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军 作品数:14 被引量:98 H指数:7 供职机构: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战略性矿产资源远景调查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经济管理 更多>>
阿克塞红柳沟石棉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方法探讨 2020年 甘肃省阿克塞红柳沟石棉矿由于开采活动造成了不少地质环境问题,积极探索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方法和对策,构建"绿色矿山"和"生态矿山"己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介绍了该矿区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并对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张海峰 魏志军关键词:露天开采 地质环境 甘蒙北山地区小红山一带变质侵入岩体的时代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2005年 在塔里木板块北缘甘蒙北山地区小红山一带赋存一套变质侵入岩体,测定锆石U-Pb年龄值2 656±146 M a,时代厘定为新太古代晚期-早元古代早期,岩浆成因类型属Ⅰ型,物质来源于下地幔和地壳经局部熔融而成,是吕梁期前造山基底发育阶段的产物。该套变质侵入岩体的时代厘定,对于塔里木板块结晶基底的深入研究及甘蒙北山早期构造岩浆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孙新春 张红军 魏志军 黄增保 高柏年祁连山肃北-昌马一带金、多金属资源评价 丁启福 陈文 杨斌 杨怀玉 程主华 魏志军 查建强 陈新春 许延龙 王兴明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基本查明了鹰咀山金矿、寒山金矿和车路沟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矿体赋存部位、含矿岩性以及矿体在空间上的展布规律;大致了解了矿体形态、产状、品位等在空间上的变化特征。提交333+3341金金属量26069kg,...关键词: 甘肃北山大口子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近年来,甘肃省地质调查院在北山地区进行了详细的矿产普查,综合利用了物探和化探等办法,确定了大口子铜金矿、红柳沟铜矿等十几个矿床(点),成为公婆泉古生代成矿带内新的找矿突破。本文重点对大口子铜金矿床进行了地质特征、物化探异... 孙新春 李通国 魏志军 刘养雄关键词: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 文献传递 中祁连西段野马山岩基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9 2015年 野马山岩基位于中祁连地块西段,由早期岩体(花岗闪长岩、斑状二长花岗岩)和晚期岩体(二长花岗岩)组成,二者呈侵入接触。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早期岩体侵位时代为中奥陶世((469.0±1.3)Ma),晚期岩体侵位时代为晚奥陶世((450.0±1.0)Ma)。早期岩体Si O2=59.8%~64.2%,K2O/Na2O〉1,且A/NKC=0.8~1.0,为准铝质岩石;微量元素相对富集Rb、U、Th和亏损Ba、Nb、Ta、Sr、P、Ti;稀土总量为97.7×10^-6~185×10^-6,且(La/Yb)N=5.57~12.47,LREE/HREE=7.7~11.3,具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轻稀土富集,弱Eu负异常(δEu=0.66~0.89)特征。晚期岩体Si O2=69.8%~76.5%、K2O/Na2O=1.2~1.7、A/NKC=1.0~1.1,属弱过铝质花岗岩;稀土总量为78.97×10^-6~244.92×10^-6,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La/Yb)N=1.90~5.72),强Eu负异常(δEu=0.11~0.24)。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野马山岩基早期岩体为I型花岗岩,形成于俯冲环境,晚期岩体为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环境。结合岩体产出的区域构造位置及区域地质演化,认为早古生代北祁连洋发生了双向俯冲,野马山岩基为其向南俯冲碰撞的产物。 黄增保 郑建平 李葆华 魏志军 漆玮 陈旭关键词:LA-ICPMS锆石U-PB定年 甘肃北山北带红石山地区志留纪地层新资料 被引量:6 2004年 王方成 魏志军 张国英 孙新春关键词:甘肃北山 志留纪 期次 区域地质调查 地质调查工作 甘肃北山大口子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09年 孙新春 李通国 魏志军 刘养雄关键词:甘肃北山 华力西期 铜金矿床 公婆泉 铜矿化 甘新蒙北山北带北亚带甘肃段的岩浆岩地质特征 被引量:4 2009年 研究区地处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红石山一线以北,大地构造处于哈萨克斯坦板块东端南缘,隶属四顶黑山─雀儿山古生代岩浆弧带,总体上呈近EW向展布。依据侵入岩活动时代和侵入岩特征以及与构造的关系,划分出三叠纪小草湖超单元(TX)和马鞍山超单元(TM),二叠纪干河梁超单元(PG);石炭─二叠纪四顶黑山序列(C-PS)、双沟山序列(C-PSH)和大鱼山序列(C-PD),以及石炭纪的四顶黑山基性─超基性杂岩(CVS)等。 孙新春 程昱辰 黄增保 魏志军关键词:地质特征 岩浆岩 甘肃红石山地区印支期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讨论 被引量:8 2011年 红石山地区印支期花岗岩位于甘肃北山地区的红石山蛇绿混杂岩带中,由马鞍山北岩体、小草湖岩体和红石山岩体组成,岩性主要为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含角闪质和镁铁质暗色深源包体。同位素年龄为237.8-240 M a,是中三叠世侵位的。通过对其岩石化学、稀土和微量元素的研究表明,红石山地区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大体可划分为两类:一类为高S r低Y型岩体(马鞍山岩体),具有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推测可能是加厚的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其残留相为榴辉岩或角闪榴辉岩;另一类为低S r低Y型岩体(小草湖岩体和红石山岩体),以较低的S r、A l和具明显的负铕异常而区别于埃达克质岩,又因其低Y和HREE而类似于埃达克质岩,推测源岩残留相中有斜长石存在,相当于高压麻粒岩相环境,可能也形成于加厚下地壳底部。 黄增保 金霞 李葆华 魏志军关键词:印支期花岗岩 埃达克质岩石 甘肃大口子铜金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前景探讨 被引量:10 2010年 甘肃大口子铜金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缘马鬃山古生代岩浆弧单元,是公婆泉加里东期-华力西期铜铁成矿带上新发现的矿床。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和物探化探异常综合分析,阐述了大口子铜金矿床的成矿特征、控矿因素和成矿前景。大口子铜金矿床具有东矿段以金矿化为主、西矿段以铜矿化为主的特征,其中铜矿化与区内早期岩浆活动关系显著,金矿化与构造-热液活动作用密切相关,显示不同期次叠加成矿的特征。孔雀石化是良好的地表找矿标志,构造控矿特征和岩体成矿专属性研究是下一步工作重点。 孙新春 李通国 魏志军 刘养雄 蒋文关键词: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