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延亮
- 作品数:18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适用于浮标码头测试时吊放回收的r形锚系与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浮标码头测试时吊放回收的r形锚系与方法,包括浮标、锚系绳、环状件、锚链、锚块和起吊绳,所述锚块设置于水底,通过锚链与环状件连接,所述浮标连接锚系绳的一端,所述锚系绳穿过环状件另一端固定于设置在码头上...
- 苏清磊李超宁春林李安山徐鑫强王为民李劳钰于卫东方越刘琳尹木兰王海员刘宝超段永亮杨光杨洋李奎平王辉武刘延亮高立宝
- 文献传递
- 孟加拉湾热收支与春季暖池形成
- 亚洲夏季风最早是在孟加拉湾中部爆发,其爆发过程与该区域春季暖池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对孟加拉湾区域海水热含量和热收支的计算分析,较为详细的阐述了季风爆发前SST的升温过程、各影响因子的作用以及其中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
...
- 刘延亮
- 关键词:热含量热通量夏季风海温变化
- 文献传递
- 一种深海剖面紧绷式锚系浮标布放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剖面紧绷式锚系浮标布放方法,该方法包括:浮标在船上组装完成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浮标挂载的传感器与浮标控制器实时通信,将ICC钢缆与包塑钢缆接口进行硫化处理,对预设浮标站位进行全水深的垂直剖面CTD现场观...
- 宁春林于卫东苏清磊李超王辉武刘建军吴伟李奎平杨洋张志平刘延亮高立宝刘琳方越李安山李劳钰
- 文献传递
- 适用于浮标码头测试时吊放回收的r形锚系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浮标码头测试时吊放回收的r形锚系,包括浮标、锚系绳、环状件、锚链、锚块和起吊绳,所述锚块设置于水底,通过锚链与环状件连接,所述浮标连接锚系绳的一端,所述锚系绳穿过环状件另一端固定于设置在码头上的...
- 苏清磊李超宁春林李安山徐鑫强王为民李劳钰于卫东方越刘琳尹木兰王海员刘宝超段永亮杨光杨洋李奎平王辉武刘延亮高立宝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感应耦合和卫星通信技术的深海观测浮标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感应耦合和卫星通信技术的深海观测浮标系统,属于海洋浮标平台技术领域,包括数据采集控制卫星通信分系统、岸站卫星通信分系统、供电分系统、浮标体分系统和系留分系统。本发明采用变压器的原理,把水下包塑钢缆当做变...
- 宁春林于卫东吴伟王海员王辉武刘建军刘延亮高立宝李奎平杨洋李劳钰
- 文献传递
- 季节内振荡对热带印度洋SST日变化的调制——一维混合层模式的诊断结果被引量:1
- 2015年
- 热带印度洋SST的日变化幅度受到大气季节内振荡(Madden-Julian Oscillation,MJO)的调制,其在MJO对流最强(弱)位相达到极小(大)值,并且在MJO对流增强位相显著强于其对流减弱位相。本文利用逐时的再分析海表通量强迫一维海洋混合层模式,定量地诊断了MJO事件中SST日变化的差异成因。结果表明,SST日变化在MJO对流最强与最弱位相的显著差异主要是由短波辐射的季节内变化所致(40%),其次是风应力(38%)和潜热通量(14%),其他要素的影响较小。而SST日变化在MJO对流增强与减弱位相所呈现的不对称特征,主要是由纬向风应力的不对称性所致,这是MJO扰动结构与背景环流相互作用的结果。
- 杨洋Tim Li李奎平于卫东刘延亮
- 关键词:季节内振荡
- 2013年春季Wyrtki急流变异及成因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通过分析深海潜标系统的实际观测海流数据对2013年赤道印度洋上层Wyrtki急流(WJ)的变异进行了研究,发现WJ在2013年呈现明显异常变化,主要表现为春季WJ强度略强于同年秋季WJ。再分析资料的分析结果也同样验证此结论,而这与气候态WJ的演化特征相反。在气候平均态下,印度洋春季WJ强度远弱于秋季WJ强度。进一步数据分析与数值模式结果表明,2013年春季WJ异常加强与赤道印度洋海表风场变化密切相关,而春季海表风场的变化主要归因于2013年春季异常增强的季节内振荡(ISO)事件,发生在2013-05的ISO对流位相是导致春季印度洋海表西风异常的直接原因。本研究揭示了中小时间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可以影响更长时间尺度海洋环流系统的年际变化。
- 韩国庆刘琳段永亮王关锁王辉武刘延亮王海员冯琳于卫东
- 关键词:季节内振荡年际变化
- 一种海洋潜标适用的新型GPS信标机被引量:8
- 2011年
-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潜标适用的新型信标机,它集成了GPS模块、数传模块、微处理器和压力开关等部件,可有效提高潜标回收过程中的目标定位能力。该信标机安装于潜标主浮体,通过压力开关控制电源。当主浮体位于海面时,信标机处于工作状态,它可以不断地将GPS位置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向外发送,配套的接收端可以将接收的位置信息直观地显示在PC机上。作业人员据此可以迅速准确地确定主浮体的位置,提高潜标回收作业的效率和成功率。
- 王海员于卫东李奎平刘延亮
- 关键词:潜标GPS信标机
- 孟加拉湾SST季节循环双峰结构的热收支诊断被引量:2
- 2013年
- 孟加拉湾海表温度(SST)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它在春季和秋季出现两个峰值,而且春季峰值要高于秋季。本研究利用孟加拉湾中部的浮标观测资料,结合卫星遥感资料对2009年孟加拉湾混合层热收支进行诊断分析,揭示了两个SST峰值的形成机制及不对称的原因。结果表明:春、秋季孟加拉湾增暖过程呈现不同机制,春季增暖主要是热通量项的强加热效应的造成的,而秋季增暖是热通量项和温度平流输运共同加热造成的。SST在春季和秋季的峰值不对称主要是由热通量的加热效应不对称所造成的。对热通量项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春、秋季被混合层吸收的热通量和混合层深度的不对称共同造成了热通量加热效应的不对称。
- 刘延亮于卫东李奎平
- 关键词:孟加拉湾热通量
- 孟加拉湾春季海温增暖对其夏季风爆发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孟加拉湾中部海表温度(SST)在春季快速升高,并在夏季风爆发前达到全年最大值。利用7a的卫星观测资料,进行合成分析,讨论孟加拉湾春季SST增暖对其夏季风爆发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SST增暖会通过诱导季节内振荡(ISO)进入孟加拉湾而影响夏季风爆发。春季,孟加拉湾中部SST的增暖引起大气底层水汽的快速上升从而显著增强局地的大气对流不稳定性,为对流的发展提供有利的背景条件。当ISO沿赤道传播至东印度洋时,对流加热引起的Rossby波响应,在南北半球产生2个涡旋(低压)扰动。位于孟加拉湾的Rossby涡旋扰动在对流不稳定的层结背景下发展成为强对流系统,其进一步向北移动从而触发孟加拉湾夏季风。
- 李奎平王海员刘延亮于卫东李俐俐
- 关键词:孟加拉湾海表温度夏季风爆发季节内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