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军

作品数:221 被引量:672H指数:13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0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6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1篇细胞
  • 33篇球菌
  • 29篇基因
  • 28篇耐药
  • 23篇葡萄球菌
  • 21篇干细胞
  • 16篇人胎
  • 16篇人胎盘
  • 16篇耐药性
  • 16篇金黄色葡萄球...
  • 16篇黄色葡萄球菌
  • 15篇胎盘
  • 13篇荧光
  • 13篇荧光定量
  • 12篇耐甲氧西林
  • 12篇耐甲氧西林金...
  • 12篇甲氧西林
  • 11篇实验室
  • 10篇生物膜
  • 8篇流式细胞

机构

  • 127篇宁夏医科大学
  • 54篇宁夏医科大学...
  • 52篇宁夏医学院附...
  • 6篇宁夏医学院
  • 3篇宁夏大学
  • 2篇青岛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教育部
  • 1篇烟台大学
  • 1篇玉林市第一人...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作者

  • 221篇魏军
  • 56篇贾伟
  • 54篇赵志军
  • 42篇师志云
  • 32篇杨宝珍
  • 25篇王立斌
  • 21篇李玉奎
  • 20篇李刚
  • 19篇徐广贤
  • 18篇王利新
  • 17篇王利新
  • 16篇李锋
  • 16篇杨晓燕
  • 14篇刘晓明
  • 13篇刘婷
  • 11篇杨芝红
  • 9篇陈冬梅
  • 9篇赵颖
  • 9篇赵颖
  • 9篇朱永朝

传媒

  • 2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6篇宁夏医学院学...
  • 12篇宁夏医学杂志
  • 1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1篇中华医院感染...
  • 8篇中华检验医学...
  • 8篇细胞与分子免...
  • 7篇现代预防医学
  • 6篇临床检验杂志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基础医学与临...
  • 4篇第九届西北五...
  • 3篇中华医院管理...
  • 3篇白求恩军医学...
  • 3篇中国病原生物...
  • 3篇分子诊断与治...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华临床实验...
  • 3篇第5届全国检...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2篇2017
  • 18篇2016
  • 13篇2015
  • 15篇2014
  • 21篇2013
  • 28篇2012
  • 31篇2011
  • 18篇2010
  • 13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14篇2005
  • 4篇2003
  • 7篇2002
  • 4篇2001
  • 6篇2000
  • 1篇1998
2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群体感应分子Farnesol联合环孢菌素A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的作用初探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群体感应分子法尼醇(Farnesol,FOH)联合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环孢菌素A(Cyclosporin A,CSA)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形态转换、生长与活性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并对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体外构建生物膜状态白念珠菌;以未加药为对照组,CSA、FOH、FOH联合CSA为处理组,经不同处理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白念珠菌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相关基因在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62株白念珠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产膜能力。经过不同药物组处理后,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相关基因中,除了转录抑制因子TUP1基因的mRNA表达量上调,其它基因:ALS3、BCR1、HWP1、TEC1、Ume6、CPH1、GAT2、CEK1、CSH1的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示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群体感应分子Farnesol联合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SA较CSA与Farnesol单一用药在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能够更有效的抑制其生物被膜的形成,从而增加其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商安全潘红超吴健王微微李彩云刘晓明魏军
关键词:白念珠菌生物膜环孢菌素A
“多学科渗透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被引量:4
2011年
为适应时代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学(检验方向)的大学生,将原有的"单学科叠加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多学科渗透式"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调整教学安排,建立更科学的实验课程体系,打破临床医学与检验专业的分割,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丁淑琴魏军徐广贤汤建中徐文锦
关键词:实验教学
烧伤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白细胞素基因检测及SCCmec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预防MRSA流行、制定防治方案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烧伤科2010年4月14日-6月1日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4株MRSA进行SCCmec分型及pvl基因检测;纸片扩散法检测MRSA对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24株MRSA中,SCCmecⅢ型20株占83.3%,4株未分型占16.7%,pvl基因均为阴性;SCCmecⅢ型的菌株除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喹奴普汀/达福普汀敏感以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耐药。结论医院烧伤科临床分离MRSA的SCCmec型别主要以SCCmecⅢ型为主,携带SCCmecⅢ型的MRSA对抗菌药物呈现多药耐药现象。
崔学光魏军贾伟赵志军师志云李刚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基因分型PVL基因
嗅球和嗅黏膜来源的嗅鞘细胞对脊髓损伤小鼠的治疗效果比较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不同来源的嗅鞘细胞,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比较不同来源的嗅鞘细胞生物活性,评价其对脊髓损伤模型小鼠的疗效的差异。方法差速贴壁法分别培养嗅球和嗅黏膜来源的嗅鞘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该细胞特异性蛋白S100、P75的表达,并对二者生长曲线及在不同代次、不同浓度梯度条件下神经营养因子分泌情况进行检测,实时定量PCR(qRT-PCR)鉴定二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3(NT-3)、神经营养因子4(NT-4)、轴突膜蛋白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微管相关蛋白(MAP-2)基因表达,并分别将两种细胞移植入脊髓横断小鼠模型中,以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及脊髓内移植细胞分布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所获得不同来源的嗅鞘细胞呈双极、三极样形态生长,且S100、P75蛋白表达均为阳性,嗅黏膜来源细胞不表达MAP-2,高表达GAP-43,嗅球来源的细胞低表达MAP-2和GAP-43,嗅球来源细胞生长活性大于嗅黏膜来源的细胞,其中嗅黏膜细胞来源分泌营养因子高于嗅球来源的细胞,小鼠神经功能评分显示嗅黏膜来源细胞治疗脊髓损伤模型效果明显高于嗅球来源的嗅鞘细胞。结论两种来源的嗅鞘细胞存在生物学差异,嗅黏膜来源细胞治疗脊髓损伤效果高于嗅球来源的嗅鞘细胞,可以作为临床应用的种子细胞。
王立斌杨萍梁雪云马丽君魏军
关键词:嗅鞘细胞嗅球嗅黏膜脊髓损伤
2011~2013年宁夏某院烧伤科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5年
目的了解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烧伤科2011~2013年临床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有效指导临床用药、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烧伤科送检阳性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临床共分离出病原菌2 58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32株(32.1%),分离率居前3位的病原菌为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9.3%、6.4%、5.2%;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哌拉西林、头孢西丁及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分别为62.9%、100.0%、37.5%、100.0%、98.3%;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到60.0%以上;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阿米卡星、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1.8%、4.1%、56.8%。革兰阳性菌1 728株占66.8%,分离率最高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21.5%、9.4%;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70.0%以上;表皮葡萄球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40.0%以上。真菌27株(1.1%),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结论 医院烧伤科患者存在混合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且存在多重耐药情况,因此需加强对烧伤科耐药细菌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殷国民刘自军董辉林茹魏军赵志军
关键词:病原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马棘对CCl_4肝损伤小鼠L_3T_4及LYt-2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1992年
用四氯化碳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其中治疗组每天皮下注射马棘液0.1ml/10g,连续7日,各组小鼠均于第8日眼眶取血检测 L_3T_4和 LYt-2细胞。结果揭示 CCl_4对 LYt-2细胞作用不明显,马棘具有提高 L_3T_4及 LYt-2等 T 细胞亚群数量的作用。
李秀萍贾本立李为王琪魏军
关键词:化学性肝损伤免疫学
569例女性患者性传播疾病病原体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宁夏某医院妇科门诊患者淋球菌(NGH)、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单纯疱疹病毒(HSV-II)、人乳头瘤病毒(HPV6,11)5种性传播疾病(STD)病原体的检出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569例患者进行NGH、CT、UU、HSV-II、HPV6,11病原体DNA定量检测。结果 STD病原体总阳性率为33.92%,UU、HSVⅡ、CT、NGH和HPV6,11阳性率分别为63.49%、23.08%、13.68%、9.85%和5.00%;21~40岁各项阳性患者占总阳性数的81.59%。结论 UU为女性性传播疾病的主要感染因素,生育期妇女所占比例高。
赵颖赵志军师志云马俊贾伟魏军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淋球菌解脲脲原体单纯疱疹病毒荧光定量PCR
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表型及基因型检测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测定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状况和基因型特征。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7年分离到的350株葡萄球菌采用K-B法做药敏试验,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和中介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做D试验检测,PCR检测细菌的ermA、ermB、ermC、msrA、msrB和linA/linA’基因。结果350株葡萄球菌中克林霉素诱导耐药64株,D试验阳性为18.3%。基因型分别是ermA9株、ermB2株、ermC48株、msrA7株、msrB11株、全部阴性的5株、linA/linA’64株、ermC+msrB7株。结论红霉素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C是诱导耐药的主要基因,检测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可帮助临床医生正确选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和链阳霉素B类抗生素。
贾伟赵志军杨晓燕魏军
关键词:葡萄球菌属
枸杞子浸出液对临床分离耐药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枸杞子浸出液对临床分离耐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制备不同浓度枸杞子浸出液,采用稀释法测定浸出液对临床分离耐药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不同浓度枸杞子浸出液对耐药菌均有一定程度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的抑菌作用强,对肺炎克雷伯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相对较弱。结论枸杞子不同浓度浸出液对临床分离耐药菌有明显的体外抑菌效果,为进一步全面开发枸杞子药物价值提供依据。
师志云李刚赵志军贾伟魏军
关键词:枸杞子抑菌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
办公自动化系统在临床实验室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探讨运用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OA)系统便捷地开展临床实验室全方位事务性无纸化管理工作的价值。我院实验中心将OA系统全面用于实验室行政办公、成本核算、绩效考核、人员管理等事务性工作后,通过所有管理体系文件、大部分记录等电子化、无纸化运作,全面提高了科室行政,办公和检验质量管理工作效率,完善了实验室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了科室工作自动化、无纸化、网络化管理,也规范和便于运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ISO)15189体系管理开展实验室管理工作。
杨汝魏军李锋王利新苏明王青
关键词:办公室自动化国际标准化组织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