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洪海

作品数:29 被引量:243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生物学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历史地理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遗址
  • 5篇史前
  • 5篇出土
  • 4篇史前时期
  • 4篇文化
  • 4篇考古
  • 3篇青铜
  • 3篇马家窑
  • 3篇马家窑文化
  • 3篇墓葬
  • 2篇同位素
  • 2篇同位素分析
  • 2篇齐家文化
  • 2篇青铜时代
  • 2篇文化面貌
  • 2篇文化遗址
  • 2篇稳定同位素
  • 2篇稳定同位素分...
  • 2篇西周
  • 2篇考古学

机构

  • 26篇西北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延安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南洋理工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西蒙菲莎大学
  • 1篇甘肃省文物考...
  • 1篇陕西省考古研...
  • 1篇新疆文物考古...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6篇陈洪海
  • 6篇王振
  • 3篇李悦
  • 3篇钱耀鹏
  • 2篇赵丛苍
  • 2篇袁靖
  • 1篇冉万里
  • 1篇刘瑞俊
  • 1篇赵欣
  • 1篇陈相龙
  • 1篇徐建炜
  • 1篇胡耀武
  • 1篇于春
  • 1篇霍巍
  • 1篇崔亚平
  • 1篇杨东亚
  • 1篇陈建立
  • 1篇王振
  • 1篇韩建业
  • 1篇王昌燧

传媒

  • 4篇西北大学学报...
  • 3篇文物
  • 3篇西北大学学报...
  • 3篇考古与文物
  • 2篇考古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南方文物
  • 2篇西部考古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西域研究
  • 1篇新疆大学学报...
  • 1篇边疆考古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4
  • 1篇199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宗日遗址的文化性质被引量:50
1998年
青海省同德县宗日遗址,经过1994、1995两个年度的发掘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我们在报道发掘概况的同时,拟对其文化性质加以探讨,以就正于学界同仁。一、文化因素分析及文化特征要把握一个遗址的文化特征,必须先分析其文化构成,确定其组合成分以及主次关系。我们对宗日遗址的文化因素分析。
陈洪海格桑本李国林
关键词:马家窑文化卡约文化文化面貌半山类型文化性质文化堆积
甘青地区史前时期未成年人埋葬问题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甘青地区史前时期的墓葬材料丰富,本文通过对未成年人墓葬数量的研究,认为甘青地区史前时期的未成年人并未完全葬入墓地,在集中埋葬的公共墓地以外,很可能存在以未成年人为主体的单独墓葬区。而以未成年人为主的墓葬区多在房址附近或者主体墓地边缘,以埋葬年龄较小的婴幼儿为主,其葬俗也与公共墓地的成年人相异。
陈洪海周浩然
关键词:未成年人
新疆建筑工艺及建筑材料的起源——以土坯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关于新疆土坯的起源问题,一直以来鲜有人问津。经对相关考古资料及气候环境等的分析,新疆土坯应是在公元前1900年—公元前1300年,自中西亚沿着一条由西向东经塔里木盆地北缘—吐鲁番盆地—中部天山北麓—哈密盆地的路线传播的。可推断,在史前时期就有一条联系东西方文化的"史前丝绸之路"。
刘晓婧陈洪海
关键词:土坯丝绸之路气候环境东西方文化文化扩张
汉简所见河西长城日常戍防管理制度探析被引量:4
2018年
汉承秦制,为更好地发挥西北地区长城的防御功能,汉朝政府为其制定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人事管理和日常戍防管理制度。其中"行塞"和"秋射"两个制度是日常戍防管理制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现阶段出土汉简以及史料中关于"行塞"制度与"秋射"制度的相关内容分析研究,来探析河西长城的日常戍防管理制度,了解汉代边防防御体系的运作与作用以及历代长城管理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王晨仰王欣亚赵丛苍陈洪海
关键词:汉简
陕西旬邑下魏洛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4
2006年
下魏洛遗址位于陕西省旬邑县赤道乡下魏洛村南的黄土台地上。2004年4-8月,由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旬邑县博物馆组成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出龙山时期的房址、陶窑和灰坑等重要遗迹,出土了大量陶、石、骨质器物。下魏洛遗址地处关中西北部陕甘交界处,综合比较庙底沟二期、客省庄二期、常山下层文化和齐家文化的特点,可知该遗址的发掘对于东西部文化交流与人群迁徙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陈洪海刘瑞俊陈靓张永超
关键词:遗址发掘简报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内涵文化遗产
新疆特克斯恰甫其海A区XV号墓地发掘简报被引量:9
2006年
陈洪海陈洪海
关键词:墓地水库工程文物部门
甘青地区史前时期石构墓葬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石构墓葬是甘青地区史前时期较有特色的一类文化遗存,根据结构特征,可分为石椁墓、石围墓、石封门板墓和石封堆墓四种类型。石椁墓和石围墓出现最早,始见于距今5000年前后的宗日墓地。随后,石构墓葬的类型增多,出现了石封门板墓及石封堆墓,空间分布范围也逐渐沿黄河向东拓展。整体来看,共和盆地以东至兰州附近是甘青地区石构墓葬的主要分布区。至迟在青铜时代,这类墓葬已经开始向周边扩散,川西北是主要的影响区。东周时期,伴随着东部周秦文化势力的西渐,甘青地区的石构墓葬渐趋消失。
闫红贤陈洪海
关键词:史前时期文化交流
甘青地区史前时期筒状臂饰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本文所指的甘青地区主要为甘肃省大部分地区、青海省东部及宁夏南部地区。区域内史前文化发展阶段可划分为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青铜时代诸文化三个时期^([1])。甘青地区史前时期的物质文化遗存研究著述甚丰,其中陶器出土数量大,延续时间长,文化面貌丰富,是研究和关注的重点,而装饰品的研究相对薄弱。实际上,装饰品不仅反映出当时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而且也体现着先民的审美观念等精神文化生活。
闫红贤陈洪海
关键词:青铜时代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文化面貌史前时期
甘青地区史前文化中的二次扰乱葬辨析被引量:19
2006年
甘青地区史前墓葬的主要特征是骨骼散乱不全,通过分析这种葬俗及其形成过程,可称其为二次扰乱葬。根据确定的标准分析甘青地区史前时期的墓葬资料,并经数量统计,可知二次扰乱葬是甘青地区的主要埋葬习俗,分布区域和所占比例由早到晚呈扩大和增多趋势,而兰州以西的黄河两岸始终是其分布中心区。
陈洪海
关键词:史前
陕西淳化枣树沟脑遗址马坑出土马骨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研究陕西淳化枣树沟脑遗址马坑出土马匹是否为已经驯化,为中国家养马匹的判定提供系列标准,同时复原遗址周边的自然环境与经济类型.鉴定马坑出土马匹的性别年龄,测量其骨骼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形态特征、年龄结构、性别比例、数量比例、考古学现象、病理学、食性分析和古DNA分析的方法开展综合研究.马坑内4匹马的年龄分别为15 ~18岁、1岁、2~2.5岁、1~2岁,且其中一匹为雄性.形态特征、性别比例、考古学现象等系列标准显示它们为家养马匹.这是目前首次对陕西地区先秦马坑、车马坑出土马骨进行的动物考古学研究,为探讨家马起源、迁徙、埋葬习俗、遗址自然环境和经济类型等问题提供更为科学的信息.
李悦陈洪海袁靖王振
关键词:古环境经济类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