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海洋
- 作品数:55 被引量:234H指数:9
-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结节性硬化症的CT和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评价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结节性硬化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64排CT及1.5T磁共振扫描仪,回顾性分析18例结节性硬化症的颅脑CT及MRI表现。结果结节性硬化症的CT与MRI表现为室管膜下结节,脑皮质及皮质下病变,脑白质异常,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CT显示钙化结节敏感,而非钙化结节、皮质及白质病变的显示MRI比CT有显著优越性。MRI增强扫描室管膜下结节多呈轻中度强化。结论结节性硬化症的CT和MRI表现均具有一定特征性,CT和MRI在结节性硬化的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洪璧楷代海洋林枫枫吴仁华
- 关键词:结节性硬化症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 DR、CT和ECT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对比研究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放射性核素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CT)对于骨转移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怀疑为骨转移患者149例,对比分析其DR、CT及ECT表现及诊断情况。结果:ECT对骨转移瘤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75.17%、71.67%、43.33%)均显著高于DR(51.68%、41.67%、27.84%)和CT(54.36%、55.50%、29.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CT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89.66%、96.63%)与DR(93.10%、96.15%)和CT(93.10%、96.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T对于恶性肿瘤骨转移瘤的诊断效能优于DR和CT,三种方法联合应用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
- 陈茹芬叶伟坚罗剑彬刘苑红蓝博文代海洋
- 关键词:骨转移瘤计算机断层扫描
- 脑肿瘤与癫痫的临床及影像相关性探究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分析脑肿瘤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探讨脑肿瘤与其继发癫痫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34例脑肿瘤且合并癫痫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期脑肿瘤不伴癫痫症状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间年龄、性别、肿瘤组织类型、肿瘤部位及影像特征差异,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组织类型差异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肿瘤分布情况在额叶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78),两组肿瘤影像学特征在伴局部脑萎缩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2)。结论脑肿瘤与癫痫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充分运用影像学检查指导这类患者的诊疗能有效地减少癫痫带来的继发损害和潜在危害。
- 李胜开袁晓丹张志艳李卉李林蔚代海洋
- 关键词:癫痫脑肿瘤影像诊断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评价64排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诊断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PF)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CPF患者的资料,其图像行容积再现、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分析CPF的检出率、异常血管的CT特征及多排螺旋CT的诊断意义.结果 CPF血管起源:左冠状动脉分支或左圆锥支1 1例,左冠状动脉分支及右圆锥支(或左右圆锥支)7例,右圆锥支1例,双侧冠状动脉多分支1例.异常血管形态:迂曲扩张血管网19例,单纯扩张血管1例,匍匐于肺动脉壁20例;合并囊状动脉瘤5例,梭形动脉瘤1例.肺动脉瘘口的位置:主肺动脉左侧壁14例,左前壁1例,前壁2例,左侧壁和前壁1例,左前壁和右侧壁1例,未见明确瘘口1例.瘘口的CT特征:开窗征17例,射血征8例,烟雾征3例,飘带征1例,等密度征10例.结论 多排螺旋CT重组技术可清晰显示CPF的异常血管及瘘口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信息,可作为诊断的首选方法.
- 周玉祥蓝博文黄春榆饶红萍李丽红代海洋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肺动脉
- 结直肠腺癌CT表现特征与其病理组织学特征的关系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癌CT表现特征与其病理组织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结直肠腺癌患者169例,同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0例,均给予CT增强扫描并通过纹理分析法检测平均值、峰值、偏度、标准差、熵、不均匀度等定量CT表现特征,分析结直肠腺癌CT表现特征与其病理组织学特征的关系。结果:直肠腺癌组标准差、熵、不均匀度均明显高于溃疡性结肠炎组(P<0.05),两组平均值、峰值、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差、熵、不均匀度均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有关(P<0.05),平均值、峰值、偏度均与病理组织学特征无关(P>0.05)。结论:结直肠腺癌CT纹理分析的表现特征与其病理组织学特征有关,其中标准差、熵、不均匀度可作为评估结直肠腺癌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指标。
- 徐谦代海洋黄春榆
- 关键词:结直肠腺癌CT表现特征病理组织学特征
- MRI增强及DWI对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平扫和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并接受放射治疗的病例共380例,所有患者在放疗结束后进行6月至3年的随访复查并接受至少1次以上磁共振检查,常规进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168例行DWI扫描。结果在复查过程中,共有32例证实为放疗后复发,复发的肿块形态不规则,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呈中等-明显强化,其中19例伴有新发颅底骨质破坏,12例伴有新增淋巴结肿大。复发肿块DWI呈高或稍高信号,其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为(0.96±0.08)×10^(-3) mm^2/s;无复发者DWI大部分呈等、稍高信号,部分呈稍低信号,其ADC值为(1.31±0.16)×10^(-3) mm^2/s,二者ADC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增强和DWI成像对鼻咽癌放疗后复发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钟华代海洋李丽红黎昕刘锦文
- 关键词:鼻咽肿瘤弥散加权成像
-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新发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新发生急性脑梗死的相关风险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份至2022年5月份在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3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后患者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梗死组(19例,26.0%)和非梗死组(54例,74.0%)。收集患者术前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合并疾病)、相关影像学资料(升主动脉宽度、真假腔的比值、主动脉夹层假腔状态、主动脉弓部分支血管是否受累、破口的大小及数量等)及手术相关资料(总手术时间、阻断时间、低温停循环时间等)。对术后是否发生脑梗死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把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7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中,19例(26.0%)患者术后出现新发脑梗死灶。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病人有既往脑梗死病史(P=0.039)及颈动脉病变病史(P=0.004)、夹层累及主动脉弓部分支血管(P=0.020)、假腔内血栓形成(P=0.028)及多发破口(P=0.008)与术后患者新发脑梗死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前合并颈动脉病变病史(OR=12.655)、既往有脑梗死病史(OR=23.792)、夹层假腔合并血栓(OR=12.505)及夹层多发破口(OR=25.768)是术后新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有脑梗死及颈动脉病变病史、主动脉夹层多发破口及假腔内血栓形成是术后新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 黄铭坚蓝博文代海洋周睿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脑梗死主动脉弓置换术
-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智能诊断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与机器学习等技术,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诊断问题进行了研究,将肿瘤诊断分解成肿瘤区域提取的图像分割问题与肿瘤区域诊断的图像分类问题.首先,针对肿瘤区域提取的问题,根据直肠肿瘤CT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结合聚类和水平集方法的图像分割算法,其结果的Dice系数达到0.8954±0.0512,与专业医生人工提取的结果相比具有较高的相似度.然后,使用传统特征提取的方法,针对直肠癌淋巴结是否转移的问题,对肿瘤区域的CT图像进行了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肿瘤的灰度特征与其淋巴结转移情况关联性最高,并且使用PCA降维得到的分类效果最优.最后,本文还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对肿瘤图像进行了分类.本文使用AlexNet网络模型并采用迁移学习的方法进行训练,实验表明,该方法的效果优于传统方法,其F1-Score达到了0.7719.
- 吴锐帆代海洋杨坦江颖蔡志杰
- 关键词: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图像分割图像分类
- 肺外神经内分泌癌12例影像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究肺外神经内分泌癌(NEC)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此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肺外NE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2例患者病变部位分别位于胃、纵隔、胰腺、扁桃体、喉部、肝脏、壶腹部、十二指肠、鼻腔、鼻咽及腹膜后等,呈圆形或不规则形,12例均为单发。发生于扁桃体、喉部的2例患者平扫密度及信号均匀,增强扫描均匀性明显强化,未见坏死;而发生于胃、纵隔、胰腺、肝脏、鼻腔、鼻咽、壶腹部、十二指肠及腹膜后的10例者平扫密度及信号不均匀,中心见不同程度坏死区;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位于胃部为轻中度强化;肝脏为中度强化,静脉期强化减退,低密度区未见强化;5例肿瘤患者有周围组织浸润及远处淋巴结转移征象。结论肺外NEC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多层螺旋CT及MRI增强扫描对于肺外NEC的术前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曾裕镜黄丽莹蓝博文黎昕代海洋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癌影像分析
- Percheron动脉闭塞致双侧丘脑梗死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Percheron动脉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9例Percheron动脉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结果9例患者均急性起病,6例以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6例,记忆力下降5例,眼球垂直凝视麻痹4例,失语3例,肢体无力5例。头颅MRI DWI序列均显示双侧丘脑旁正中部蝶翼状高信号,5例合并中脑上部受累,2例可见中脑"V"字征。9例患者出院时均病情好转,6例患者出院后3个月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结论Percheron动脉梗死临床少见,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垂直凝视麻痹、记忆力下降为主,头颅MRI表现为双侧丘脑旁正中部DWI序列高信号改变,伴或不伴中脑受累。早期识别并给予积极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 王立志罗伟良刘武李博生代海洋
- 关键词:脑梗死丘脑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