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增军

作品数:172 被引量:473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4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15篇科技成果
  • 7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3篇农业科学
  • 6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9篇病毒
  • 27篇传染
  • 22篇杆菌
  • 18篇传染性
  • 17篇链球菌
  • 16篇狂犬
  • 15篇犬病
  • 15篇猪源
  • 15篇免疫
  • 15篇菌病
  • 14篇伪狂犬病
  • 13篇流行病
  • 13篇流行病学
  • 11篇血清型
  • 11篇染病
  • 10篇毒力
  • 10篇圆环病毒
  • 10篇伪狂犬病毒
  • 9篇疫病
  • 7篇药敏

机构

  • 140篇河北科技师范...
  • 18篇河北农业技术...
  • 10篇河北农业大学
  • 10篇河北职业技术...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6篇河北省动物疫...
  • 4篇吉林大学
  • 3篇河北工程大学
  • 3篇石家庄海关技...
  • 2篇安阳工学院
  • 2篇河北省图书馆
  • 2篇河北省迁安市...
  • 1篇沧州职业技术...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河北省畜牧良...
  • 1篇河南省水产技...

作者

  • 172篇马增军
  • 104篇芮萍
  • 39篇刘谢荣
  • 33篇史秋梅
  • 31篇陈翠珍
  • 30篇杨彩然
  • 25篇王秋悦
  • 23篇房海
  • 17篇吴建华
  • 13篇张艳英
  • 13篇李佩国
  • 13篇张东林
  • 11篇张建文
  • 11篇李蕴玉
  • 9篇高桂生
  • 9篇汤生玲
  • 8篇杨宗泽
  • 7篇冯敏山
  • 7篇张香斋
  • 7篇段玲欣

传媒

  • 16篇中国兽医学报
  • 1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0篇中国兽医杂志
  • 7篇北方牧业
  • 6篇河北农业技术...
  • 6篇中国预防兽医...
  • 5篇畜牧与兽医
  • 5篇动物医学进展
  • 5篇今日畜牧兽医
  • 3篇中国家禽
  • 3篇中国兽医科技
  • 3篇畜牧兽医学报
  • 3篇河北职业技术...
  • 3篇养殖技术顾问
  • 3篇中国兽药杂志
  • 3篇河北科技师范...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病毒学报
  • 2篇河北渔业
  • 2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4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15篇2015
  • 14篇2014
  • 2篇2013
  • 11篇2012
  • 1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1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纳米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纳米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及其应用。该纳米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S蛋白具有优异的特异性和亲和力。
宋涛马增军芮萍王丽丽杨姗姗李封赛董楠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地方流行毒株的免疫原性被引量:6
2007年
从河北省一些发病鸡场分离到JD1~JD10共10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毒株,用IBD标准阳性血清以琼扩试验进行了初步鉴定.并进行了IBDV分离物及其鸡胚适应毒免疫原对标准强毒IBDV-BC6/85株免疫保护试验,D78弱毒疫苗对IBDV各分离毒株的免疫保护试验以及分离毒株间交互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表明,D78疫苗对JD2,JD5和JD10 IBDV分离株的保护率较低,分别为40%、50%和60%.分离毒株JD5、JD2及其鸡胚传代物E-JD2对强毒株的免疫保护率可达100%.交互免疫保护试验表明,JD2对其余各分离株的免疫保护指数达到80%以上,对标准强毒株和地方分离株均可产生有效免疫保护.
马增军芮萍李佩国刘华格崔学文张志全董淑珍
关键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株免疫原性
伪狂犬病毒跨物种感染与传播被引量:3
2022年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以发热、奇痒和脑脊髓炎症状为特征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猪是PRV主要的传染源和天然宿主。PRV对宿主有较强的抵御能力,能侵袭宿主的神经元,逃避免疫机制。PRV gD蛋白可结合人和猪具有相似亲和力的nectin-1蛋白,启动病毒进入,因此可以有效感染人类细胞,为人类感染此病奠定基础。本文简要综述了PRV的感染机制以及在不同物种如单峰驼、黄牛、犬、羊等之间的传播,以及人类感染PRV的实例,表明PRV的跨物种感染已经普遍存在。猪在病原体传播中起着关键的中间作用,促进了PRV跨物种传播的研究。本文旨在为广大的相关从业人员发出示警,促进PRV跨物种传播的深入研究,以避免潜在的感染风险。
王春芳付琦媛郑宾宾宋涛严世杰芮萍张志安马增军
关键词:伪狂犬病毒
猪源绿色气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为了解河北省保定市某猪场断奶仔猪发生以腹泻和呼吸道为主要症状的病死原因,无菌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培养特性、生化特性鉴定,初步表明分离菌株为绿色气球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显示,分离菌与绿色气球菌同源性达99.4%~100%。致病性试验证实2株分离菌株有致病性。分离菌株仅对氨苄西林敏感,对红霉素、四环素中敏,对阿米卡星、头孢吡酮、头孢噻吩、诺氟沙星、克林霉素、苯唑西林、环丙沙星、万古霉素、氯霉素、头孢拉啶、呋喃妥因、黏菌素均耐药,并携带多重耐药基因。
付琦媛严世杰宋涛李文傲田瑞王春芳孟宪华芮萍马增军
关键词:断奶仔猪绿色气球菌耐药性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疑似病猪的病原分离及血清学调查被引量:6
2003年
以疑似猪萎缩性鼻炎的病猪 ,采集鼻腔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经鉴定为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并对秦皇岛、唐山等地 8个规模化猪场的 2 98份血清样品采用猪萎缩性鼻炎乳胶凝集诊断试剂盒进行了血清学监测 ,检出血清抗体阳性猪 16 8头 ,阳性率平均 5 6 .3%。以 2~ 3月龄育肥猪的检出率最高 ,达 75 .2 % ,感染情况较为严重。
马增军芮萍吴建华罗永华崔学文
关键词: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病原分离血清学监测
猪圆环病毒2型河北分离株的基因型鉴定及其毒力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为了明确河北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PCV2)流行毒株的基因型及其毒力,应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实验(IP-MA)对从保定、唐山和衡水分离的3株PCV2进行了鉴定,分别命名为PCV2-BD1A、TSh1和HSh1。以PCV2 Cap基因为靶基因,运用PCR-RFLP技术对3个分离株进行了基因型鉴定,结果分离株BD1A和TSh1为2H基因型,分离株HSh1为2I基因型,提示2H基因型仍然是当前河北地区PCV2流行毒株的优势基因型。通过与已知PCV2强毒株(PCV2-40895)Cap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推测PCV2-BD1A、TSh1和HSh1 3个分离株均为强毒力PCV2。
宋勤叶马增军李潭清马兴树
关键词:基因型毒力
从猪“高热病”谈我国养殖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7年
就猪“高热病”发生、流行与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论述,并结合作者的临床实践与研究提出了几点思考。指出猪“高热病”疫情反映了疫病风险已成为我国养猪业发展之瓶颈,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新发疫病的研究与监控力度,强化防疫意识,改善养殖环境,控制污染,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吴建华马增军
关键词:高热病蓝耳病疫病防控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地方流行毒株的分离与制苗种毒的筛选被引量:1
1998年
从河北省昌黎县不同鸡场发生的法氏囊病鸡群中,分离到JD1,JD2,JD3,JD4,JD5共5株IBD病毒毒株,通过初步分离与试验,并对其作了致病性、鸡胚适应性和免疫保护性等项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5株均为IBDV,且可使易感鸡100%发病,致死率在0~40%。其中JD2和JD5可以在鸡胚中稳定增殖并使鸡胚规律性死亡。尽管通过鸡胚驯化,使分离的IB-DV毒力有所下降,但其灭活后免疫鸡,仍可使鸡对IBD流行毒株的攻击达到85%的保护率。JD2可作为IBD囊组织抗原的种毒,也可作为IBD鸡胚抗原的种毒。
王廷富房海陈翠珍马增军沈萍史秋梅李建国李兵
关键词:鸡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免疫
中草药防治鸡呼吸道传染病研究
沈萍史秋梅高桂生杨宗泽李佩国马增军张建文范莉董淑珍芮萍张锦成冯志新张桂贤刘志勇
该项目以鸡病原大肠杆菌、新城疫病毒(F48E8)为供试株的药敏结果,发现:地榆、乌梅、大黄、黄连、蒲公英、知母、黄芩、金荞麦对供试大肠杆菌株有抑菌作用;金银花、大青叶、黄连、麻黄、川芎、板蓝根、连翘、贯众对供试新城疫病毒...
关键词:
关键词:中草药
山区发酵床养猪的“三元防疫技术体系”
2012年
利用生物发酵床养猪,优化了生猪的生存环境,提高了生猪的生产性能,同时可减少疫病的媒介传播,对生猪的保健和疫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优化的生存环境,避免了抗生素、磺胺类等药物的大量使用,减少了细菌耐药性。
刘谢荣芮萍李蕴玉冯敏山马增军吕海清
关键词:发酵床防疫技术养猪疫病防控细菌耐药性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