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首华
- 作品数:14 被引量:38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北民族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电子电信更多>>
- 论公安微博在侦查中的应用——以武汉建设银行爆炸案为例被引量:1
- 2012年
- 微博作为一个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以其新闻性、便捷性等特点赢得了众多用户。从武汉建设银行爆炸案侦查工作中可以看出,将微博成功应用到侦查实践既是新时代下网络信息发展在侦查实践中的体现,也是侦查模式多元化的一种发展趋势。但是,公安微博还存在诸多信息真假难辨、互动功能不足、关注度不够等问题,今后在侦查实践中必须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 黄首华魏克强
- 关键词:犯罪侦查
- 论电信诈骗犯罪的发展及成因被引量:8
- 2013年
- 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利用固定电话、手机、网络等通信工具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在我国各地迅速蔓延,呈爆发式增长,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分析电信诈骗犯罪的起源及发展,发现电信诈骗犯罪发展之迅速、手段翻新之快的原因,能够为打击预防电信诈骗犯罪做好基础性工作,进而可以做出有针对性的打击防范此类犯罪的对策。
- 黄首华魏克强
- 关键词:诈骗犯罪电信诈骗
- 电信诈骗犯罪的侦查模式及对策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近年来,电信诈骗犯罪虽不断受到公安机关打击,但仍然是一类高发的犯罪,很多人因此上当受骗。电信诈骗手段的翻新速度较快,但不论其诈骗手段如何翻新,电信诈骗都是以“通信”和“资金”作为基本要素实施的。因此,根据电信诈骗的“通信”和“资金”这两个要素,分析电信诈骗的侦查模式,能够更好地实施有针对性的侦查对策。
- 黄首华
- 关键词:电信诈骗侦查模式
- 论新时代下公安微博在侦查中的应用——从侦破“武汉建行爆炸案”看微博在侦查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2年
- 对于犯罪侦查来说,信息的获得对于调查取证和案件侦破无疑是最为重要的。纵观历史的演变,侦查机关无不在保证犯罪嫌疑人权利下,不断更变着信息获得的手段和渠道,也不断地将现代化技术运用到侦查实践中。
- 黄首华魏克强
- 关键词:犯罪侦查案件侦破爆炸案犯罪嫌疑人权利建行
- 论电信诈骗犯罪的发展及成因被引量:2
- 2013年
-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利用固定电话、手机、网络等通信工具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在我国各地迅速蔓延,呈爆发式增长,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分析电信诈骗犯罪的起源及发展,发现电信诈骗犯罪发展之迅速、手段翻新之快的原因,能够为打击预防电信诈骗犯罪做好基础性工作,进而可以做出有针对性地打击防范此类犯罪的对策。
- 黄首华魏克强
- 关键词:电信诈骗个人信息犯罪原因
- 电信诈骗犯罪侦防对策研究
- 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利用固定电话、手机、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网银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在我国各地迅速蔓延,呈爆发式增长,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此外,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信诈骗犯罪手...
- 黄首华
- 关键词:电信诈骗侦查
- 文献传递
- 讯问环境对侦查讯问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在侦查讯问中,讯问环境虽然不能直接取得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但会影响到讯问的成败。讯问环境对于讯问产生的影响有:讯问环境、场景的设置对讯问的影响;讯问人员的行为和语言主观上创造出来的环境对讯问的影响;讯问环境对讯问人员的影响。
- 袁华黄首华
- 关键词:讯问谋略侦查讯问
- 论网络购票诈骗的作案过程及侦防对策——以设立虚假网站诈骗为视角
- 2012年
- 网络购票作为一种新兴购票手段,方便了人们购票,但同时也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虽然公安机关及相关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实名制购票等,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涉票犯罪,但不法分子仍然利用网络,通过制作虚假网站、发布虚假信息等手段,骗取一些急于购票者的财物,使得公民财产蒙受损失,也给乘客带来了不便。根据网络诈骗的特点及犯罪手段,在进行侦查工作时,可以通过报案、互联网巡查发现线索,分析、跟踪线索,进而确定犯罪嫌疑人。在处理网络订票诈骗案件时,要对作案渠道、转账环节进行封堵,对非法订票网站进行监控,适当运用诱惑侦查方法,同时要灵活运用多地区协同作战。
- 黄首华袁华
- 关键词:诈骗侦防
- 网络购票诈骗的作案过程及侦防对策分析
- 2012年
- 网络购票诈骗是利用互联网通过制作虚假网站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购票者财物的行为。近些年来,网络购票诈骗案件频频发生,并且屡打不止。作为网络经济发展的"副产物",网络购票诈骗有其智能性、隐蔽性等特点。根据此类犯罪的特点及作案手段,不难分析出此类犯罪的作案流程。针对此类犯罪,应根据其特性实施有针对性的侦查策略,从而及时抓获犯罪嫌疑人,避免更多的人上当受骗。此外,还应加大宣传,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
- 黄首华袁华
- 关键词:诈骗侦防
- 越狱犯潜逃心理分析及推测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越狱犯罪的主体是在押的罪犯,由于受到人身自由的限制,受到家庭等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或者因为自身性格特点等原因,一些罪犯不认罪伏法,或无法适应监狱生活等,从而产生逃离监狱的心理。罪犯脱逃既然是一种行为表现,必然受其特定的心理活动支配。因此,根据脱逃犯的个性特点、经验、社会关系等,对其进行心理分析,推测其逃跑的心理路线,准确地对其行为动向予以分析判断,成为追捕逃犯的关键。
- 袁华黄首华
- 关键词:潜逃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