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立东

作品数:40 被引量:218H指数:8
供职机构: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梗死
  • 14篇脑梗
  • 14篇脑梗死
  • 11篇预后
  • 8篇缺血
  • 6篇急性
  • 5篇短暂性
  • 5篇血管
  • 5篇脑缺血
  • 5篇脑缺血发作
  • 4篇短暂性脑缺血
  • 4篇短暂性脑缺血...
  • 4篇血清
  • 4篇综合征
  • 4篇继发
  • 4篇出血
  • 3篇代谢
  • 3篇代谢综合
  • 3篇代谢综合征
  • 3篇多普勒超声

机构

  • 25篇姜堰市人民医...
  • 15篇泰州市第二人...
  • 7篇泰州市人民医...
  • 5篇南通大学
  • 3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姜堰市第二人...
  • 2篇姜堰市卫生防...
  • 1篇江苏省苏北人...
  • 1篇安徽海螺集团...

作者

  • 40篇丁立东
  • 16篇茆华武
  • 11篇肖章红
  • 6篇刘颖
  • 5篇陈珏
  • 3篇徐运
  • 3篇柯开富
  • 2篇杭小芳
  • 2篇闾爱斌
  • 2篇陆小波
  • 2篇刘俊慧
  • 2篇徐国权
  • 2篇郭俊华
  • 1篇吴艳凌
  • 1篇蒋苏
  • 1篇黄凯
  • 1篇崔之础
  • 1篇薛桂凤
  • 1篇吉增军
  • 1篇申仕海

传媒

  • 6篇临床神经病学...
  • 6篇实用临床医药...
  • 3篇中华老年医学...
  • 3篇南通医学院学...
  • 3篇交通医学
  • 2篇江苏临床医学...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工企医刊
  • 1篇江苏卫生事业...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交通医学...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系统医学
  • 1篇江苏省第十七...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0
  • 2篇1997
  • 1篇1996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出血继续出血相关问题的临床研究
2003年
丁立东
关键词:脑出血头颅CT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所致出血并发症的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所致出血并发症。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该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患者86例,依据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20)、未发生组(n=66),分析发生组患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部位、时间,统计分析发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组患者出血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86例患者中,发生出血并发症20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3.3%,发生时间为静脉溶栓治疗后6~38 h,平均(22.1±3.5)h,其中出血性梗死2例,鼻出血3例,牙龈出血6例,消化道出血2例,颅内出血2例,血尿2例,皮下出血3例。发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9.7±1.7)分显著低于治疗前(15.5±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0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组患者出血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心房颤动(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所致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时间为静脉溶栓治疗后6~38 h,发生部位主要为牙龈,患者具有较差的神经功能,危险因素为心房颤动。
曹晓萍丁立东
关键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出血并发症
大面积脑梗死6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丁立东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临床资料分析病情预后
IMA水平结合ABCD2评分对前循环TIA患者继发脑梗死的预测研究
目的:研究缺血修饰蛋白(ischemia-modified albumin,IMA)水平对预测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继发脑梗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10...
肖章红丁立东
血清脂蛋白(a)对合并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血清脂蛋白(a)水平对合并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合并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分为血清脂蛋白(a)增高组(66例)和血清脂蛋白(a)正常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等指标。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血压、体重及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脂蛋白(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无差异,但是随访30d后,血清脂蛋白(a)增高组NHISS评分显著高于血清脂蛋白(a)正常组(P<0.05)。结论血清脂蛋白(a)升高与合并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不良相关。
茆华武丁立东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死预后
不同年龄段LA(白质疏松症)患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
2016年
LA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室周围或皮质脑白质的斑点或斑点状改变,目前已有研究表明LA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依照头颅MRI检查对不同年龄段LA患者进行分级,旨在对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程度的LA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早期进行干预及动态监测,对减少患者认知功能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 测定不同年龄段50例LA患者与35例正常对照人员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分析不同年龄段LA患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统计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LA组患者MMSE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Ⅳ型LA患者记忆力,计算力,书写力,视空间及执行力明显差于Ⅰ型LA患者和对照组(P<0.05)。结论 LA患者认知功能明显下降,年龄越大,LA程度越严重,认知功能下降的越快,主要导致记忆,计算,书写,视空间及执行功能障碍。
茆华武丁立东
关键词:年龄白质疏松症认知功能障碍
目标管理在临床科室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通过实施综合目标管理法,促进医院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方法:建立综合目标管理体系,综合目标管理考核指标由4项一级指标即医疗质量安全考核指标(40分)、科研教学考核指标(30分)、科室管理考核指标(20分)、工作效率指标(10分),内科43项二级指标,外科47项二级指标构成。应用于全院临床科室进行目标管理,并进行全面考核,将考核结果兑现奖惩。结果:实施目标管理以来,全院临床科室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结论:综合目标管理是实现医院现代管理的有力抓手,综合目标管理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医院规范管理、提高了医疗质量、控制了医疗费用、提高了医院综合实力,促进了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黄素云周立军丁立东蒋立
关键词:精细化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迟发多发性神经病 28 例临床分析
1997年
报告2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迟发多发性神经病(OPIDP)临床分析。其中以甲胺磷中毒引起者占82.1%,临床表现肌无力占71.4%,感染障碍占42.9%,心悸占32.1%,肌萎缩占28.6%,头晕占25.0%。以综合治疗为主,头晕、心悸、感觉障碍的恢复先于肌无力及肌萎缩。
丁立东徐国权于玉莲
关键词:农药中毒迟发多发性神经病预后
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108例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监测,统计、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死亡率、感染部位及其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726例(34.4%)。医院感染组死亡125例(17.2%),无医院感染组死亡112例(8.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以呼吸道(64.2%)和泌尿道(21.1%)最常见。高龄、住院时间长、脑出血、意识障碍、有侵入性治疗、高血糖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年龄较轻、住院时间短、脑梗死、意识清楚、无侵入性治疗、血糖正常及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均P<0.01)。结论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感染患者的死亡率增高。高龄、住院时间长、脑出血、意识障碍、有侵入性治疗、高血糖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常见相关因素。
丁立东刘颖
关键词:脑血管病医院感染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代谢综合征对脑卒中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对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TIA患者275例,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TIA合并MS组(MS组)146例和TIA未合并MS组(非MS组)129例,根据ABCD^2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MS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过量饮酒、体重指数、空腹血糖、TG、TC、LDL-C、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非MS组,而HDL-C明显低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组ABCD^2评分,低危16例(11.0%),中危94例(64.4%),高危36例(24.7%),非MS组低危40例(31.0%),中危69例(53.5%),高危20例(15.5%),MS组低危患者较非MS组低危患者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组中危和高危患者较非MS组中危和高危患者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7、30及90 d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13.7%、15.8%、22.6%,非MS组7、30及90 d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6.2%、7.8%、8.5%。MS组7、30及90 d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TIA合并MS患者ABCD^2评分为中危和高危明显多于TIA未合并MS患者,且低危、中危、高危脑卒中发生率明显增多。
丁立东刘颖茆华武肖章红杭小芳陈珏柯开富
关键词: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血脂异常高血糖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