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文芳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金川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护理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性
  • 1篇血栓性血小板...
  • 1篇血栓性血小板...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性...
  • 1篇生存质量调查
  • 1篇品管圈
  • 1篇迁移
  • 1篇紫癜
  • 1篇矽肺
  • 1篇矽肺患者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迁移
  • 1篇细颗粒

机构

  • 3篇金川集团公司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3篇任文芳
  • 1篇董芳燕
  • 1篇赵娜娟
  • 1篇佟婉红
  • 1篇张利英
  • 1篇牛静萍
  • 1篇张秉玲
  • 1篇张莉
  • 1篇徐敏
  • 1篇寇明玉
  • 1篇王红娟

传媒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1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空气细颗粒物中镍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变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空气细颗粒物(PM2.5)中镍作为主要成分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变的作用及可能致病机制。方法从镍污染区和对照区采集空气PM2.5,对其浓度及其中各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将从镍污染区和对照区收集的PM2.5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混悬液(0、25、50、100μg/ml),对ECV-304细胞染毒后,以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以Transwell迁移小室测定细胞迁移率;同时测定细胞上清液中LDH的活力。结果镍污染区和对照区大气PM2.5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镍污染区大气PM2.5中镍含量为对照区的6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染毒浓度上升,24 h和48 h ECV-304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在相同染毒剂量下,镍污染区PM2.5染毒ECV-304细胞24h和48 h存活率低于对照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浓度为25、50、100μg/ml时,镍污染区PM2.5染毒24 h细胞迁移率分别为34.98%,25.12%,12.15%;对照区分别为,59.93%,48.93%,29.06%细胞迁移率随着染毒剂量升高而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染毒浓度上升,ECV-304细胞上清中LDH活力逐渐上升;在相同染毒剂量下,镍污染区ECV-304细胞LDH活力高于对照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2.5中镍可能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数目减少和迁移功能改变的主要成分。
张利英牛静萍任文芳张莉赵娜娟张秉玲王红娟董芳燕
关键词:空气细颗粒物细胞迁移内皮细胞
基于品管圈模式对矽肺患者生存质量调查研究与实践
目的:探讨实施品管圈模式对矽肺患者现存的生活质量调查研究与实践.方法:对入院及社区矽肺肺患者104人,通过生活质量(QOL)[1]评分、肺功能检测、6分钟步行试验、抑郁(SDS)焦虑(SAS)自评量表等多方位角度了解分析...
任文芳刘丽萍佟婉红
关键词:矽肺临床护理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的疗效观察与护理被引量:2
2006年
任文芳寇明玉徐敏
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