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原慧军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光伏
  • 6篇光伏并网
  • 6篇并网
  • 5篇逆变
  • 5篇逆变器
  • 5篇发电
  • 4篇并网逆变
  • 4篇并网逆变器
  • 3篇光伏并网逆变...
  • 3篇光伏发电
  • 2篇信号
  • 2篇信号处理
  • 2篇信号处理器
  • 2篇数字信号
  • 2篇数字信号处理
  • 2篇数字信号处理...
  • 2篇光伏并网系统
  • 2篇TMS320...
  • 2篇MPPT
  • 2篇并网系统

机构

  • 7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7篇原慧军
  • 5篇王效华
  • 4篇徐进
  • 1篇张兴磊

传媒

  • 1篇电子技术应用
  • 1篇电力电子技术
  • 1篇电源技术应用
  • 1篇可再生能源
  • 1篇中国建设动态...
  • 1篇第三届特种电...

年份

  • 4篇2007
  • 3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DSP单相PWM控制的五电平逆变器
2007年
多电平逆变器以其输出谐波小,功率容量大,电磁兼容性好等特性而倍受重视。提出了单相五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利用DSP TMS320LF2407的硬件资源,实现了SPWM规则采样,采用三角载波POD消谐波PWM调制策略得到五电平脉冲输出波形。结果证明,基于DSP单相PWM控制的五电平逆变器有效减少了谐波含量,改善了输出波形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提高了输出电能质量。
原慧军王效华徐进张海波
关键词:逆变器谐波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与实践
光伏并网发电技术是当今世界光伏发电的趋势,发展光伏发电技术并使其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缓解常规能源的短缺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作用。并网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为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整体效率,以DSP(Digital ...
原慧军
关键词:逆变器光伏并网太阳能发电光伏阵列
文献传递
基于DSP的光伏并网系统MPPT算法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介绍了以DSP为主控芯片的光伏并网系统,它能跟踪光伏阵列最大输出功率点,实现光伏阵列和负载优化匹配,使负载获得最大功率。在光伏阵列输出功率最大为跟踪目标的定步长MPPT一阶差分算法的基础上,采用以使负载获得最大功率为跟踪目标的变步长寻优MPPT算法,能够更好地实现最大功率点的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跟踪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点,并自动同步跟踪电网频率和相位,实现并网电流的正弦波形以便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馈入电网,提高了系统逆变效率和可靠性。
原慧军王效华徐进
关键词:光伏并网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数字信号处理器
基于TMS320LF2407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在介绍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和拓扑结构基础上,提出基于TMS320F2407型DSP的单相电压源输入、电流输出控制方式的并网逆变器设计方案。采用电导增量法跟踪控制太阳电池的最大功率点,利用TMS320F2407芯片产生相应的SPWM波控制功率器件的导通与关断,使用零电流跟踪误差控制实现并网电流无静差的跟踪电网电压,最终实现了快速稳定追踪太阳电池最大功率,并以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正弦电流波形送入电网,提高了系统逆变效率和可靠性。
原慧军王效华徐进刘伟
关键词:并网逆变器TMS320LF2407MPPT光伏发电
光伏并网系统孤岛检测与防止被引量:10
2007年
分析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孤岛效应现象。按照孤岛效应的国际通行标准,结合逆变器并网的等效电路给出了相位超前的反孤岛检测方法及其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在孤岛效应下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进行的试验分析表明,超前相位的检测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出孤岛效应,并且固定的超前相位能有助于缩短阻性和感性负载时的检测时间,达到反孤岛效应的目的。
原慧军王效华徐进
关键词:孤岛检测相位超前并网逆变器光伏发电
基于TMS320LF2407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
介绍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和拓扑结构基础上,提出基于TMS320F2407型DSP的单相电压源输入、电流输出控制方式的并网逆变器设计方案.采用电导增量法跟踪控制太阳电池的最大功率点,利用TMS320F2407芯片产生相...
原慧军王效华徐进刘伟
关键词:并网逆变器太阳电池光伏发电
文献传递
光伏并网发电与建筑相结合技术的发展概况被引量:4
2006年
光伏发电具有优化能源结构、缓解电力紧张、保护生态环境等优点。文章在讨论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太阳能光伏计划及建筑一体化(BIPV)并网发电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的发展现状,进而讨论了光伏并网发电与建筑相结合的技术前景。
原慧军王效华张兴磊
关键词:光伏并网发电BIPV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