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莓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文学
  • 2篇艺术

主题

  • 6篇小说
  • 4篇作家
  • 3篇都市
  • 3篇都市小说
  • 3篇女性
  • 3篇文学
  • 2篇少数民族文学
  • 2篇少数民族作家
  • 2篇民族
  • 2篇民族文学
  • 2篇民族作家
  • 1篇地理
  • 1篇地理环境
  • 1篇电视剧
  • 1篇电视剧创作
  • 1篇叙事
  • 1篇叙事策略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创作
  • 1篇英雄主义

机构

  • 8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学院

作者

  • 9篇韩莓
  • 1篇金宜鸿
  • 1篇方志平

传媒

  • 1篇江汉论坛
  • 1篇戏剧之家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理工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写作(中)

年份

  • 1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论国产电视剧的民族叙事策略
作为中国电视的三大支柱之一,作为当代社会最卓越的叙事媒介之一,电视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随着中国加入WTO,随着国内文化市场的逐步开放,各国出品各种类型的电视剧给广大电视观众带去了欢乐,也给电视工作...
韩莓
关键词:电视剧创作叙事策略国产电视剧
文献传递
观剧三人谈
2002年
韩莓(武汉大学中文系博士):日文版的话剧《同船过渡》舞台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拥挤的场景,舞台外,时而悠扬,时而苍凉的汽笛声却给予了这场景无限辽远阔大的背景:辽远的是时间,阔大的是空间,在时间的旷野里,人的一生不过是一瞬,在茫茫的人海中,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即是缘。既然相聚不易,何不珍惜拥有,分享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的温暖情谊。作为小剧场话剧场景集中,人物较少,然而它对人心与人生的发掘与刻画却相当深刻。这出戏以不无善意的恶作剧开始,以不无悲凉的正剧结束,无场次的戏剧形式让情感的流脉起伏畅达,就象奔涌的长江和日复一日的生活不会间断。剧中几位出场人物的刻画均有传神之笔,刘强的心计,米玲的直率,雷子的精明,
韩莓方志平金宜鸿
关键词:话剧戏剧事业戏剧艺术艺术创作表现手法
耐人寻味话威风——读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威风凛凛》
1996年
长篇小说《威风凛凛》是青年作家刘醒龙的又一部力作。这位曾以一曲《凤凰琴》感动了多少读者的作家,在洋洋洒洒的20余万言中,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南方山区小镇奇奇诡诡而又意味深长的故事。刘醒龙在小说的题记中这样写道:"作家写作有两种,一种用智慧和思想,一种用灵魂和血肉,我希望成为后者"。其实,对于读者而言,又何尝不是面临着这样两种选择,是用理性去分析它,还是敞开自己的全部身心去感受它,同样一部作品会带给人们不同的联想。先哲告诉我们:人生像一个舞台。而我们说:舞台也像复杂的人生。
韩莓
关键词:长篇小说作家老师舞台
20世纪中国女性都市小说回瞻被引量:6
2002年
本文以20世纪女性都市小说为考察对象,以二水分流,合而为一描述中国女性都市小说的发展轨迹,重点分析了庐隐、丁玲、张爱玲、草明、张洁、王安忆、张欣等人的创作在这一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本文还从小说视角、人物塑造、心态刻画上阐释了女性都市小说对都市文学的重要贡献,并指出了女性都市小说创作的局限性,为这一类小说的后续创作进行了思考。
韩莓
关键词:女性都市小说
丁玲女性都市小说论被引量:3
2002年
丁玲的早期作品大多以都市生活为背景 ,年轻的丁玲以大胆率真的心灵直面女性的都市生存 ,写出了都市女性的情欲、理性、失落和超越 ,敢于逼视女性意识中那些隐秘的 ,甚至是尚不清晰的思想 ,发现其中追求独立与自由的因子 ,唤醒、鼓舞、高扬它们。
韩莓
关键词:女性都市小说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都市小说论
韩莓
关键词:中国现代小说都市小说女性作家
"发出自己的声音"--新时期少数民族作家小说创作论
韩莓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学民族性
浅论新时期少数民族小说创作中的宗教和地域因素
1998年
新时期以来,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小说创作方面更是成绩卓著。在影响少数民族小说创作的诸多因素中,又以宗教情绪的融入和地域特色的挖掘最具代表性。这两种因素影响到作家们对社会与人生的理解,还赋予了小说独特的风格。
韩莓
关键词:少数民族作家少数民族小说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情绪少数民族文学地理环境
在战争理性与人性温情之间——当代革命战争题材小说创作论略被引量:4
2000年
革命战争题材小说是当代小说的重要类别之一。50~ 60年代革命战争题材小说强调对英雄人物正面形象的塑造 ,常常以革命浪漫主义回避对战争苦难的描写 ,以英雄主义、大无畏的气概来淡化作为个体的人在战争中所受的创伤。新时期文学开始后 ,这样的创作倾向有所改变 ,90年代 ,以邓一光为代表的作家注重描写英雄的普通性和普通人的英雄壮举 ,表现了经历苦难的人们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前苏联的革命战争题材小说作为重要参照 ,我们发现 ,战争和苦难恰恰与革命的英雄主义紧密相连 ,从对英雄的崇拜到客观评价英雄 ,从写英雄的行为到展示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中国革命战争题材小说的创作完成了与当代文坛对人与人性关怀的同步跨越。
韩莓
关键词:英雄主义文学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