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思奇

作品数:35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5篇骨折
  • 20篇内固定
  • 12篇股骨
  • 11篇固定术
  • 9篇腰椎
  • 8篇椎骨
  • 7篇内固定治疗
  • 7篇钢板
  • 6篇胸腰椎
  • 6篇胸腰椎骨折
  • 6篇腰椎骨折
  • 6篇手术
  • 6篇内固定术
  • 6篇复位
  • 4篇植骨
  • 4篇治疗胸腰椎骨...
  • 4篇骨折固定
  • 4篇股骨粗隆
  • 4篇股骨粗隆间
  • 4篇股骨粗隆间骨...

机构

  • 19篇广东医学院
  • 16篇东莞市厚街医...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5篇魏思奇
  • 17篇李保良
  • 15篇王兴水
  • 12篇李保良
  • 11篇王建民
  • 10篇王建民
  • 9篇王虎
  • 9篇孙景福
  • 6篇方达刚
  • 6篇吴任涛
  • 6篇谭建文
  • 5篇王虎
  • 5篇孙永建
  • 5篇罗军
  • 5篇孙永建
  • 4篇秦金桥
  • 4篇罗军
  • 3篇孙景福
  • 2篇王秋实
  • 2篇王炳禧

传媒

  • 7篇中国实用医刊
  • 6篇解剖与临床
  • 4篇河南外科学杂...
  • 4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广东医学院学...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右江医学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路减压与植骨Z-plate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12例
2007年
目的:总结应用前路减压与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经验。方法:采用前路减压与植骨Z-plate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12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3~5d,48~72h拔引流管,12~14d拆线,4~6个月摄X线片复查植骨融合情况。结果:随访12例,随访时间4~28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4个月。结论:对胸腰椎骨折采用前路减压与植骨Z-plate内固定治疗具有减压彻底,有效恢复椎体高度,植骨固定牢靠,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谭建文李保良魏思奇
关键词:骨移植内固定
椎间盘镜与常规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比较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比较椎间盘镜下椎间融合术与传统开放内固定腰椎后路融合术对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05年3月至2008年11月单节段腰椎不稳患者60例,随机分为开放组与MED组,各30例,观察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并于椎间融合后4~6个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MED组与开放组比较,患者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天数少、手术时间短(P<0.05).术后MED组疗效优的病例显著多于常规开放组(P<0.05).结论 椎间盘镜选择性应用于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较开放性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康复快和疗效好等特点.
魏思奇张春霖李保良王建民
关键词:椎间融合微创脊柱外科后路椎间盘镜腰椎不稳椎间融合术
双翼股骨干骨折复位固定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新型双翼股骨干骨折复位固定器的生物力学性能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利用试验应力分析方法,测定该复位器强度、刚度及抗扭转力,并对临床应用的158例病例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该内固定器强度及刚度均达到生物力学要求,术中复位时间较前缩短,158例患者随访6~23个月,无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者。结论双翼股骨干骨折复位固定器复位简便、固定可靠,可大大减少劳动强度、节约手术时间且副损伤小,有利于骨折愈合。
李保良冯贤强王炳禧魏思奇孙永建方达刚王建民王兴水
关键词:复位固定股骨干骨折生物力学性能副损伤骨延迟愈合
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动力内固定架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微创动力内固定架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小切口微创手术入路,经皮微创动力内固定架治疗转子部骨折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25~78岁,平均48.6岁。按股骨转子间骨折改良的Evan’s分型:Ⅰ型1例,Ⅱ型2例,Ⅲ型4例,Ⅳ型3例,Ⅴ型2例;股骨转子下骨折4例。结果本组手术时间38—70min,平均45min;手术切口3.5—4.5cm,平均3.9cm;术中出血量50~90mL,平均68.6mL;临床愈合时间55~92d,平均68.9d;住院时间14~19d,平均15.6d;自由负重时间为术后36~78d,平均43.6d。所有患者获得6~36个月(平均14.7个月)随访。根据X线评价:16例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按照董纪元疗效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1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3.8%。结论经皮微创动力内固定架治疗转子部骨折,手术简便快速、创伤少、固定牢、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是对转子部骨折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孙永建李保良王建民王虎魏思奇王兴水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外科手术微创
重建钢板内固定在颈椎管扩大成形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可行性,并报告初步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7倒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减压范围:C3-C7者24例,C3~C6者3例。椎板抬起后,用塑性好、长度合适的重建钢板固定于棘突根部和同位椎侧块,术中不咬除棘突和棘上韧带。结果术中无因为植入钢板而引起神经血管损伤,手术时间延长15—30min,随访6~32个月,术后3个月JOA评分由术前8.7分提高到12.7分,6个月提高到13.6分,6个月以后改善不明显。手术后CT显示椎管扩大满意,门轴骨愈合率96.7%,随访期间2例发生鹅颈畸形,5例出现轴性症状。结论重建钢板开门侧固定有利于门轴侧骨性融合,由于保留了后方的棘突和韧带,术后颈椎的生理弧度和稳定性良好,鹅颈畸形及轴性症状发生率低。
魏思奇李保良王建民孙永建王兴水张春霖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椎管狭窄后路内固定
后路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及其拓展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D)下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Cage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手术疗效。方法本组11例11间隙腰椎间盘突出并退变性腰椎不稳,其中第4~5腰椎6例,第5腰椎~第1骶椎5例。所有患者术前行x线、CT或MRI检查,手术方式为后路椎间盘镜下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然后行Cage椎间融合术。结果11例患者均获成功,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椎间隙高度保持良好,椎间融合器位置良好;1例融合器塌陷,10例植骨获融合,无感染、血肿、神经功能损伤及融合器脱落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后路椎间盘镜下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Cage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退变性腰椎不稳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性高、效果好的手术方式。
秦金桥魏思奇李保良王建民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不稳脊柱融合椎间盘镜
神经端侧吻合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探讨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神经端侧吻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 1998年起应用神经端侧吻合治疗 11例新鲜与陈旧性桡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损伤 ,采用远端神经与邻近神经干外膜“开窗”做端侧呈 3 0~ 5 0°夹角的吻合方法。结果 本组 11例经 11~ 2 5个月随访 ,按MCRR的神经疗效评定标准M4 S3+以上为优 ;M3S3为良 ;M2 S2 为中 ;M1 S1 以下为差。本组M4 为 0例 ,M3为 3例 ,M2 为 5例 ,M1 为 2例 ,M0 为 1例 ,运动神经良好率为 2 7%。S3+为 2例 ,S3为 5例 ,S2 为 3例 ,S1 为 1例。优良率为 63 .6%。结论 神经端侧吻合感觉的恢复较为理想而对运动的恢复效果欠佳 ,应慎重评价端侧吻合法。
张耀光陈冬生黄潮桐魏思奇梁建涛潘永良叶斌
关键词:神经端侧吻合神经损伤肢体功能障碍适应证周围神经
尺骨鹰嘴截骨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截骨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尺骨鹰嘴截骨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16例,术后随访9~16个月,平均13.4个月。采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术后肘关节功能。结果:优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2%,无骨折不愈合、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显露良好,复位满意,固定牢固,可早期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孙景福王建民魏思奇李保良罗军吴任涛王秋实
关键词:肱骨骨折Y型钢板
经皮撬拨复位及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临床研究
李保良魏思奇王兴水王建民秦金桥孙永建王炳禧谭建文王虎方达刚孙景福罗军刘晓雷吴任涛王秋实
鉴定委员会听取了由东莞市厚街医院完成的《经皮撬拨复位及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临床研究》总结报告,审议了有关鉴定资料,经全体委员充分讨论,鉴定意见如下:1、该项目提供的资料真实、可信。2、该项目通过制作寰枢椎骨折脱位...
关键词:
关键词:寰枢椎骨折脱位螺钉内固定治疗微创治疗
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高位颈椎骨折脱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上颈椎骨折与脱位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13例寰枢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实施全麻下撬拨复位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手术全程在C臂X线机监视下操作。结果:1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X线显示钉位良好,复位满意。术后随访2~16个月,未出现上位颈椎不稳,颈部旋转功能良好。结论: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高位颈椎骨折脱位,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但有一定风险性,术者要掌握解剖结构特点,熟悉颈部局部解剖关系,正确选择进针点、角度和深度,严格掌握适应证。
李保良魏思奇王兴水王建民孙永建王虎谭建文孙景福
关键词:上颈椎撬拨内固定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