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友谊
- 作品数:31 被引量:63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泉州市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腭裂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 本文探讨了腭裂,它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在修复治疗中虽经术式的改进,设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术后并发症仍时有发生,影响治疗效果,分析了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 朱世泽蔡稼燕刘祖民吴友谊王朝阳吴文艺
- 关键词:腭裂修复手术并发症先天性畸形
- 文献传递
- 腭裂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 目的探讨腭裂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1982年-2001年收治494例腭裂发生的43例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腭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70%,其中以出血为最多,占32.56%,急性喉梗阻最为危险,占9....
- 朱世泽蔡稼燕刘祖民吴友谊王朝阳吴文艺
- 关键词:松弛切口粘膜瓣术后并发症中耳炎
- 文献传递
- 结直肠癌组织中Golph3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Golph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Golph3、Caspase-3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的凋亡指数,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的Gotph3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结果:Golph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P〈0.05);低分化、浸润深度侵及浆膜外、淋巴结转移、Ⅲ期的结直肠癌组织中Golph3的表达率分别明显高于高中分化、浆膜内、无淋巴结转移者、I~Ⅱ期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率(P均〈0.05),而Golph3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大体类型、肿瘤长度无关(P〉0.05)。Golph3高表达的结直肠癌组织中Cas—pase-3FEl,陛表达率及凋亡指数明显低于Golph3低表达的结直肠癌组织(P〈0.05),相关分析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Golph3的表达与AI呈负相关(r=-0.320,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Golph3存在过表达,与细胞凋亡呈负相关。
- 余外市邱成志王春晓吴友谊黄种心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TUNEL凋亡
- 结直肠癌病检淋巴结数目与TNM分期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病检淋巴结数目与结直肠癌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567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术后病检的淋巴结数目分为3个组:≤6枚、7~11枚、≥12枚组,比较各组5年生存率的差别。TNM分期(I~Ⅳ期)分别以病检淋巴结数目分为〈12枚和≥12枚两组,比较各分期中两组的5年生存率的差别,分析预后相关因素。5年生存率的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并经Log-rank检验,预后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567例平均病检淋巴结数目为(16.75±9.88)枚,病检淋巴结数目分别为≤6枚,7~11枚,≥12枚时,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各为32.3%(21/65),43.8%(53/121),57.7%(220/381),单因素分析表明,病检淋巴结数目≥12枚的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6枚,7~11枚)(P〈0.05)。〈12枚、≥12枚淋巴结两组在I期或Ⅳ期的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别(89.5%vs.89.1%,8.O%V8.18.2%,P〉0.05),而≥12枚淋巴结的Ⅱ期和Ⅲ期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12枚(71.1%VS.32.6%,48.8%VS.30.O%,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表明,病检淋巴结数目是Ⅱ、Ⅲ期结直肠癌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病检的淋巴结数目主要通过影响Ⅱ、Ⅲ期的预后与结直肠癌总5年生存率明显相关,是Ⅱ、Ⅲ期结直肠癌独立的预后因素。
- 邱成志吴友谊王春晓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分期预后淋巴结
- 腭裂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腭裂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方法 对 1 982 - 2 0 0 1年 4 94例腭裂手术治疗后发生并发症 4 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腭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8.70 % ,其中以出血为最多 ,占 32 .5 6 % ;急性喉梗阻为最危险 ,占 9.30 % ;其它并发症为瘘孔及黏骨膜瓣坏死 2 7.91 % ,复裂 1 3.95 % ,术后中耳炎 1 6 .2 8%。 结论 腭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其独立和相关的危险因素。强调在术中。
- 朱世泽蔡稼燕刘祖民吴友谊王朝阳吴文艺
- 关键词:腭裂手术后并发症修复外科手术
- 结直肠癌组织中生长抑素受体亚型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受体(SSTR)的5种亚型(SSTR1~SSTR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法(SP法)检测127例结直肠癌组织中SSTR1~SSTR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D34的表达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析SSTR各亚型的表达与VEGF表达及MVD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SSTR1、SSTR2、SSTR3、SSTR4及SSTR5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6%(82/127)、36.2%(46/127)、18.9%(24/127)、18.9%(24/127)及38.6%(49/127),VEGF表达阳性率为63.8%(81/127),MVD为(34.67±16.62)个/HP。SSTR2呈阳性表达的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阳性率(47.8%,22/46)及MVD〔(29.00±15.32)个/HP〕明显低于呈阴性表达者〔72.8%,59/81;(37.90±16.56)个/HP〕,P<0.05;而其他4种亚型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及MVD无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SSTR2的阳性表达与血管生成有关。
- 邱成志黄种心吴友谊邱建龙
- 关键词:生长抑素受体亚型结直肠癌血管生成免疫组织化学
- 高尔基磷酸化蛋白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尔基磷酸化蛋白3(GOLPH3)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Westernblot法检测6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GOLPH3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GOLPH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D34的表达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析GOLPH3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及MVD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GOLPH3的阳性表达率为53.2%;GOLPH3阳性表达组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和MVD明显高于GOLPH3阴性表达组;Westernblot检测发现GOLPH3在VEGF阴性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VEGF阳性的结直肠癌组织,GOLPH3蛋白相对表达量与MVD计数值呈明显正相关(r=0.335,P〈0.01)。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GOLPH3的表达与血管生成有关。
- 王春晓邱成志余外市吴友谊黄种心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血管生成
- 丹参霜/超声波和秀碧/超声波预防增生性瘢痕的成本-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为寻找患者经济上更能接受的预防增生性瘢痕的方法,进行丹参霜/超声波和秀碧/超声波两种预防增生性瘢痕方案的效果和成本一效果分析的比较研究。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医学美容门诊就诊的180例创伤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以丹参霜/超声波(A组80例)、秀碧/超声波(B组100例)治疗,分别用丹参霜或秀碧以超声波声头反复均匀地按摩15min,以强度0.75~1.25w/cm^2,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60d,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评价两组的成本一效果。结果A、B组预防增生性瘢痕的有效率分别为97.5%和99.0%,患者支付成本分别为1800元、1980元,成本一效果比分别为18.46(1800/97.5%)和20.00(1980/99.0%)。结论在丹参霜/超声波和秀碧/超声波两种预防增生性瘢痕方案中,丹参霜/超声波方案有略好的成本一效果比,是患者更能接受的预防增生性瘢痕方法。
- 王小影朱世泽王朝阳吴文艺吴友谊
-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超声波成本-效果分析
- KAI1mRNA表达对大肠癌转移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探讨KAI1基因在人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转移的关系。方法用RT-PCR法检测45例大肠癌组织及转移灶并以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KAI1mRNA半定量分析。结果本组中40例大肠癌组织KAI1mRNA表达水平比相应的正常大肠粘膜高(P<0.01)。大肠癌组织KAI1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Dukes'分期呈负相关(r=-0.474,P<0.01),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566,P<0.01)。伴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KAI1mRNA表达水平比不伴淋巴结转移的低(F=20.228,P<0.01)。转移淋巴结的KAI1mRNA表达比相应的原发灶表达降低(P<0.05)。结论KAI1mRNA表达降低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KAI1基因在人大肠癌中起转移抑制作用。
- 王劲松许东坡朱世泽吴友谊邱成志
- 关键词:大肠肿瘤KAI1基因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青春期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与治疗
- 1999年
- 吴友谊邱承志刘祖民
- 关键词:乳腺癌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