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波
- 作品数:112 被引量:398H指数:12
-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瘀血性脑血管病的脑血流灌注改变:初步经验
- 2010年
- 目的:探讨瘀血性脑血管病(CCVD)的脑血流灌注变化特点。方法:收集2006年~2009年间在我院经MR增强扫描和临床其他检查确诊的CCVD病例13例,其中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DVT)8例,有脑水肿并发症的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5例,伴有静脉性脑梗死6例(均为DVT病例)。脑血流灌注成像采用磁共振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加权成像(DSC-PWI),原始数据传送至GE AW4.3工作站做图像后处理,得到平均通过时间(MTE)、负性增强积分(NEI)、达谷时间(TTM)和最大下降斜率(MSD)伪彩图。将脑病变分为两组,即静脉性梗死(VI)组和脑水肿(BE)组,比较两种不同病灶的血流灌注参数的异同。收集同期急性动脉性脑梗死(AI)病例9例,用同样方法比较AI与VI病灶血流灌注变化的异同。结果:在CCVD,VI和BE灶的MTE和TTM均增大,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意义;但NEI和MSD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在VI灶两参数均显著降低,而BE灶则有的升高,有的降低,改变不一致。在VI和AI的对比中,各灌注参数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虽然AI的MTE延长和NEI降低幅度更大,但统计学上差别无显著意义。结论:在CCVD,VI和BE灶的血流灌注值有显著差异,NEI和MSD的显著降低可能是脑血流灌注失代偿的反映。无论是VI还是AI,其血流灌注参数呈相同的变化趋势,提示脑血流灌注失代偿期的相同结果。
- 于本霞刘奉立高波董建军
- 关键词:脑血管病瘀血性脑血流灌注脑血流灌注成像
- 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脑血流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0
- 2012年
- 目的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脑血流变化的关系,为阐明该病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CCCI诊断标准的25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利用64层螺旋CT行CTPI检查,分别在脑干、小脑、豆状核、丘脑、额、颞、顶、枕叶、放射冠区、半卵圆中心选取感兴趣区(ROI),以年龄、性别相当的10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不同脑区域之间CBF值和MoCA评分。结果病例组各个脑区域ROI的CB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额叶、颞叶及深部白质ROI的CBF下降更加明显(t值分别为6.78、3.66和8.93;P<0.01);Mo-C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0,P<0.01),且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记忆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CC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这些区域脑血流量显著下降有关。
- 吕翠高波姜鸿萍叶天涛张国伟梁辉
- 关键词:慢性脑供血不足局部灌注灌注成像
- 高血压脑病动物模型的脑灌注成像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病兔动物模型的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动态变化。材料与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10只。对照组(A组)采用双肾单夹型改良法建立慢性高血压模型作为对照,观察组(B组)肌肉注射重酒石酸间羟胺建立急性高血压动物模型。采用GE Signa HD 3.0T磁共振成像设备,在不同时间点行脑PWI扫描,动态对比观察前、中、后不同部位脑组织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变化情况。结果:PWI检查显示脑后部血流灌注变化最明显,前部、中部变化较小;病变区CBV、CBF先逐渐上升,在第9 d达到最高峰,晚于平均动脉压(MAP)在第6 d达到最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基本正常水平;MTT的变化不明显。结论:高血压脑病发病过程中rCBF先增加后下降,其高峰晚于MAP高峰。
- 高波吕翠刘奉立于国华巴茂文
- 关键词:高血压脑病动物磁共振成像
- 落日综合征术中暴发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
- 2007年
- 李元彬高波高磊于华军
- 关键词:脉络膜出血
- Association of Degree and Type of Edema in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with Clinical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A preliminary study
- 目的: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degree and type of edema with the clinical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such as seru...
- 高波
- 文献传递
- 老年白质疏松的磁共振波谱研究
- 目的:通过对正常老年人组、无症状老年白质疏松组及伴腔梗的老年白质疏松组的白质显示正常区域及白质疏松区域进行二维多体素 H1—MRS 检查,了解白质疏松区域内的代谢物变化及各组间常规 MR 显示正常的脑白质生化代谢情况有无...
- 余水莲魏渝清高波沈桂权王学建
-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脑白质疏松白质
- 文献传递
-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发病机制及相关影像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2
- 2011年
-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是一种新提出的临床脑病综合征,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其发病机制目前有血管痉挛学说、脑自动调节功能崩溃学说、血管内皮损伤和BBB破坏学说及低灌注/血管收缩学说,就其影像学相关进展予以综述。
- 高波王志业
- 关键词: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高血压脑病脑水肿磁共振成像发病机制
- 纹理分析在肿瘤影像组学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9年
- 为精确反映整个肿瘤内部的生物学信息,人们使用计算机技术挖掘医学图像中的特征空间数据——影像组学已成为影像学研究的最新目标[1]。影像组学把全部肿瘤作为研究客体,能全面评估肿瘤内部的异质性等生理情况,取得临床及传统影像学无法获得的信息。纹理分析(texture analysis,TA)是影像组学中的一部分,是医学图像中近年才发展起来的评价肿瘤异质性的新工具。
- 陈国钰沈桂权高波
- 关键词:纹理分析肿瘤
- 动脉自旋标记技术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3.0T MRI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扫描在缺血半暗带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烟台山医院神经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9例,其中男26例,女23例,平均年龄(62.3±3.6)岁。采用3.0T MRI扫描仪,对入组患者行ASL、DWI检查,获得DWI图像脑梗死面积(SDWI)、ASL脑血流量图异常灌注面积(SASL)。以SASL与SDWI是否有差异(不匹配)判断缺血半暗带,并评价溶栓。结果 49例脑梗死患者首次DWI图像皆可见大脑半球内高信号缺血灶及ASL图像相应的低灌注区域,SASL明显高于SDWI[(47.78±21.98)cm^2 vs(27.89±20.49)cm^2,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例患者溶栓治疗1周后SDWI[(24.08±18.18)cm^2 vs(27.89±20.49)cm^2,P=0.000]、SASL[(33.57±19.44)cm^2 vs(47.78±21.98)cm^2,P=0.000]和SASL-SDWI[(9.49±3.87)cm^2 vs(19.89±6.60)cm^2,P=0.000]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SL联合DWI扫描可以准确地判定缺血半暗带,评价溶栓效果,可为临床医师及时合理用药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 李忠维张国伟梁辉张光辉王爱杰陈锋高波
- 关键词:脑梗死磁共振成像再灌注
-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清白介素-18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通过研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18(IL-18)水平的关系,探讨IMT增厚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4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TIA组)、64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ACI组)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30名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量其颈动脉IMT值,并分为IMT<1.0mm亚组和IMT≥1.0mm亚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3组的血清IL-18水平,并对IMT与IL-18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TIA组和ACI组所有IMT≥1.0mm患者血清IL-18含量均比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IA组、ACI组IMT≥1.0mm亚组患者血清IL-18含量比IMT(1.0mm亚组患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TIA组、ACI组IMT≥1.0mm亚组患者IMT与血清IL-18含量呈明显正相关(r=0.549,P(0.01)。结论TIA组、ACI组IMT增厚的患者血清IL-18的水平是升高的。IMT的增厚与血清IL-18含量呈明显正相关。IL-18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过程。
- 吕翠高波谭兰亓勤德
- 关键词: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内中膜厚度白介素-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