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德军
- 作品数:87 被引量:224H指数:7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高分子心瓣膜材料的体内评价:一种新型大动物模型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建立无需体外循环,同时在体循环和肺循环植入高分子心瓣膜材料的实验模型,对比研究材料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的生物相容性和耐久性.方法 雄性绵羊5只,体质量为(22.4±1.8) kg.左胸后外侧切口,将超微孔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单瓣植入到降主动脉起始部和左肺动脉开口处.术后饲服阿司匹林1个月.随访20周后尸检.结果 5只羊手术均成功,均存活到20周.ePTFE薄膜除1个在左肺动脉处贴壁外,其余均保持张开状态,且无论在降主动脉还是左肺动脉,均无血栓、钙化或降解.左肺动脉ePTFE上有明显新生内膜,致其增厚、欠柔软;降主动脉ePTFE无新生内膜,表面光滑、柔软.结论 该模型提供了一种对高分子心瓣膜材料行体内评价的有效、安全的方法,既节约动物数量,又能对照观察材料在体循环、肺循环中的不同表现.
- 张本徐同毅李鑫张锡武熊普熹龚德军徐志云
-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人工心脏瓣膜聚四氟乙烯
- 胶原酶消化法、组织块贴壁法培养的大鼠RASMCs生长、增殖及分化对比观察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比较胶原酶消化法、组织块贴壁法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RASMCs)生长、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选择6~8周龄雄性SD大鼠6只,取胸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部,保留中膜备用。分别采用胶原酶消化法、组织块贴壁法培养RASMCs。采用α-肌动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RASMCs,并比较两种方法培养第0、24、36、48、60、72、84、96 h RASMCs生长情况。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表型标志基因表达,包括收缩型标志基因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胶蛋白(TAGLN)、肌球蛋白重链11(MYH-11)、转录因子1(SP-1)及合成型标志基因骨桥蛋白(OPN)。结果胶原酶消化法、组织块贴壁法均成功分离出RASMCs,细胞纯度均在95%以上。培养36、48、60、72 h时,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的RASMCs计数多于胶原酶消化法(P均<0.05)。培养36、48、60、72 h时,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的RASMCs活力优于组织块贴壁法(P均<0.05)。两种方法分离、培养的RASMCs G_1、G_2、S期细胞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的RASMCs中α-SMA、TAGLN、MYH-11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组织块贴壁法,OPN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组织块贴壁法(P均<0.05)。结论胶原酶消化法、组织块贴壁法均成功分离、培养出RASMCs。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的RASMCs生长、增殖较慢,但保持收缩表型;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的RASMCs生长、增殖较快,但有向合成表型转化的趋势。
- 赵志敏王国坤王杨杨帆龚德军徐志云
-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胸主动脉胶原酶消化法细胞生长细胞增殖细胞分化
-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抑制血管生长素表达对肺腺癌细胞成瘤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通过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RNA干扰(RNAi)抑制肺腺癌细胞A549血管生长素(ANG)表达,观察其对癌细胞生长和成瘤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H1启动子驱动的表达针对ANG的小干扰RNA(siRNA)重组腺相关病毒(AAV-shANG),转染A549细胞,同时以正常A549细胞以及转染AAV—Null的A549细胞作为对照,观察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RNAi抑制ANG表达对A549细胞生长、致瘤、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及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影响。用t检验分析各组间差别,所有数据均用x^-±s表示。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腺相关病毒AAV—shANG成功构建,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A549细胞72h后ANG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549细胞组及AAV—Null组;转基因A549细胞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提示,正常A549细胞、AAV—Null转染细胞和AAV—shANG转染细胞的增殖指数(P1)分别为0.32±0.29、0.35±0.38和0.31±0.43,差异不明显。体内实验结果表明,AAV—shANG转染细胞组胸腺缺陷小鼠的成瘤体积、瘤质量均明显低于两对照组。各组微血管密度分别为9.4±1.5、9.8±2.1和5.7±1.9,提示AAV—shANG转染细胞组与正常A549细胞和AAV—Null转染细胞组有明显差异。各组凋亡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7.7±3.1)%、(8.5±5.4)%和(17.1±8.6)%。AAV—shANG转染细胞组凋亡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A549细胞组和AAV—Null转染细胞组,各组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8±9.7)%、(85.8±9.8)%、(70.4±10.1)%,AAV—shANG转染细胞组PCNA表达率低于两对照组。结论AVV—siRNA表达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ANG表达及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
- 李白翎张冠鑫侯霄雷谈梦伟袁扬刘晓红龚德军黄盛东
- 关键词:腺病毒科腺癌血管生长素
- 体外HCN2转染脂肪干细胞构建起搏细胞的实验研究
- 2012年
- 目的:体外HCN2基因转染人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构建起搏细胞。方法:取人脂肪组织分离得到脂肪干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Ad.HCN2转染后检测HCN2表达情况,检测转染后ADSCs自主产生起搏电流(pacemaker current,If)的能力。结果: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HCN2基因表达。Western-blot可检测到实验组HCN2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实验组HCN2阳性比例明显升高。免疫荧光检测可见转染的ADSCs发出红色荧光。膜片钳可记录到起搏电流,其激活电位约为-60 mV,完全激活电位140mV,呈电压依赖性。结论:ADSCs被Ad.HCN2转染后可表达目的基因HCN2,并自主产生起搏电流。
- 段炼宋智钢龚德军黄柳明徐志云
-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基因转染起搏细胞
- 儿童矫正性大动脉转位合并Ⅲ度房室阻滞的经心内膜永久起搏治疗
- 2004年
- 目的矫正性大动脉转位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由于右侧心室为形态左室结构和心室排列的变化,使心内膜起搏电极置放难度大且易脱位.本文报道4例儿童矫正性大动脉转位合并Ⅲ度房室阻滞的心内膜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及随访,探讨儿童心脏畸形的起搏器安置临床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
- 李莉张宝仁梅举栾波龚德军郭素华段翔鹰
- 重组人纤维连接蛋白羧基端细胞结合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 2004年
- 目的:制备人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羧基端细胞结合域的单克隆抗体,并以该抗体检测心脏瓣膜基质蛋白中FN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用RT-PcR方法获取人FN羧基端细胞结合域基因序列,通过pET32质粒表达获得TRX融合蛋白。并以纯化的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后,按常规方法制备成单克隆抗体,获得分泌抗FN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结果:蛋白电泳结果显示,所获TRX融合蛋白条带与理论计算值相符,免疫动物后获得2株分泌抗FN羧基端细胞结合域不同位点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抗体亚型为IgC2a,免疫组化显示该抗体能特异性地结合人心脏瓣膜基质中的FN。结论:成功制备了分泌抗FN单克隆抗体,为FN结构、功能和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有效工具。
- 黄盛东陆方林陈和忠龚德军徐志云
- 关键词:纤维连接蛋白
- Triton X-100与SDS对SD大鼠皮下移植猪主动脉瓣巨噬细胞表型极化的作用比较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比较非离子型去污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和离子型去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SD大鼠皮下移植猪主动脉瓣巨噬细胞表型极化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Triton X-100和SDS对猪主动脉瓣进行去细胞处理,将瓣膜分为Triton X-100处理组和SDS处理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缓冲液处理组作为未处理组。将处理后的猪主动脉瓣埋入SD大鼠胸部左右两侧皮下,建立SD大鼠皮下移植猪主动脉瓣模型,分别在第3、14、28天时取出移植的猪主动脉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猪主动脉瓣中CCR7(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和CD163(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情况,计算M2型巨噬细胞与M1型巨噬细胞的比值(M2型/M1型巨噬细胞=CD163+细胞数/CCR7+细胞数)。结果:未处理组猪主动脉瓣皮下移植28 d时,M2型/M1型巨噬细胞比值<1,巨噬细胞向M1型巨噬细胞极化,发挥促炎作用;SDS处理组、Triton X-100处理组瓣膜在皮下移植14 d和28 d时,M2型/M1型巨噬细胞比值>1,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发挥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瓣膜皮下包埋14 d时,SDS处理组猪主动脉瓣M2型/M1型巨噬细胞比值明显高于Triton X-100处理组和未处理组(P均<0.05)。结论:去细胞处理可促进移植瓣膜中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采用SDS进行去细胞处理对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优于Triton X-100。
- 李芹夏翠萍吴昊龚德军刘晓红陆方林
- 关键词: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去细胞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诱导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内皮细胞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评价经腺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染后的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诱导成内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获取BMSCs,分别经Adv-VEGF、Adv-GFP转染,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细胞生长曲线测定BMSCs增殖特性,同时进行免疫表型鉴定,并与未转染细胞组比较。结果:AdvVEGF转染组BMSCs可分泌VEGF蛋白,而其余两组不分泌VEGF蛋白。转染VEGF基因后,BMSCs生长速度变快,向内皮细胞分化。与Adv-VEGF转染组BMSCs相比,Adv-GFP转染细胞组、未转染细胞组的BMSCs生长速度较慢,未有向内皮细胞分化的证掘。结论:腺病毒介导的VEGF基因转染可诱导BMSCs分化成内皮细胞。
- 黄盛东刘晓红杨立信龚德军刘延玲徐志云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骨髓基质干细胞细胞分化内皮细胞心脏瓣膜
- 介导hyrdC基因重组腺病毒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 2011年
- 目的观察介导hyrdC基因重组腺病毒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已构建的Ad-hyrdC重组腺病毒转染人胃癌SGC-7901细胞,并设置Ad-LacZ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hyrdC蛋白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采用绘制生长曲线法和MTT法观察和比较各组胃癌细胞的生长差异,将各组胃癌细胞接种裸鼠皮下构建裸鼠荷瘤模型以比较各组瘤体大小的差异。结果绘制生长曲线显示Ad-hyrdC组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显著增快,从48h后其细胞数与空白组以及Ad-LacZ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Ad-LacZ组细胞与空白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Ad-hyrdC组细胞MTT值显著高于Ad-LacZ组以及空白组(P<0.05),Ad-LacZ组与空白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Ad-hyrdC组胃癌瘤体与Ad-LacZ组及空白组胃癌荷瘤模型瘤体大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yrdC基因具有促进胃癌细胞生长的功能,hyrdC基因有可能成为胃癌基因治疗领域的新靶点。
- 杨庭松毕建威黄盛东申晓军魏国袁扬龚德军
- 关键词:胃肿瘤腺病毒科
-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血管生成素改善缺血性心脏病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观察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血管生成素促进慢性缺血心肌血管生成,并改善心肌血流灌注和心功能的有效性。方法置Ameriod环建立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血管生成素腺病毒组,空病毒组,对照组。分别心内注射腺病毒介导的血管生成素基因、空病毒和生理盐水。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心脏超声、核磁心肌灌注成像、病理学观察等评价血管生成素的治疗效果。结果置环后的猪均为有效的动物模型。注射血管生成素的缺血心肌模型侧支血管增生明显,血管计数增加,Rentrop分数、面积变化分数改善,梗死区缩小,缺血区血管密度增高尤其是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增加,凋亡细胞减少、细胞之间的黏附性增加。结论腺病毒介导的血管生成素基因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可明显改善心功能,使局部血液循环明显改善。
- 黄盛东刘晓红白辰光袁扬龚德军徐志云
-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类腺病毒科基因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