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冠军

作品数:32 被引量:202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6篇水稻
  • 13篇基因
  • 13篇分子标记
  • 8篇稻瘟
  • 8篇稻瘟病
  • 8篇性状
  • 8篇瘟病
  • 8篇抗性
  • 7篇分子标记辅助
  • 6篇飞虱
  • 5篇分子标记辅助...
  • 5篇QTL
  • 5篇QTL定位
  • 5篇标记辅助选择
  • 4篇育种
  • 4篇食味
  • 4篇数量性状
  • 4篇数量性状位点
  • 4篇褐飞虱
  • 3篇稻米

机构

  • 3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上海市农业生...

作者

  • 32篇高冠军
  • 30篇何予卿
  • 18篇张庆路
  • 4篇包亮
  • 3篇王岩
  • 3篇李一博
  • 3篇李信
  • 3篇吴昌军
  • 3篇胡杰
  • 3篇周浩
  • 2篇冯玉涛
  • 2篇宋丁丁
  • 2篇蒋海潮
  • 2篇杨子贤
  • 2篇袁丽
  • 2篇李平波
  • 2篇胡杰
  • 2篇罗利军
  • 2篇朱雪萍
  • 2篇王令强

传媒

  • 14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2009年全...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谱抗稻瘟病基因d12的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应用被引量:8
2008年
本研究利用一个广谱抗稻瘟病基因d12(来源于武育粳2号),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珍汕97B抗稻瘟病性。首先利用以珍汕97B为背景构建一个包含236个单株的d12近等基因系BC2F2群体,通过遗传分析,将抗稻瘟病基因d12定位于水稻第12染色体的遗传距离为2.7cM的2个SSR标记RM27792-RM28089之间。QTL分析结果表明,在分蘖期Ⅰ(TL58,播种后第58天考察的叶瘟)和分蘖期Ⅱ(TL75,播种后第75天考察的叶瘟)检测到的d12的LOD值和VAR值(遗传方差/表型方差)分别为:31.7、47.1%以及24.1、37.9%,d12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分别为1.2608、-1.0475以及0.7326、-0.7689;当水稻进入抽穗期(HL98,播种后第98天考察的叶瘟)时,检测不到d12。由此可见,d12对稻瘟病抗性随着水稻的分蘖进程可能由强到弱,当进入生殖生长时期对稻瘟病的抗性没有了贡献。这可以表明d12对稻瘟病的抗性受到发育时期的影响。以上结果可能对稻瘟病持久抗性的育种和受发育影响的抗病性的理解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包亮李一博高冠军何予卿
关键词:稻瘟病分子标记辅助
水稻糙米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的QTLs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是评价稻米营养品质的重要指标,控制水稻(Oryza sativa L.)糙米蛋白质及脂肪含量的基因位点是数量性状,检测水稻糙米蛋白质及脂肪含量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对于水稻品质遗传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明恢63和优质泰国香米KDML105两个籼稻品种为亲本杂交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构建了包含113个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的遗传连锁图谱,对2009、2010年群体的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进行了QTL定位。2009年检测到5个QTLs,其中蛋白质含量检测到2个QTLs,单个QTL贡献率分为别为5.44%和5.52%;粗脂肪含量检测到3个QTLs,单个QTL贡献率为5.42%~7.30%。2010年蛋白质含量检测到3个QTLs,单个QTL可解释表型变异为6.24%~20.75%;未检测到粗脂肪含量QTL。此外,还检测到14对粗脂肪含量和8对蛋白质含量的上位性QTLs。
黄覃于波NASSIROU Tondi-yacouba高冠军张庆路何予卿
关键词:蛋白质粗脂肪重组自交系
PCF3基因及其调节作物品质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PCF3基因及其调节作物品质的应用,属于作物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PCF3基因,可作为禾本科植物品质相关基因,尤其用于调控稻米性状指标,包括调控其储藏物质的含量、产量或食味品质等,为调控稻米品质提供了更多...
何予卿楼光明张庆路高冠军高浩洲
水稻株高QTLQph1的精细定位被引量:5
2012年
利用珍汕97B与南阳占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s)构建了以珍汕97B为背景的近等基因系(near isogenic line,NILs)BC3F2,通过对其320株随机分离小群体的研究,发现Qph1同时具有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其可解释的遗传变异达71.28%,局部QTL连锁分析把该QTL定位于2.1cM、180.2kb的RM6333-RM11961区间内;进一步发展6 000株大群体,筛选出230株极端隐性重组单株,利用重叠作图法将Qph1进一步精细定位于距离约为90kb的SSR标记SHL4和InDel(Insertl Deletion)标记HL13间,通过与已克隆的sd1基因比较,发现二者并不在同一个区域,这为进一步克隆该QTL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矮秆水稻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孔会利刘文俊王令强高冠军何予卿
关键词:水稻株高QTL近等基因系
水稻抗褐飞虱QBph3和QBph4基因的分子标记
本发明属于水稻分子标记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同时来自抗虫导入系IR02W101的两个水稻抗褐飞虱主效基因QBph3和QBph4的分子标记,将感虫品种珍汕97与IR02W101杂交、回交和自交获得BC<Sub>1</Sub...
何予卿胡杰高冠军张庆路
文献传递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水稻品质相关性状的QTL被引量:11
2012年
以川香29B和中国香稻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通过建立144个SSR标记连锁遗传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水稻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的相关性状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共检测到了45个与水稻粒长、粒宽、长宽比、垩白率、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相关的QTL,分布在水稻的第1、2、3、4、6、7、9、10、12染色体上,其中有9个QTL的效应被重复检测到。
晁园冯付春高冠军朱雪萍何予卿
关键词:水稻重组自交系蒸煮食味品质QTL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培矮64S的稻瘟病抗性被引量:25
2010年
培矮64S是广泛应用于我国两系杂交水稻的光温敏核不育系,但稻瘟病抗性较差,高感叶瘟和穗颈瘟。本研究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将稻瘟病抗性基因Pi-1、Pi-2从供体BL6中回交聚合到培矮64S中,并筛选得到的10株改良株系。改良株系对稻瘟病叶瘟和穗颈瘟的抗性明显增强。其中1752S-1,1752S-2,1783S和1789S花粉育性整体表现良好,在长日低温条件下的花粉不育率均达到99.5%以上,且与对照培矮64S在0.05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另外,1752S在各农艺性状的综合考察上呈现出明显优势,尤其是产量相关性状优势明显。
董巍李信晏斌吴昌军高冠军包亮李一博朱雪萍何予卿
关键词:光温敏核不育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性稻瘟病抗性
水稻柱头外露率QTL定位被引量:15
2014年
作为驯化的结果,水稻柱头外露率影响不育系的制种产量。本研究利用岳早籼6号和II-32B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JLs)群体,对柱头双外露率(PDES)和柱头单外露率(PSES)进行QTL(quantitativetraitlocus)分析。2011年和2012年两年表型数据检测到16个控制柱头外露率的QTLs,分布于第1、第3、第5、第6、第7和第9染色体上。其中,位于第1染色体RM472-RM12276和第9染色体RM278-RM107两个区段中的QTLs,在两种表型的两年重复数据中均有稳定的定位。这两个区间中的QTLs对柱头双外露率和柱头单外露率的表型变异解释为6.71%~21.99%51]10.65%~35.72%。这些稳定检测到的QTLs对不育系分子遗传改良和研究水稻驯化具有重要意义。
尹成李平波高冠军张庆路罗利军何予卿
关键词:水稻柱头外露率数量性状位点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杂交水稻的褐飞虱和稻瘟病抗性被引量:28
2010年
稻瘟病和褐飞虱目前是我国水稻产区最重要的病虫害。汕优63曾经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杂交水稻组合,然而其易感白叶枯病、稻瘟病、褐飞虱和品质等问题导致其近年来在生产上基本没有了面积。本试验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14、Bph15同时导入到汕优63的亲本明恢63和珍汕97B中,以改良汕优63的褐飞虱抗性;同时将抗稻瘟病基因Pi1、Pi2导入到已改良的珍汕97B中,使后者同时获得褐飞虱和稻瘟病抗性。褐飞虱苗期鉴定结果表明:改良的杂交稻(聚合Bph14,Bph15或单基因)的褐飞虱抗性较对照(汕优63)显著提高;穗颈瘟田间自然发病结果也表明:聚合Pi1、Pi2的杂交稻发病率仅为约6%,明显低于对照汕优63(约90%)。田间农艺性状考察也表明改良型杂交稻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对照基本一致,产量高于对照或与对照相仿。这些改良组合可以为进一步培育绿色超级稻提供中间材料。
胡杰李信吴昌军高冠军肖景华何予卿
关键词:杂交稻褐飞虱稻瘟病基因聚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利用水稻重组自交系进行配合力遗传分析被引量:16
2010年
以明恢63与B5和中国香稻构建的重组自交系为材料,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恢复基因(Rf3/Rf4)和B5来源的抗稻飞虱基因(Bph14/Bph15)共获得17个恢复系,分别与3个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杂交,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分析了9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和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除单株有效穗数外,其他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达极显著水平,生育期、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的特殊配合力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9个性状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大多数农艺性状受不育系影响比较大,仅株高和结实率受恢复系的影响较大。大多数农艺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大于60%,仅单株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小于50%。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与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的一般配合力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播始历期、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与其表型值间的相关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付新民王岩高冠军何予卿
关键词:水稻配合力遗传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