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杰
- 作品数:39 被引量:126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990~2005年河南省安阳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探讨1990~2005年安阳市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分析其流行规律,为防制细菌性痢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结果1990~2005年安阳市细菌性痢疾年发病率最高为139.12/10万,最低为36.34/10万,发病率逐年下降,2005年比1990年下降了70.00%;细菌性痢疾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发病高峰为6~8月;疫情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水源污染是菌痢暴发流行的主要因素。结论隔离传染源,控制水源污染,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夏秋季节疫情控制,能够有效降低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
- 孟巧玲于杰韩俊锋
-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
- 安阳市1990~2005年肠道传染病流行动态分析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了解安阳市1990—2005年肠道传染病流行的动态特征,为政府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安阳市1990~2005年肠道传染病疫情年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90~2005年安阳市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率波动在42.47/10万~208.60/10万;痢疾、甲型肝炎、未分型肝炎和伤寒是危害我市居民的主要传染病。结论安阳市肠道传染病疫情基本处于低水平、但肠道传染病仍然是影响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应继续做好综合防治工作。
- 孟巧玲于杰
- 关键词:肠道传染病
- 安阳市2004~2011年布鲁杆菌病疫情特征及流行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分析安阳市布鲁杆菌病(布病)的疫情特征及其流行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安阳市2004~2011年布病疫情及监测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安阳市的布病疫情逐年加重,疫区不断扩大,全市36.30%的乡(镇、办事处)有病例发生;以农民为主,男性高于女性,中老年居多,且趋向于老年化;一年四季有病例,呈现春末夏初高峰,但不明显,4~5月发病较多,占32.99%;病例呈散发状态,感染方式多样、主要为接触感染;病人临床表现较典型,但确诊不及时,55.15%的病例从发病至确诊超过30 d,误诊误治较多。外来畜类检疫、免疫不到位,个人卫生意识差、缺乏防护措施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因素。结论加强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加强监管、落实畜间检疫免疫措施,加强宣传培训,做好病畜处理和个人防护,是减少和控制疫情发生。
- 张栓虎王勇梁玉清于杰
- 关键词:布病疫情特征
- 2009年安阳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了解安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以便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方法]对2009年安阳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全市报告病例4420例,报告发病率为81.83/10万。病例中,重症病例21例,占0.48%;死亡1例,病死率为0.23‰。4420例病例分别在2~12月发病,其中4~6月发病3397例、重症17例,分别占76.86%、80.95%。年发病率,男性为104.33/10万,女性为58.68/10万(P<0.01);≤3岁为1239.13/10万,>3岁为13.68/10万(P<0.01);城区为221.91/10万,农村为57.40/10万(P<0.01)。检测77例病人的粪便标本,EV71病毒核酸阳性的占55.84%,CoxA16病毒核酸阳性的占7.79%,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的占29.87%。[结论]2009年安阳市手足口病发病率高,疫情分布面广,病情重。
- 梁玉清于杰包小兵王勇
- 关键词:手足口病疫情
- 安阳市1990~2003年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安阳市 1990~ 2 0 0 3年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 ,掌握其流行规律 ,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分析方法 ,对安阳市 1990~ 2 0 0 3年细菌性痢疾疫情、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 1990~2 0 0 3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波动在 41 0 3 /10万~ 13 9 12 /10万 ,年均 75 87/10万 ,平均死亡率为 0 0 3 /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2 0 0 3年比 1990年下降了 66 2 0 %。疫情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 ;发病高峰为 6~ 9月 ;高发年龄为 0~ 3 9岁 ;男女性别比为 1 5 4∶1;以农民、散居儿童、学生和工人居多。 [结论 ]水源污染是菌痢暴发流行的主要因素 。
- 于杰
-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发病流行病学
- 安阳市1953~2001年伤寒流行病学资料分析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安阳市伤寒流行特征 ,掌握其流行规律 ,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对安阳市 195 3~ 2 0 0 1年伤寒疫情、个案调查与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 195 3~ 2 0 0 1年 ,伤寒年平均发病率为 10 0 8/10万 ,病死率为 0 3 6%。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发病率在 3 0 0 /10万以下 ;疫情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区 ;发病高峰为 8~ 11月 ;高发人群为 2 0~ 49岁年龄组 ,以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居多 ;临床表现多为轻型和不典型。 [结论 ]控制伤寒发病的关键是提供安全的饮用水 ,普及卫生知识 ,改变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 ,加强疫情监测是降低伤寒发病的重要措施。
- 于杰
- 关键词:伤寒流行病学疫情
- 安阳市2004-2011年布鲁氏杆菌病疫情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分析安阳市2004-2011年人间布鲁氏杆菌病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和控制安阳市布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2004-2011年安阳市布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安阳市布病发病数为501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率波动在0.21/10万~3.32/10万之间。男女性别比为:3.77︰1。以青壮年病例居多,30~65岁年龄组402例,占发病总数的80.24%。患者职业以农民为主,共158例,占92%。平均年发病率以林州市最高,为2.68/10万。全年均有发病,每年5-6月份发病人数达到最高水平,占总数的29.06%。结论农村男性青壮年是布病发生的高危人群,发病季节集中在3-9月份,应围绕季节性大力普及布病防治知识,加强重点人群个人防护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 姚兴宽于杰包红红翟倩倩
- 关键词:布鲁氏杆菌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
- 河南省安阳市1984~200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趋势分析
- 2003年
- 于杰孟巧玲张栓虎任桂玲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
- 安阳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分析
- 1999年
- 我国从1994年开始建立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系统到1998年已经5年,1998年又对现有的报告系统进行了修订和补充,1999年全国将实行修订后的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报告系统。为正确评价修订前的常规免疫监测系统的报告质量,为今后工作积累经验,现将安阳市19...
- 侯斌于杰孟巧玲
- 关键词:常规免疫接种接种率
- 安阳市2008~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在安阳市的发病特点、规律、掌握流行动态和趋势,探索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2008~2015年住院病例、门诊病例、重症或死亡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聚集性疫情病例和爆发人群的人口学资料和所有患者的病原学资料。结果:安阳市2008~2015年手足口病报告15319例,报告年均发病率为47.93/10万;死亡病例4例,病死率为26.11/10万;重症病例193例。2009年报告发病率最高,为81.83/10万,2008年报告发病率为最低,为5.10/10万。安阳市2008~2013年手足口病报告病例以<5岁婴幼儿为主(3岁及以下儿童13400例,占87.47%),共14519例,占94.78%;散居儿童占84.77%,幼托儿童占13.47%。男性发病率为62.52/10万,女性发病率为33.34/10万,男性:女性的发病率为1.88:1,不同性别发病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37.91,P<0.05)。城市(区)五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92.91/10万,农村(县、市)发病率为37.17/10万,城市平均报告发病率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01.641,P<0.05)。0~1岁组重症病例报告最多占56.48%,2008~2013年共报告手足口病实验室确诊病例1156例,占报告病例数的7.55%,EV71阳性占实验室确诊病例的46.11%,Cox A16占24.31%,其他肠道病毒阳性占29.58%。结论:加强手足口病疫情报告和病原学监测,早期发现和识别重症病例,加强救治,提高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普及率和家长、儿童的自我防病意识,可有效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病。
- 包红红于杰孟巧玲韩俊锋梁玉清
- 关键词: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