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辰

作品数:76 被引量:46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10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1篇色谱
  • 18篇相色谱
  • 17篇液相色谱
  • 17篇高效液相
  • 17篇高效液相色谱
  • 12篇色谱法
  • 10篇药物
  • 10篇液相
  • 9篇吡喃
  • 9篇硫代
  • 8篇液相色谱法
  • 8篇结核
  • 8篇抗结核
  • 8篇高效液相色谱...
  • 8篇杆菌
  • 7篇色谱法测定
  • 7篇吡喃酮
  • 6篇液相色谱法测...
  • 6篇中药
  • 6篇结核分枝杆菌

机构

  • 71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北京海淀妇幼...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食品药品...

作者

  • 74篇马辰
  • 20篇张婷婷
  • 13篇黄海洪
  • 13篇李燕
  • 11篇李彤
  • 11篇金波
  • 10篇李刚
  • 10篇李鹏
  • 7篇季鸣
  • 7篇陈晓光
  • 6篇林紫云
  • 6篇罗淑荣
  • 6篇王宝莲
  • 5篇李文东
  • 4篇刘爱茹
  • 4篇季思伟
  • 4篇来芳芳
  • 4篇盛莉
  • 3篇马双刚
  • 3篇吕海宁

传媒

  • 7篇药学学报
  • 4篇药物分析杂志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分析试验室
  • 3篇色谱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合成化学
  • 2篇中草药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北京中医
  • 1篇国外医学(中...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5
  • 2篇2004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荷叶中木脂素的薄层扫描测定被引量:8
1992年
在高效硅胶薄层板上,用二氯甲烷-乙醚分离了山荷叶中6种苯基四氢萘丁内酯类木脂素:鬼臼酮、异苦鬼臼酮、苦鬼臼酮、苦鬼臼素、鬼臼毒素、4’-去甲基鬼臼毒素和2种苯基萘丁内酯:去氢鬼臼素、山荷叶素。用2.5%硫酸铈铵的20%硝酸溶液喷雾显色,氨气薰数分钟后,薄层扫描法测定,各木脂素的线性范围在0.48~2.52μg,并用此法测定了不同产地的山荷叶及相近属植物鬼臼和山荷叶中木脂素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
马辰罗淑荣
关键词:木脂素薄层扫描法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分离3种黄酮类化合物对映体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以磺丁基醚-β-环糊精(SBE-β-CD)作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建立了二氢黄豆苷原(dihydrodaidzein)、雌马酚(equol)和山姜素(alpinetin)3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手性拆分方法。考察了环糊精的种类和浓度、有机相的种类和比例、缓冲盐的种类和浓度以及pH对3种化合物手性拆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Kromasil 100-5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10 mmol/L SBE-β-CD水溶液(含20mmol/L KH2PO4,pH值到4.0)(体积比为20∶80)的条件下,二氢黄豆苷原、雌马酚和山姜素的对映体都达到了基线分离,分离度分别为1.8,1.9和1.4。该方法简便,分离效果好,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拆分具有应用价值。
孙亚男李彤马辰
关键词:手性分离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中药材中三唑类杀菌剂及三嗪类除草剂的残留量被引量:44
2013年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甘草、西洋参、三七、人参、丹参5种中药材中10种三唑类杀菌剂、18种三嗪类除草剂(包括有毒代谢物)残留量的分析方法。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样品经1%(v/v)醋酸乙腈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净化处理,以Shim-pack XR-ODSⅡ(75 mm×2.0 mm)为色谱柱,0.05%(v/v)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测定。25种农药及其3种有毒代谢物的定量限(S/N≥10)为0.20~5.52μg/kg;检出限(S/N≥3)为0.10~2.57μg/kg;在各自的考察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在0.20~55.2μg/kg添加水平内,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0.6%~125.7%,RSD为0.7%~14.2%。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可用于中药材中三唑类杀菌剂和三嗪类除草剂农药残留量的快速筛查。
王菲李彤马辰
关键词: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三唑类杀菌剂中药材
奥利司他中有关物质的UPLC-MS/MS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MS),研究国内部分厂家的奥利司他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结构,确定了奥利司他10种有关物质的结构式或相对分子质量。获得并比较了不同来源的奥利司他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结构信息,为其开发及质量监控提供有意义的实验数据和参考依据。
张婷婷马辰
关键词:奥利司他UPLC-MSMS生产工艺
HPLC-ELSD法测定尿液中甘露醇和乳果糖浓度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建立甘露醇和乳果糖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分析法(HPLC-ELSD),以对照品为外标,检测6例正常人和6例腹水患者尿液标本中甘露醇和乳果糖浓度。结果:该方法甘露醇和乳果糖能得到良好分离。甘露醇和乳果糖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960mg/L(r=0·9973)和25~800mg/L(r=0·9962);甘露醇和乳果糖日内精密度(RSD)分别为1·5%和1·3%(n=6);甘露醇的加样回收率在93·0%~98·8%之间,乳果糖的加样回收率在93·3%~98·9%之间。本方法测定甘露醇的最大检出限为200ng,乳果糖为250ng。腹水患者的肠道通透性(乳果糖排泄率/甘露醇排泄率:0·400±0·340)较正常人(乳果糖排泄率/甘露醇排泄率:0·025±0·005)显著增高。结论:HPLC-ELSD检测肠道通透性的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样品前处理简单,是临床评价小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实用方法。
陈丹姜春燕马辰
关键词:肠道通透性乳果糖甘露醇
UFLC-MS/MS法研究利奈唑胺片强制降解杂质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UFLC-MS/MS技术对利奈唑胺片剂的杂质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利奈唑胺片剂的有关物质,推断了其在酸、碱、氧化、水解等降解条件下的降解杂质结构,并对杂质的质谱裂解规律与途径进行了分析与归纳。本文共推定了4个杂质,分别为杂质1(S)-1-氨基-3-[(3-氟-4-吗啉基苯基)氨基]-2-丙醇、杂质2(S)-5-(乙酰胺甲基)-3-(3-氟-4-氧代吗啉基苯基)噁唑烷酮、杂质3(S)-5-(氨甲基)-3-(3-氟-4-吗啉基苯基)噁唑烷酮和杂质4(R)-N-[3-[(3-氟-4-吗啉基苯基)氨基]-2-羟基丙基]乙酰胺。其中酸降解产生杂质3和杂质4,碱降解产生杂质1和杂质4,氧化降解产生杂质2,水解降解产生杂质4;同时测定了杂质1~4的校正因子,分别为1.3、1.4、0.9和1.1,并采用计算机辅助化合物毒性预测系统对4个降解杂质进行了毒性预测。该研究结果可为利奈唑胺片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参考。
雷银瓶金波李彤张婷婷马辰
关键词:利奈唑胺UFLC-MS/MS毒性预测
药物体外肝代谢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03年
目的 介绍药物体外肝代谢方法的最新进展。方法 根据近几年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分别按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及基因重组P4 5 0酶系、肝细胞体外温孵法、离体肝灌流及器官组织切片法等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 介导药物体外代谢酶系的研究是药物体外肝代谢的研究热点 ,其在新药研究与开发及正确指导临床合并用药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李文东马辰
关键词:药物代谢
山荷叶中木脂素成分的研究被引量:26
1993年
从陕西产山荷叶(Diphylleia sinensis Li.)根茎中分得9个木脂素和1个黄酮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证明化合物Ⅸ为新木脂素,即苦鬼臼素-1-乙基醚(picropodophyllin-1-ethyl ether),其它化合物分别为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Ⅰ)、异苦鬼臼酮(isopicropodophyllone,Ⅱ)、去氢鬼臼毒素(dehydropodophyllotoxin,Ⅲ)、山荷叶素(diphyllin,Ⅳ)、苦鬼臼素(picropodophyllin,Ⅴ)、鬼臼酯酮(podophyllotoxone,Ⅵ)、4′-去甲基鬼臼毒素(4′-demethylpodophyllotoxin,Ⅶ)、苦鬼臼素葡萄糖甙(picropodophyllin slucoside,Ⅷ)和山奈酚(kaempferol,Ⅹ)。其中化合物Ⅱ,Ⅵ,Ⅶ和Ⅷ为首次从山荷叶属植物中分得。
马辰杨峻山罗淑荣
关键词:木脂素化学成分
苦杏仁中苦杏仁甙的含量测定被引量:23
2000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C18柱,以甲醇-水(3∶7)为流动相,对苦杏仁中的苦杏仁甙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线性范围为4.08~32.64μg,平均回收率97.0% ,相对标准偏差为1.63% 。
马辰李春花
关键词:苦杏仁高效液相色谱苦杏仁甙中药化学分析
大豆磷脂中磷脂类成分的含量测定被引量:35
1999年
目的:应用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样品中磷脂的含量,比较不同样品中磷脂含量。方法:展开剂为氯仿甲醇冰醋酸丙酮水(45∶25∶7∶4∶2) ,磷显色剂显色。结果:北京卵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的含量大于70 % ,四川卵磷脂中含有所测的7 种成分,大豆磷脂胶囊、美国卵磷脂胶囊和LECITHIN 胶囊为口服剂型,磷脂总含量较低。结论:本法可作为磷脂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马辰段宏瑾
关键词:大豆磷脂薄层色谱扫描法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