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超一

作品数:11 被引量:84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电气工程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0篇空间电荷
  • 8篇乙烯
  • 8篇聚乙烯
  • 5篇茂金属
  • 5篇茂金属聚乙烯
  • 5篇金属
  • 4篇电荷
  • 4篇改性
  • 3篇低密度聚乙烯
  • 2篇电荷测量
  • 2篇电荷分析
  • 2篇阻挡层
  • 2篇聚乙烯改性
  • 2篇绝缘技术
  • 2篇MPE
  • 2篇表面改性
  • 1篇电荷特性
  • 1篇电介质
  • 1篇电声
  • 1篇电性能

机构

  • 1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天津工业大学

作者

  • 11篇吴超一
  • 7篇屠德民
  • 7篇王霞
  • 5篇何华琴
  • 4篇刘胜军
  • 3篇崔明硕
  • 2篇钟力生
  • 1篇朱锐

传媒

  • 6篇绝缘材料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第十届全国工...
  • 1篇高电压技术

年份

  • 2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钛酸钡对聚乙烯试样中空间电荷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在高场强下用电声脉冲法(PEA)测量经BaTiO3表面处理后的聚乙烯试样中空间电荷的分布,比较纯聚乙烯试样与经BaTiO3表面处理后的聚乙烯试样中的空间电荷分布,试验结果表明,用BaTiO3表面处理的聚乙烯可以有效的抑制电荷的注入和空间电荷的形成。
刘胜军朱锐吴超一
关键词:聚乙烯空间电荷表面处理
表面氟化聚乙烯的驻极体性能研究
2005年
用氟气表面处理聚乙烯改变表面层化学结构的方法研究表面层的极性对空间电荷形成和注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场强下界面和介质中的空间电荷比聚乙烯多,并在80kV/mm的高场强下表面氟化聚乙烯产生了空穴的注入。
刘胜军吴超一崔明硕
关键词:聚乙烯空间电荷表面改性
脉冲电声法空间电荷测量波形恢复的数据处理被引量:29
2005年
采用脉冲电声法(PEA)测量固体电介质中空间电荷的分布时,由于受介质特性和系统硬件的影响,测量波形会发生畸变。文中用高斯函数模拟低场强下界面电荷波形衰减前后峰形的变化,建立了波形衰减模型。把介质的衰减因子看作一个传导矩阵,获得了恢复整个介质中空间电荷分布曲线的方程式。通过对信号在介质和放大器中传输过程的分析和建模,以Matlab软件对实测波形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在电荷分布波形中电极A处的峰值可恢复到90%,而且被掩盖的异极性电荷得以显现。
吴超一钟力生王霞屠德民
关键词:绝缘技术空间电荷固体电介质波形畸变数据处理
茂金属聚乙烯改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空间电荷特性的研究
本文选用茂金属聚乙烯(MPB)作为成核剂与普通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用电声脉冲法(PEA)测量不同比例共混物的空间电荷分布,以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测试结果表明含有1﹪MPE的LDPE能有效抑制...
王霞吴超一何华琴屠德民
关键词:茂金属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空间电荷效应
文献传递
表面喷涂氟塑料中空间电荷分析
2005年
用高介电常数的甲基丙烯酸酯对两种可熔性氟塑料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和四氟乙烯-六氟丙稀共聚物(FEP)的表面进行改性以改善其空间电荷的分布。用电声脉冲法(PEA)测量其空间电荷值,并与改性前相比较,分析了表面层的极性和介电常数对空间电荷形成和注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表面处理前后空间电荷的分布有明显的不同,表面改性的试样基本没有注入电荷。
刘胜军崔明硕吴超一
关键词:空间电荷甲基丙烯酸酯
加聚酰亚胺薄膜阻挡层的聚乙烯中空间电荷分布特性的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选用聚酰亚胺(PI)薄膜作为电极注入的阻挡层,用电声脉冲法装置测量茂金属聚乙烯(MPE)试样中空间电荷的分布。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场强下,放置在上电极和MPE之间的阻挡层,既能有效地抑制负电极的电子的注入,也能阻止正电极的空穴注入到MPE。用聚合物的能带和界面理论解释了实验现象。
何华琴王霞吴超一屠德民
关键词:茂金属聚乙烯MPE空间电荷阻挡层
茂金属聚乙烯改善低密度聚乙烯的介电性能被引量:2
2006年
针对高压、超高压直流塑料电缆中存在的空间电荷效应,大多数直流电力电缆常采用改性方法提高其介电性能,如空间电荷特性、体积电阻率和击穿强度等。常用的改性方法主要有添加剂、共混、接枝和二元共聚4种。共混技术较广泛用以改性聚乙烯电缆,提高其介电性能。因此用电声脉冲法(PEA)测量了MPE与LDPE共混试样中的空间电荷分布;用高阻计测量了共混物的体积电阻率,用阶梯电压测量了共混物的交流击穿场强。试验结果表明,1%MPE与LDPE共混能有效降低空间电荷效应,提高交流击穿场强7.9%,略降低体积电阻率。最后讨论了共混物的物质结构、电荷陷阱及介电性能间的关系。
吴超一王霞何华琴屠德民
关键词:聚乙烯空间电荷体积电阻率击穿
加阻挡层PI的MPE中空间电荷的分布特性
本文选用有机绝缘材料聚酰亚胺(PI)薄膜作为电极注入的阻挡层,在有无阻档层的情况下,用电声脉冲法装置测量茂金属聚乙烯(MPB)试样中空间电荷的分布.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场强下,放置在上电极和MPE之间的阻挡层,既能有效地抑...
何华琴王霞吴超一屠德民
关键词:有机绝缘材料茂金属聚乙烯空间电荷
文献传递
表面氟化聚乙烯中的空间电荷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根据在高场强下聚合物中的空间电荷主要来源于电荷的注入 ,而电荷的注入决定于聚合物的界面特性 ,用氟气表面处理聚乙烯试样改变表面层化学结构 ,来研究表面层的极性对空间电荷形成和注入的影响。测量了在不同场强下加压一定时间后短路条件下聚乙烯和表面氟化聚乙烯中空间电荷的分布情况 ,发现表面氟化聚乙烯的电荷注入的起始场强比聚乙烯试样的低 ,而且在相同场强下界面和介质中的空间电荷比聚乙烯多 ,在80kV/mm的高场强下表面氟化聚乙烯产生了空穴的注入 。
刘胜军吴超一崔明硕
关键词:聚乙烯空间电荷表面改性
茂金属聚乙烯改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空间电荷的机理研究被引量:39
2006年
针对高压,超高压直流塑料电缆中存在的空间电荷效应,文中选用与普通低密度聚乙烯(LDPE)化学结构相似的茂金属聚乙烯(MPE)作为成核剂与LDPE共混,用电声脉冲法(PEA)测量了共混物的空间电荷特性,以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用高阻计测量了共混物的体积电阻率的变化,结合聚合物的结晶和导电理论,讨论了共混物中空间电荷的形成和抑制机理。测试结果表明:1%的MPE与LDPE共混,能有效降低LDPE中空间电荷效应,提高结晶温度,降低体积电阻率。
王霞吴超一何华琴屠德民
关键词:绝缘技术茂金属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空间电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