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幼奇 作品数:93 被引量:250 H指数:9 供职机构: 江西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出现中性粒细胞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细胞学检查中发现中性粒细胞的临床意义。方法2004年2月-2011年12月CSF细胞学检查2530例,CSF标本经玻片离心法制片,常规采用迈-格-姬染色观察。结果CSF细胞学发现中性粒细胞,共453例,占全部CSF细胞学检查的7.08%。包括了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其中感染性疾病中病毒性脑炎250例、结核性脑炎86例、新型隐球菌性脑炎10例、化脓性脑炎76例;非感染性疾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脑炎30例、神经白塞病1例、脑膜癌2例。中性粒细胞在脑脊液细胞的比例,病毒性脑炎占60%-85%,结核性脑炎占30%-80%,新型隐球菌性脑炎占0%-30%,化脓性脑炎占80%-99%,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脑炎5%-80%,神经白塞病占50%,脑膜癌占10%-30%。结论脑脊液细胞学出现中性粒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黄刚 高幼奇 杨赟 张洪连 刘世明 吴晓牧关键词:脑脊液 细胞学检查 中性粒细胞 rtPA静脉治疗14例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扩大时间窗至4.5h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试验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例患者。治疗组为rtPA3h内(6例)及3-4.5h(8例),给予rtPA(爱通立:Actilyse德国Boehring Ingel-heim公司生产)总量0.6-0.9mg/k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60min,静滴先静脉推注10%的rtPA剂量。另选择发病在0-4.5h内未选择溶栓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14例),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24h、1周各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1次,发病3个月时评定mRS(改良Rankin量表)。治疗前、治疗后24h查头颅CT。结果时间窗3h内临床治愈有2例,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2例。时间窗3-4.5h以内临床治愈有2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中临床治愈有1例,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7例。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NIHSS评分治疗前无差别(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3小时内组与3-4.5h组治疗前后时间点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mRS治疗后90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rtPA溶栓治疗,扩大时间窗至4.5h疗效确切,未增加出血几率。 吴凌峰 曹文锋 屈新辉 高幼奇 刘世民 吴晓牧关键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溶栓 脑梗死 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总结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4月-2006年10月,38例患者共39个动脉瘤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中34例栓塞成功,其中25例100%栓塞,6例90%~99%栓塞,3例部分栓塞。4例栓塞未成功病例,2例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2例微导管到位失败。34例栓塞成功病例,术中血栓形成2例,经紧急溶栓后复通;栓塞术后24小时内死亡1例,1个月时死亡1例。32例栓塞成功存活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0-5分28例,5-10分4例。随访至今,仅2例生活不能自理,其余病人均恢复了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对动脉瘤进行介入治疗要严格掌握适应症,要有娴熟的介入技术,术前周密考虑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栓塞成功的病人大部分预后良好。 曹文锋 吴凌峰 屈新辉 张昆南 吴晓牧 高幼奇 谢旭芳关键词:颅内破裂动脉瘤 介入治疗 6例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2006年 目的探讨脂质沉积性肌病(LSM)的临床和肌肉病理特点。方法分析6例LS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其活检肌肉的常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病理。结果LSM的主要临床特点为四肢近端肌无力和对运动不耐受,肌萎缩多不明显,血清肌酶轻中度升高,肌电图多呈肌源性损害;肌肉病理显示Ⅰ型肌纤维为主的空泡变性,油红“O”染色示脂滴明显增多。皮质激素、肉毒碱或维生素B2等治疗效果明显。结论LSM是一种少见的肌病类型,以肢体近端肌无力和肌疲劳现象为主要表现,临床上多长期误诊,目前LSM诊断需依赖症状、体征、酶学、肉毒碱检查、肌电图和肌肉活检等,其中肌肉活检发现肌纤维内脂肪滴增多是目前诊断此病的重要方法。 黄刚 高幼奇 吴晓牧 曹文锋关键词:脂质沉积性肌病 肌肉活检 肉毒碱 CADASIL病例1例报道 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报道:女,38岁。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为头部昏昏沉沉感,无头痛及呕吐,无畏寒及发热,无腹痛及腹泻,无视物模糊,遂在家休息。至第二天, 吴凌峰 屈新辉 曹文峰 高幼奇 吴晓牧关键词:CADASIL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左侧肢体 FLAIR 白质脑病 环状强化 文献传递 脑卒中病人血浆纤维连接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91年 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 Fn)是近年来受到重视的一种多功能蛋白质,广泛分布于体内,在抗感染、免疫调节及维持微血管通透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认为Fn参与了血小板的聚集与粘附。 高幼奇 王细福 赖旻瑶 朱晓刚 张昆南 董维 王国祥关键词:脑卒中 纤维连接蛋白 人血浆 蛋白测定 微血管通透性 剖宫产术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RPLS)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例剖宫产后RPL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其发病机制。结果(1)临床表现:头痛8例,视物模糊4例,癫痫发作7例。(2)影像学检查结果:头MRA+MRV检查正常,头MRI均可见双侧顶叶后部及枕叶对称性分布病灶,其中6例累及皮质和皮质下白质,1例累及双侧小脑半球,3例累及皮质下白质,1例累及额叶。(3)脑脊液结果:压力轻度升高3例(最高200mmH2O),有核细胞数增高3例,最高0.02×109/L,蛋白升高的4例(460-890mg/L),脑脊液葡萄糖、氯化物、培养、抗酸+墨汁染色、寄生虫、病毒学检查均正常。(4)预后:9例患者均未遗留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缓解后复查脑脊液和头MRI平扫+增强均正常。结论剖宫产术后的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多以头痛、视物异常、癫痫、意识障碍、精神异常为首发临床表现。头MRI有特征性表现,诊断和治疗及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可完全恢复,如不能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可能出现脑梗死、脑出血等,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甚至死亡。 柴文 高幼奇 谢旭芳 张骥 周超 张昆南关键词:剖宫产术后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头痛 癫痫 视物模糊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1例报道 患者女,49岁,50天前出现发热,体温37.0℃,治疗后发热好转,两天后出现头痛,以头顶部和后枕部为主,站立位及坐位出现,平卧后立刻缓解,头痛严重时伴呕吐黄水样胃内容物,无言语障碍、肢体无力、肢体抽搐、视力模糊、饮水呛咳... 项正兵 熊英琼 曹文峰 高幼奇 吴晓牧关键词:低颅压综合征 硬膜下积液 文献传递 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1997年 宋晓萍 王文丁 王晓莉 高幼奇关键词:D二聚体 血浆 体检 降解产物 D-DIMER 文采 误诊为颈椎病的中枢神经系统铁沉积症1例报告 被引量:3 2015年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superficial sideros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SSCN)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Hamill(1908年)通过尸检发现并报道首例。其主要症状为感音性耳聋、共济失调等,而脊髓及前根损害少见。本文报道1例曾误诊为颈椎病并以脊髓及前根损害为主要表现的SSCN。 黄刚 刘世民 吴凌峰 高幼奇 吴晓牧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 颈椎病 误诊 感音性耳聋 共济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