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菁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1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主题

  • 1篇双冠醚
  • 1篇双水相
  • 1篇双水相体系
  • 1篇水相
  • 1篇热力学
  • 1篇热力学性质
  • 1篇萃取
  • 1篇呋喃
  • 1篇微反应器
  • 1篇稳定性
  • 1篇无机
  • 1篇无机合成
  • 1篇芦丁
  • 1篇密度泛函
  • 1篇密度泛函理论
  • 1篇密度泛函理论...
  • 1篇化学方法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冠醚
  • 1篇光谱

机构

  • 4篇嘉兴学院
  • 1篇桂林工学院

作者

  • 4篇余菁
  • 1篇吴建一
  • 1篇李蕾
  • 1篇朱伟
  • 1篇张幸川
  • 1篇宗乾收
  • 1篇缪程平
  • 1篇王遵尧
  • 1篇杨义文
  • 1篇谢景力
  • 1篇曾小兰
  • 1篇陈江敏
  • 1篇曾祥华
  • 1篇余焓
  • 1篇张俊勇

传媒

  • 1篇化学通报(中...
  • 1篇化学学报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9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连续流动化学方法在无机制备科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连续流动化学"方法是无机制备科学中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科学手段。作为一种已发展成熟的过程强化技术,与溶液合成、水热(溶剂热、离子热)等合成方法相比,"连续流动化学"方法具有可精确调控反应速度、缩短反应周期、优化并放大化学反应、提高产率的独特优势。本文总结了当前连续流动化学在无机物的分离和提取,纳米粒子、多金属氧酸盐等无机材料合成等领域的应用,分析了其在无机制备科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的发展趋势。
曾祥华余焓余菁张俊勇谢景力
关键词:微反应器无机合成功能材料
PEG4000改性双水相体系及其萃取芦丁的研究
双水相体系(ATPS)主要是依据物质在两相间的选择性分配,所不同的是系统的性质不一样.当物质进入ATPS后,由于其表面性质、电荷作用和各种作用力的存在以及环境因素等影响,使其在上、下两相浓度不同.本文对PEG1000-盐...
李蕾陈江敏杨义文余菁
关键词:双水相体系萃取芦丁分子光谱
文献传递
多溴二苯并呋喃的热力学性质和稳定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21
2006年
在B3LYP/6-31G*水平上对二苯并呋喃和135个多溴二苯并呋喃系列化合物(PBDF)进行了全优化计算和振动分析,得到各分子的总能量(ET)、焓(H)、熵(S)、自由能(G)和恒容热容(CV),研究了这些参数与溴原子的取代数目及取代位置的关系.溴原子置换在不同位置时,使ET,H和G数值增加大小次序为:1(9)>3(7)>2(8)>4(6),即置换在1(9)位最不稳定;两个溴原子处在同一苯环时,ET,H和G数值也都增加,增加的顺序为:邻>>间>对,即相互处于邻位最不稳定.而且有两个溴原子同时取代在1和9位时,使H和G的数值的增加比取代在邻位、间位和对位时的增加值都大.每增加1个溴原子,S增大约40.1J·mol-1·K-1,CV增大约16.3J·mol-1·K-1.同时,设计等键反应,计算了各异构体的标准生成热(?Hf)和标准生成自由能(?Gf).根据异构体自由能的相对大小,从理论上求得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顺序,各异构体组中的稳定性顺序与PCDF系列的稳定性顺序基本一致.
余菁张幸川王遵尧曾小兰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热力学性质
基于2,7-二羟基萘为基块萘苯并双冠醚的合成
宗乾收缪程平吴建一余菁朱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