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如瀚
- 作品数:24 被引量:184H指数:9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镉、铅、芘复合污染对红薯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以红薯为供试材料,设计了Cd、Pb、芘复合污染的盆栽正交实验,研究了复合污染下红薯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Cd-Pb-芘复合污染下,红薯叶面积普遍受到各污染因子及其交互作用的抑制作用(P<0.01,P<0.05);Cd、Pb、芘单因素均对红薯叶片伸展速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Pb是抑制茎、叶生物量的最主要因素(P<0.01),红薯地下部对复合污染有较强的耐性。芘×Pb交互作用是影响红薯生理生化特性的最主要因素,其显著抑制红薯叶绿素a含量(P<0.01)及红薯SOD酶活性(P<0.01),同时也显著增加了丙二醛的含量(P<0.05)及脯氨酸的积累(P<0.01);此外,单因素Cd、Pb和芘及其其它的交互作用也有类似的抑制或促进作用(P<0.01,P<0.05)。
- 黄以波谢素亦如瀚李超李卉婷张雨航李妙玲乔宁邹姣宏
- 关键词:红薯生理指标
- 日本那须地区人工草地牧草生物量随时间变化的解析——Ⅱ 地下生物量(英文)被引量:3
- 2004年
- 国立草地研究所位于日本中部的西那须地区,在其所辖人工草地的放牧试验区内,进行了以下实验:(1)研究不同放牧压对地下生物量的影响(1974-1981年),(2)研究不同施肥水准对地下生物量的影响(1982-1989年).在与上述相同的放牧样地内,除去了放牧条件的差异(以相同的放牧压和施肥水准),继续进行了5年的放牧试验(1990-1994).结果表明地下生物量(包括新鲜的根和地下茎)的季节和年度变化较大,呈现出随着放牧年限增加而年年递减的趋势.
- 亦如瀚盐见正卫高桥繁男大久保忠旦
- 关键词:放牧氮肥放牧草地地下生物量
- 日本中部不同放牧条件下人工草地地上枯死量的时间变化(英文)
- 2004年
- 日本国立草地研究所位于日本中部的西那须地区,为了提示草地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碳循环与气象因素与人为干扰之间的关系的规律,在其所辖人工草地的放牧试验场内,自1974a至1994a间,进行了不同放牧条件的长期实验。对该人工草地在21a间的地上枯死量(包括立枯部和地面凋落物)随时间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放牧处理(不同放牧强度和施肥量)对其影响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地上立枯部分和凋落物的量随季节和年度变化很大,并与地上部现存生物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放牧压力、季节和年度等变化因素对地上立枯部分和凋落物的量有着极强的影响(p<0.01),而施肥量的影响则无显著性差异。
- 亦如瀚盐见正衛高桥繁男大久保忠旦
- 关键词:放牧压力施肥量
- 典型有机氯农药在珠三角地区多介质环境中的归趋模拟被引量:10
- 2018年
- 本研究以p,p'-DDT与γ-HCH为目标污染物,通过建立Ⅳ级环境多介质逸度模型,模拟目标污染物在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珠三角地区从1952~2030年的79年间在环境介质中迁移转化随时间和温度变化的规律.模拟结果较好地反映了p,p'-DDT与γ-HCH浓度随农药施用和禁用等农业政策而经时变化的情况:持续施用导致p,p'-DDT与γ-HCH在气、水、土、底泥中的浓度随时间逐年增加;有机氯农药被禁止使用,则导致二者浓度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预测到2030年p,p'-DDT在气、水、土、泥中的浓度分别为6.1×10-12、3.2×10-9、6.07×10-7和8.72×10-7mol·m-3;γ-HCH的浓度则分别为3.37×10-11、1.14×10-8、1.21×10-6和4.18×10-7mol·m-3.通过将温度设计为变量参数对模型进行校正后的模拟值比恒温模拟值更接近实测值.结果表明,在整个环境介质中出现有机氯农药由大气分别向土壤和水体、土壤向水体、水体向底泥传输的规律,并最终赋存于土壤和底泥中;有机氯农药排放量、降解速率、温度及辛醇-水分配系数Kow是模型主要的敏感参数;不确定性分析显示整体参数的改变对大气模拟浓度影响最大;有机氯农药在环境中的浓度分布存在季节性差异,温度变化会影响有机氯农药在环境中的分配.
- 高梓闻徐月亦如瀚
- 关键词:PΓ-HCH
- 一种土壤重金属浓度估算方法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土壤重金属浓度估算方法,具体涉及土壤重金属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如下:S1、采集土壤采样点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有机碳含量以及采样点海拔数据;S2、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建立重金属浓度与...
- 亦如瀚 杨东升 陈铭聪 连逸轩
- 文献传递
- 日本那须地区人工草地牧草生物量随时间变化的解析——Ⅰ 地上生物量
- 2004年
- 为了揭示草地生态系统的现存生物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气候条件和人为干扰(放牧压,施肥量等)之间的关系,从1974年开始至1994年,每年的4月至11月,在位于日本中部那须地区的国立草地研究所内的人造围栏放牧草场进行了放牧试验.结果表明,在1974至1994年的21年间,在不同放牧处理(放牧压分别为轻度和重度/施肥分少量和大量)的条件下,地上现存生物量的季节变化非常明显,其变化范围为:150~380g DW m^-2.用4次方多项式检验表明牧草成长模式呈双峰曲线,每一年中不同放牧条件下地上现存生物量的最大值都出现在6月份左右,第二个峰值出现在9,10月份.复合回归分析的结果得出了体现现存生物量和气温,放牧压(或施肥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多项回归方程式.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放牧压力,施肥量以及季节和年度的变化,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现存生物量有着显著影响(P<0.05)或极显著影响(P<0.01).本研究表明在现存放牧强度下不会对地上生物量造成毁灭性的影响,而是在其承受范围之内.
- 亦如瀚MasaeShiyomitShigeoTakahashiTadakatsuOkubo
- 关键词:放牧压力放牧草场施肥量
- 一种模拟有机污染物时空迁移归趋分布的方法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模拟有机污染物时空迁移归趋分布的方法,具体涉及模拟有机污染物迁移分布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数据库;S2、对研究区域进行网格划分;S3、建立四级逸度模型:整合逸度计算公式、Z值计算公式、D值计...
- 亦如瀚陈铭聪高梓闻杨东升连逸轩刘骝
- 文献传递
- 一种土壤重金属浓度随时间变化的估算方法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土壤重金属浓度随时间变化的估算方法,具体涉及土壤重金属预测领域,该浓度随时间变化的估算方法的形式为:C<Sub>t</Sub>=C<Sub>0</Sub>‑E;E=λ*C<Sub>0</Sub>*R...
- 亦如瀚杨东升陈铭聪连逸轩
- 文献传递
- 排放管控前后电子垃圾回收区农业土壤中PBDEs时空分布变化动态被引量:6
- 2021年
- 为探明排放强度得到控制后,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在典型电子垃圾回收区农业土壤中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及其迁移转化情况,根据2010年本课题组布置的采样点进行二次布点,于2017年8月在贵屿及周边区域采集了74份土壤样品,共测得55种PBDEs浓度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解析了55种PBDEs的潜在来源;通过与2010年所测数据对比,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区域土壤中PBDEs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以BDE209为例,建立环境多介质逸度模型模拟其在介质间迁移转化的动态。结果表明:一到十溴联苯醚的几何平均浓度范围为0.08~42.27 ng·g^(-1),相比于2010年的0.03~230.00 ng·g^(-1),最大值明显降低;源解析结果显示,贵屿农业土壤可能仍受商用五、十溴联苯醚工业品影响,且该地区的PBDEs的降解过程可能为一个逐步、连续的脱溴反应;PBDEs时空分布特征显示,从2010年到2017年间,一溴联苯醚在研究区域土壤内浓度呈增加趋势,污染均匀扩散到全研究区,其他溴代的PBDEs浓度多以贵屿镇为中心显示岛状分布向周围扩散并呈下降趋势;多介质逸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BDE209在研究区域中主要汇集于土壤和沉积物中,且其消失途径以土壤降解为主;通过一溴联苯醚储量估算,其在贵屿地区一年间(2020年)的新增储量保守估算仍有0.42 t。本研究表明,排放强度得到控制后,土壤中PBDEs的最主要组分BDE209及其他高溴代PBDEs会逐级脱溴降解为低溴代PBDEs,最终转化为一溴联苯醚(BDE1、BDE2、BDE3),已有研究证实其具有生物毒性,目前对人类的毒理学研究尚为空白,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
- 陈铭聪杨东升亦如瀚
- 关键词:多溴联苯醚逸度模型
- 硫酸厂废水污染区土壤和植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的研究——以云浮市某硫酸厂为例被引量:6
- 2009年
- 以云浮市某硫酸厂为例,对其废水污染区土壤和植物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受到了Cd、Pb和Zn的污染,其含量远大于国家土壤环境三级标准值;植物中Cu的含量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其他元素含量则有超标的现象;圆果雀稗、蟋蟀草对Cd的富集系数分别为1.51和1.03,铺地黍、圆果雀稗对Pb的富集系数分别为1.02和1.29,由于其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较高,可以作为污染区土壤植物固化技术的首选物种;苋菜和乌毛蕨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较低,可以作为污染区植被重建的先锋物种。
- 刘晓双亦如瀚吴锦标寇世伟
- 关键词:硫酸厂植物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