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龙龙
- 作品数:58 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气相离子迁移谱测定不同养殖模式河蟹风味物质的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研究不同养殖模式河蟹的风味物质。方法利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as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分析了全程颗粒饲料投喂的成蟹(1号蟹)、前期颗粒饲料后期冰鲜野杂鱼混养的成蟹(2号蟹)和全程颗粒饲料投喂的老头蟹(3号蟹)各食用部位(蟹腿肉、蟹腹肉、蟹黄)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结果不同养殖模式河蟹样品的挥发性有机物组成主要包括醛类13种、酮类4种、醇类1种、呋喃类2种、酯类3种。通过蟹黄的指纹图谱可区分3种不同的养殖模式,1号蟹蟹黄主要特征化合物包括苯乙醛、壬醛、2-丁酮、辛醛、3-甲基丁醇、苯甲酸甲酯;2号蟹蟹黄主要特征化合物包括(E,Z)-2,6-壬二烯醛、(E)-2-辛烯醛、环已酮、1-辛烯-3-酮、(E,E)-2,4-癸二烯醛、2-戊基呋喃、2-乙基呋喃;3号蟹蟹黄主要特征化合物包括2-甲基丁酸甲酯。结论通过GC-IMS技术构建不同养殖模式河蟹风味物质的指纹图谱对于快速鉴别河蟹感官品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王帆王帆吴寒吴寒张宏志张宏志付龙龙潘建林
- 关键词:河蟹风味物质指纹图谱
- 铜离子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急性致死效应及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
- 2021年
- 为研究Cu^(2+)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毒性机制,研究首先进行了Cu^(2+)对中华绒螯蟹幼蟹LC50的测定。结果显示,Cu^(2+)对中华绒螯蟹幼蟹24,48,72和96 h的LC50分别为3.824,2.779,1.941和1.666 mg/L。然后进行急性毒性试验以观察Cu^(2+)对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和鳃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试验组共4组,Cu^(2+)质量浓度分别为0,0.1,0.2和0.4 mg/L,48 h后取样并固定,制作石蜡切片观察。结果显示,低浓度组(0.1 mg/L)中Cu^(2+)也会对肝胰腺及鳃组织造成损伤,随着Cu^(2+)浓度的升高,毒性呈上升趋势,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及鳃组织出现严重病理损伤。肝胰腺组织表现为细胞中出现大量空泡,基膜与肝小管单层柱状上皮分离形成空腔,甚至在肝小管中出现细胞碎片;鳃组织表现为鳃叶不规则增厚,上皮层严重损伤,甚至出现解体。研究初步探讨了Cu^(2+)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毒害作用,为进一步评价Cu^(2+)在水产养殖中的危害提供了理论基础。
- 童帅旗付龙龙蒋琦辰苗珍张晓君潘建林
- 关键词:铜离子中华绒螯蟹半致死浓度病理观察
- 一种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成活率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成活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大眼幼体放养池塘前8‑10日施用肥料进行肥水;其次,大眼幼体放养池塘前3‑5日施用1次EM菌原露稀释液;第三,大眼幼体放养池塘前8‑10h开启增氧机持续增...
- 付龙龙周刚潘建林李跃华陆全平周军李旭光
- 文献传递
- 中华绒螯蟹蟹种性早熟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7年
- 中华绒螯蟹1龄蟹种性早熟问题始终是困扰河蟹产业的顽疾,概述了1龄蟹种性早熟的判别、形成原因、内分泌调控及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是对单一诱因和多诱因复合作用的深层发生机制研究及性早熟蟹种与正常发育蟹种分子生物学研究。
- 付龙龙周刚李跃华陆全平潘建林
-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性早熟诱因生理生化
- 一种紫色珍珠质品系三角帆蚌的人工选育方法
- 一种紫色珍珠质品系三角帆蚌的人工选育方法,包括:(1)亲蚌的选择:首先优化了三角帆蚌冷休克方法,牙镜生物活体内观察技术,建立了无损伤、快速准确的三角帆蚌珍珠质颜色活体鉴定技术,结合三角帆蚌育珠性状筛选亲蚌;(2)小蚌繁育...
- 朱文彬李家乐白志毅张根芳金武付龙龙
- 一种小水池养殖中华绒螯蟹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水池养殖中华绒螯蟹的方法,包括十四个主要步骤。采用由砖块与混凝土或玻璃钢制成的小水池,利用池底铺设遮蔽物、移栽水草及投放螺蛳措施模拟中华绒螯蟹的正常生长环境;通过架设遮阳网降低高温期间池水水温;利用白鲢、...
- 付龙龙李跃华潘建林周刚陆全平周军李旭光
- 文献传递
- 水生甲壳类几丁质酶类基因家族功能与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水生甲壳类几丁质酶类是分解几丁质外骨骼,消化几丁质类食物的关键酶类,在水生甲壳类的蜕皮生长与营养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重点从水生甲壳类几丁质酶类基因的结构特征、时空分布、功能作用、内源与外源调控等方面进行概述。
- 李旭光周刚周军林海李跃华陆全平付龙龙张云贵
- 关键词:几丁质酶基因
- 一种贝类激光标记方法
- 本发明一种贝类激光标记方法,该方法所采用的设备包括激光雕刻机和与激光雕刻机连接的电脑,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需要雕刻的标记输入电脑并进行处理;(2)、将大于85日龄,壳长>3.57cm的贝类放入激光雕刻机内,利用...
- 李家乐付龙龙白志毅金武朱文彬
- 高品质河蟹绿色健康养殖关键技术被引量:1
- 2020年
- 河蟹销售价格受市场供需关系波动较大,养殖效益随之浮动。从近年来的行情看,高品质河蟹价格较为稳定,因此需要在大规格河蟹亲本苗种推广应用、池塘环境技术、养殖调控关键技术和现代化养殖装备技术等养殖关键技术方面加以改进,在河蟹规格提升的基础上提高内在品质,同时提升标准化养殖管理效率和产量,促进河蟹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
- 潘建林林海付龙龙
- 关键词:河蟹养殖现代化养殖池塘环境养殖关键技术养殖效益
- 三角帆蚌早期阶段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计被引量:14
- 2012年
- 利用巢式设计构建了三角帆蚌17个父系半同胞家系,包括51个全同胞家系。幼蚌规格达到1 cm时,在每个全同胞家系随机取40个个体,共2 040个个体,测量它们的壳长、壳高、壳厚、体质量4个生长性状,并对测量数据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壳长、壳高、壳厚、体质量这4个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356±0.047,0.488±0.060,0.453±0.055,0.518±0.050。这4个性状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的范围为:0.476~0.709和0.574~0.868。三角帆蚌早期阶段生长性状有足够的遗传方差,可以对它们进行遗传改良,预期能够获得较好的遗传进展。这4个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均较紧密,可以通过对体质量进行选择,同时改良其它性状。
- 金武李家乐付龙龙白志毅刘越赵永超
- 关键词:三角帆蚌生长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