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瑞士

作品数:37 被引量:715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305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盆地
  • 6篇杂岩
  • 5篇混杂岩
  • 5篇古生代
  • 4篇造山带
  • 4篇山带
  • 3篇地体
  • 3篇岩带
  • 3篇蛇绿混杂岩
  • 3篇吐哈盆地
  • 3篇变质
  • 2篇东段
  • 2篇东天山
  • 2篇新生代
  • 2篇岩石
  • 2篇运动学
  • 2篇韧性剪切
  • 2篇山东段
  • 2篇天山东段
  • 2篇推覆

机构

  • 33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建筑工程...
  • 1篇宜昌地质矿产...
  • 1篇塔里木石油勘...

作者

  • 33篇马瑞士
  • 13篇卢华复
  • 12篇朱文斌
  • 10篇舒良树
  • 8篇郭令智
  • 7篇吴世敏
  • 6篇王赐银
  • 5篇施央申
  • 5篇贾东
  • 4篇徐鸣洁
  • 4篇孙岩
  • 3篇蔡东升
  • 2篇张庆龙
  • 2篇王锋
  • 2篇贾承造
  • 2篇胡德昭
  • 1篇赵明
  • 1篇郭召杰
  • 1篇王良书
  • 1篇郭继春

传媒

  • 5篇南京大学学报...
  • 5篇高校地质学报
  • 4篇大地构造与成...
  • 3篇地质科学
  • 2篇新疆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桂林工学院学...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成都理工学院...
  • 1篇地质地球化学
  • 1篇中国区域地质
  • 1篇地质找矿论丛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南京建筑工程...
  • 1篇华南地质与矿...
  • 1篇安徽地质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8
  • 4篇1997
  • 7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构造耦合作用被引量:31
2003年
构造耦合作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地质现象。现今东、西太平洋的构造差异及古太平洋和现今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差异与俯冲的洋壳板块性状有关,即:①俯冲角度;②俯冲角度的改变;③俯冲速率;④俯冲速率的改变;⑤俯冲深度;⑥俯冲板块前缘与海沟间的水平距离;⑦俯冲板块在670km上、下地幔界线处的构造形态;⑧俯冲板块的位移及位移方向。这种深部构造活动对浅部构造形成的制约和影响,是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耦合现象的具体表现。中国西北部的盆山耦合现象是大陆内部的构造耦合作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远距离效应,导致中亚地区产生陆内A型俯冲,A型俯冲是造成盆地消亡、山系形成的重要因素。
郭令智朱文斌马瑞士孙岩王锋
关键词:中国西北部活动大陆边缘
利用地球物理资料对沧东断裂带演化特征的研究被引量:9
1997年
本文对横切沧东断裂带(中南部)的23条地震剖面进行分析解释,计算出各剖面的地层厚度和断距,并结合重、磁资料,对沧东断裂带和黄骅坳陷西部的构造演化进行了定量研究,发育特征为:沧东断裂带(中南部)在时间演化上可分为四期,空间演化上可分为六段,且控制了黄骅坳陷西部的反转构造;沧东断裂带作为黄骅坳陷的西界断裂,在中生代早中期为逆冲断层,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转为正断层,它控制了坳陷的构造演化,对油气运移和富集起重要作用;
徐鸣洁朱文斌胡德昭王勤马瑞士
关键词:断裂带地球物理
东天山造山带区域变质作用及其构造环境研究被引量:12
1994年
以活动论思想为指导,分析了东天山造山带区域变质作用的某本特征、成因类型、变质岩带的分带特征和特征矿物组合的空间分布规律,论证了大型断裂构造对区域变质作用的同期制约和后期迭加改造作用,阐明了断裂区域变质作用在东天山造山带的普遍性以及断裂活动与变质变形、混合容化和花岗岩化作用之间的关系。最后对东天山变质岩带的板块构造环境和多期变质演化规律进行了探讨.
王赐银马瑞士舒良树朱文斌
关键词:造山带区域变质作用
新疆地区盆地—山脉构造形成机理被引量:9
1996年
在侏罗纪,特提斯海洋壳沿班公错-怒江一带向昆仑山俯冲,使新疆广大地区处于弧后展构造环境,形成若干个巨大的原型伸展盆地,以准平原地貌为特征。A型俯冲导致盆地的消亡和山系的形成,其动力除了直接源于两板块的碰撞挤压外,还与盆地深部地幔流向造山带下的蠕动密切相关。
马瑞士朱文斌
关键词:中生代盆地演化
一种改进的Robin法
1996年
提出一种改进的Robin法.在显微镜下的定向岩石切片中,以变形石英集合体的透镜体作为应变标志体,定义其长轴相对基准线(对XZ片和YZ片是切片长边所平行的C面理迹线,对XY片是切片长边所平行的拉伸线理)的偏斜角为θ’.各石英透镜体长轴偏斜角θ’的加权平均值(?)’可以代表该切片中应变椭圆的长轴方位,利用(?)’可以求出在定向岩石标本截面上应变椭圆的长轴侧伏角ψ,a_i和c_i的数值则直接沿着各个石英透镜体的长轴和短轴方向用目镜微尺分别量取,只有轴率Rs沿用Robin所给的公式求出.这样既简化了测量步骤,又能确定应变椭圆的方位,便于进一步进行三维有限应变分析.还可同时求出剪应变值γ.该法对缺少标准应变标志体的古老变质岩区的有限应变研究,以及发育在深成岩中的剪切带的有限应变研究,都是一种有效的工具.为了能对任意构造带中的岩石进行有限应变测量,作者还提出了一种普适的改进Robin法.
李新辉马瑞士
关键词:加权平均值
西天山一带大地构造相划分及其构造演化特征被引量:30
1995年
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运用大地构造相溉念及构造分析方法,将西天山及培里木板块北缘一带,划分为8个大地构造相单元,其中包括:柯坪、库车、库鲁克塔格前陆冲褶相,南天山前陆磨拉石盆地相,中天山、南天山岩浆弧相,北天山(弧前)及南天山(弧后)混杂相。并根据该区从震旦纪二叠纪时期沉积相及岩浆岩类型、古生物、岩石化学、同位素年龄、稀土元素等方面的特点的分析,重建了西天山古生代时期的构造演化历史。
吴世敏卢华复马瑞士贾东蔡东升
关键词:大地构造相
新疆乌鲁木齐煤田自燃烧变岩岩石特征被引量:10
2001年
我国北方和西北干旱地区煤田自燃地质灾害比较严重。本文研究了新疆乌鲁木齐西山煤矿烧变岩。从岩石学特征、Fe2 O3 / (Fe O+Fe2 O3 )比例可将烧变岩划分为烧变岩和烧熔岩两种。其 K- Ar同位素年龄为 1 5.8× 1 0 4a- 1 6.4× 1 0 4a。本文还探讨了煤田自燃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孙家齐马瑞士舒良树
关键词:地质灾害烧变岩
天山造山带东段碰撞变形与运动学研究
舒良树马瑞士朱文斌孙岩卢华复赵明郭建
研究目的:建立区域构造格架以恢复古构造环境,剖析不同层次构造变形以了解地壳结构与流变特征,研究变形期次和运动学以确定古构造演化过程,分析韧性剪切机制及其成矿作用以提供金铜找矿理论依据。创新:发现石榴石-辉石矿物相韧性变形...
关键词:
关键词:运动学天山东段
天山东段推覆构造研究被引量:36
1997年
本文概括性总结了天山东段大型推覆构造的基本特征。根据地质证据和同位素年龄,东天山存在早古生代末,晚古生代晚期和新生代三期推覆构造;根据推覆构造分布规律及构造背景,在平面上划分为五大推覆带、9个大型韧剪带;根据出露岩石的矿物变形相将东天山推覆构造划分为深、中深和浅三个深度层次;通过韧剪变形组构的观察分析,确定了多期韧性变形性质与运动方向。糜棱岩中超微构造、古应力及小构造变形缩短率测量统计,证明东天山推覆变形具有显著的地壳缩短增厚作用。新生代板块碰撞导致本区中新生代盆地基底向造山带A型俯冲,造山带向盆地推覆,其结果就构成了今日看到的镶嵌状盆地-山脉构造地貌景观。
舒良树马瑞士郭令智孙家齐
关键词:造山带推覆构造韧性剪切作用古生代
郭令智院士的科学贡献被引量:1
2005年
郭令智先生,湖北安陆县人.1938年在重庆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1938~1946年先后在中央大地质系、云南大学矿冶系以及中国地理研究所任助教、研究助理、助理研究员.1946~1949年任台湾大学地质系副教授、台湾省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1949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深造.1951年他绕道香港携在台湾的妻儿一起,毅然回到祖国大陆,在南京大学地质系(现地球科学系)任教授至今.
马瑞士卢华复
关键词:院士地质系地球科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