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骨折
  • 1篇多功能外固定...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骨折
  • 1篇腰背
  • 1篇腰背部
  • 1篇腰背部疼痛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骨折
  • 1篇早癌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障碍
  • 1篇髓内
  • 1篇髓内钉
  • 1篇髓内钉治疗
  • 1篇锁髓内钉
  • 1篇疼痛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染色

机构

  • 3篇济宁医学院附...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

  • 3篇马忠超
  • 1篇王玮玮
  • 1篇李温静
  • 1篇郝卫东
  • 1篇李新军
  • 1篇王佰亮
  • 1篇孙长征
  • 1篇李殿环
  • 1篇许艳旭
  • 1篇孙丕磊

传媒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新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后路截骨复位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被引量:1
2010年
李新军马忠超孙丕磊
关键词: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路腰背部疼痛神经功能障碍陈旧性骨折固定术治疗
内镜下黏膜染色联合黏膜切除术在大肠早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癌变率极高的大肠扁平隆起、平坦、凹陷型及广基浅表性病变进行常规电子大肠镜下黏膜染色联合黏膜下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符合条件的患者用0.4%靛胭脂直接喷洒行黏膜染色。于染色肠镜下观察病灶腺窝开口类型。按工藤分类法判断浅表型大肠肿瘤小凹形状。局部黏膜注射1∶10000肾上腺素,或其中加入少量美蓝、甘油果糖,根据黏膜隆起征判断是否行黏膜切除术。观察切除率及并发症。结果26例患者中1次切除(EMR)22例,分次切除(EPMR)4例,其中1例病变创面行夹子缝合。1例并发内镜治疗后便血,行急诊大肠镜检查电烧后止血。2例黏膜层癌病变,内镜治疗后有1例患者本人仍要求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发现癌残留及淋巴结转移;另1例长期内镜随访24个月,未见局部再发及转移。所有患者均无治疗后穿孔、感染。结论使用普通电子染色内镜也可使病灶范围显示清楚,同时观察腺管开口,判断是否行黏膜下切除肿瘤,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郝卫东孙长征李殿环马忠超李温静
关键词:大肠早癌癌前病变黏膜染色黏膜切除术
改良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C型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比较改良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 C 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80例胫腓骨 C 型骨折患者,其中40例采用改良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另40例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两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改良外固定支架治疗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组(P <0.05)。随访1~5年,改良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组40例患者中,出现针道感染1例,畸形愈合1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组40例患者中,畸形愈合1例,延迟愈合1例。两组均无出现骨折不愈合的病例。结论与交锁髓内钉治疗相比,改良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 C 型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快。
马忠超王佰亮许艳旭王玮玮
关键词: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交锁髓内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