urea-SCR系统的高负荷性能进行了计算,得到了脱硝率(DeNOx率)、NH3逃逸率和尿素消耗量的关系,探讨了快速SCR反应对脱硝率和NH3逃逸率的影响,分析了催化过程中各组分质量分数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假定尿素溶液均匀混合在废气中,当(NH2)2CO与NOx摩尔比为0.475时,即NH3与NOx摩尔比为0.95,脱硝率和NH3逃逸率的匹配最佳,且脱硝率的计算值与试验值的误差保持在5%以内;高负荷时,快速SCR反应可使系统脱硝率进一步提高,并可以明显降低系统NH3逃逸率,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朱元清周松刘淼王金玉
关键词:船舶柴油机UREA-SCR系统
NH3-SCR钒系催化剂的制备及脱硝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有效控制柴油机NOx排放量,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组合含量的钨基催化剂及掺杂不同过渡金属M的改性催化剂M-V2O5-WO3/TiO2(其中M可以是Ni,Zr,Fe,Cu),分别对两类催化剂进行了SCR脱硝活性测试,并进一步用XRD,TEM和NH3-TP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催化剂掺杂金属Zr时的催化效率较高,在低温(150℃)时也有较高的活性。催化剂活性增加的原因可能是掺杂金属Zr加强了V,W及载体TiO2的分散性,提高氧化还原能力和表面酸性,从而促进SCR性能。
余艳袁博周松
关键词:氮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浸渍法
船舶柴油机Urea-SCR系统工作过程计算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根据船舶柴油机Urea-SCR系统的工作特点,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耦合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方法,集成静态混合器模型、离散相模型、组分输运模型以及化学反应模型等主要模型,建立某型船舶柴油机Urea-SCR系统的三维动态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本模型可以完成Urea-SCR系统的喷雾过程、混合过程以及化学反应过程等关键参数的一体化预测,进行Urea-SCR系统整个工作过程综合优化设计;高压喷射加静态混合器的组合可以明显提高大型Urea-SCR系统的气液混合均匀度,以利于催化转换效率的提高;该分析方法可以详细描述Urea-SCR系统整个工作过程,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吻合。
朱元清周松王金玉刘淼
关键词:UREA-SCR系统船舶柴油机氨逃逸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内燃机排放与控制》教学内容设计
2013年
本文针对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学和科研特点,结合《内燃机排放与控制》课程复杂性、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对教学内容的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周松郭林丽
关键词:内燃机教学内容热能与动力工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燃料与燃烧”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被引量:3
2016年
"燃料与燃烧"课程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热机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针对我校教学和科研特点,结合"燃料与燃烧"课程复杂性、多学科交叉和技术更新快的特点,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周松冯永明孙凤贤杨龙滨
关键词:燃烧燃烧技术教学内容热能与动力工程
内燃机多维流动模型中一氧化碳生成机理及计算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分析了内燃机排放的严重污染物一氧化碳的生成机理,并结合新的燃烧产物平衡浓度计算模型,对内燃机中一氧化碳的生成进行了模拟计算同时给出了内燃机多维流动模型经实验验证本文的方法,是正确的。
周松王传溥马强
关键词:内燃机一氧化碳
内燃机一氧化氮生成机理及计算研究被引量:7
1997年
分析内燃机中一氧化氮的生成机理,并结合新的燃烧产物平衡浓度计算模型,对内燃机中一氧化氮的生成进行了模拟计算经实验验证,本文的模型是正确的。
周松马强李晓波
关键词:内燃机一氧化氮模拟计算排气
“双碳”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以“船舶发动机排放与控制”为例
2025年
在“双碳”目标下,专业课程尤其是节能减排方面的课程亟待实施课程思政教育。以哈尔滨工程大学轮机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骨干课程“船舶发动机排放与控制”为例,初步探讨了改进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针对课程教学的目标、思政教学融入专业教学的方法以及思政内容等方面展开探讨,研究思政元素与课程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构建教学案例,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以求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学的深度融合。在培养学生创新与探索精神的同时,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周松席鸿远周伟健
关键词:思政教学专业课程
SCR尿素沉积物催化分解机理与动力学模型研究
2025年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中的尿素沉积物可通过调整喷嘴参数、增加混合器和管道内涂覆催化剂等策略进行有效抑制.针对船用SCR系统尿素沉积物、V_(2)O_(5)-WO_(3)/Ti O_(2)催化剂和纯净尿素(CH_(4)N_(2)O)等样品,首先利用热重分析(TGA)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技术分析了尿素等物质的催化分解特性,以及样品的化学成分;其次,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提出了一种详细的尿素分解机理,该机理补充了三聚氰酸(C_(3)H_(3)N_(3)O_(3))及其同系物的形成与分解路径;最后,利用TGA试验数据和化学反应动力学方法开发了一套尿素非催化和催化相耦合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船用SCR系统尿素沉积物化学成分主要是三聚氰酸及其同系物,以及三聚氰酸一酰胺(C_(3)H_(4)N_(4)O_(2));增加催化剂用量可以加速尿素分解,阻断尿素和缩二脲(C_(2)H_(5)N_(3)O_(2))向三聚氰酸转化,但副产物分解温度越高,催化剂用量也越大.
夏冲朱元清周松冯永明
关键词:选择性催化还原动力学模型
天然气进气条件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利用CFD软件建立船用大缸径低压双燃料发动机模型,对双燃料发动机的工作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重点研究了天然气喷射过程中缸内流场变动以及天然气喷阀几何结构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射角度的改变影响了缸内原本扫气形成的流场,进而影响混合气的形成,喷射角度越大,对流场的影响也越大。研究天然气喷射过程中缸内流场变动及天然气喷阀几何结构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可以对双燃料发动机进行优化,提高发动机性能并降低排放。
白皆松周松郭浩
关键词:双燃料燃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