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
- 作品数:21 被引量:108H指数:7
- 供职机构:台州市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银杏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2组患者均给予调脂、降压、降糖、稳定斑块、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片治疗,2组均治疗3月。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检测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30%,对照组为67.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 <0.05),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 <0.05)。治疗后,2组患者TG、T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为13.04%,对照组为8.7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银杏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及血脂水平,且安全性高。
- 王文敏刘斯尧陈慧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结合疗法银杏叶提取物氯吡格雷
- 高血压脑病CT和MRI特征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头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高血压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0例经临床确诊为高血压脑病患者的头部CT和MRI表现特征,分析其头颅CT表现及MRI中FLAIR、DWI、ADC值变化。结果3例患者头颅CT发现异常,10例患者头颅MRI发现异常,病变主要呈T1稍低、T2稍高信号、FLAIR较高信号,DWI病变呈等及稍高信号,ADC值升高,病变主要以双侧顶枕叶、小脑半球及脑干多见。结论本病的头部影像学改变为血管性水肿所致,常累及双侧顶枕叶、小脑半球等后循环系统皮质下白质,特别是MRI中FLAIR、DWI、ADC等有助于高血压脑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预后及疗效观察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 徐小辉徐浩陈慧徐玉琴程文君
- 关键词:高血压脑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血管源性水肿
- Hcy及其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Hcy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台州市立医院住院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共278例,分为观察组(146例)和健康对照组(132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TaqMan探针技术对MTHFR C677T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结果两组间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尿酸(UA)、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叶酸、Hc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携带TT型Hcy水平高于携带CC型及CT型的Hcy水平;对照组携带TT型Hcy水平高于携带CC型及CT型的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THFR C677T与叶酸(r=0.293,β=-1.381,t=-4.591,P<0.001)、Hcy(r=0.332,β=2.966,t=5.481,P<0.001)存在线性回归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示MTHFR C677T等位基因T、高血压、冠心病、颈动脉斑块是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cy与急性腔隙脑梗死的发病无关;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相关.
- 邱玲玲陈慧徐小辉赵江
-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基因多态性同型半胱氨酸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 APPLO支架在缺血性脑供血动脉严重狭窄患者的应用分析
- <正>目的评估APPLO支架在缺血性脑供血动脉严重狭窄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材料与方法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在2009年2月至2013年8月在18例缺血性脑供血动脉70-95%严重狭窄患者中成功植入APPLO支架19只,其中椎...
- 徐小辉何金峰周婷陈慧王文敏
- 关键词:供血动脉
- 文献传递
- 腰椎穿刺放脑脊液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分析腰椎穿刺放脑脊液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7例均经CT及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行介入栓塞术后,比较分析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腰椎穿刺放脑脊液疗法的疗效。结果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腰椎穿刺放脑脊液疗法较单用常规治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更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结论腰椎穿刺放脑脊液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的疗效显著,因此值得推广。
- 陈慧徐小辉周婷邱玲玲陈苏娟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应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组纳入医院8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失语严重程度改善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语言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应用针灸配合康复治疗疗效显著,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 何金峰徐小辉茆红霞王罗丹陈慧王文敏
- 关键词:脑卒中运动性失语针灸康复治疗
-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胆红素变化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 2013年
- 目的对比分析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中胆红素含量的变化,探讨血清胆红素的变化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8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大面积脑梗死组(67例)及非大面积脑梗死组(119例),分别检测其卒中发生后24h内和2周时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并与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比较。结果入院后24h内大面积脑梗死组中的总胆红素[(31.46±3.38)μmol/L]、直接胆红素[(5.93±3.54)μmol/L]及间接胆红素[(25.67±5.45)μmol/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非大面积脑梗死组(P〈0.01),非大面积脑梗死组仅总胆红素水平[(17.46±4.38)μmol/L]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稳定期(2周时)大面积脑梗死组及非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其中血清中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降低得更明显。结论急性期胆红素的明显升高可能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早期特征,对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评价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未得到影像学证实时尤为重要;而在稳定期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均较低,提示低胆红素血症有可能是脑梗死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 何金峰徐小辉周婷陈慧
- 关键词:脑梗死胆红素血液
- 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转归。方法对31例急性脑梗死并发L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并发LDVT发生在患肢侧29例,发生在双侧下肢2例。伴发疾病中以高血压、糖尿病最常见,通过低分子肝素抗凝及相关治疗,临床症状消失21例,明显好转7例,死亡3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测LDVT的一种理想工具,及时通过抗凝治疗对LDVT患者有效。
- 陈慧徐小辉陈苏娟
- 关键词:脑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小板及补体C_3减少的临床评价
- 2008年
- 陈慧徐小辉
- 关键词:静脉丙种球蛋白血清补体C3血小板丙种球蛋白治疗
- 36例较大面积后循环脑梗死的诊治分析及手术方式的探讨
- 目的:探讨较大面积后循环脑梗死的诊治经验分析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经核磁共振检查及临床确诊的36例较大面积后循环脑梗死的患者进行临床症状、梗死部位、病因、治疗方式等进行回顾性分...
- 徐小辉何金峰周婷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