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佳
- 作品数:52 被引量:11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海上油田二元复合驱产出表面活性剂浓度检测标准化探索
- 针对目前海上油田复合驱产出液还没有一种快速、准确的表面活性剂定量检测方法的现状,本文根据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特点,研究出一种基于显色剂形成蓝色配合物的分光光度法,能简单、快速、准确测定表面活性剂产出浓度.实验结果表明,标...
- 吴晓燕陈士佳左清泉张润芳吴雅丽陈斌史锋刚田津杰张宁
- 关键词:海上油田表面活性剂技术标准
- 海上J油田活化水体系配方及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为了解决J油田注水井压力高所导致的注水井欠注问题,优选出了以复配型表面活性剂S005为主剂、黏土稳定剂HY-01为助剂,组成为1×10~3~2×10~3mg/L S005+2×10~4mg/L HY-01的活化水体系,研究了该活化水体系的地层水配伍性、耐冲刷性能、抗盐性能、耐温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该活化水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能达到超低数量级,对膨润土的防膨率大于90%,具有一定的降压增注效果。该活化水体系具有良好的耐冲刷性能、抗盐性能和耐温性能。经过冲刷4次后,活化水体系防膨率保持在85%左右,防膨率保留率在95%以上。随着NaCl浓度增加,活化水体系油水界面张力呈数量级下降,活化水体系对膨润土防膨率保持基本不变。随着温度(55~82℃)升高,活化水体系对膨润土的防膨率增加,在82℃下老化30 d后对膨润土防膨率超过90%。
- 李奇陈士佳王成胜高建崇赵鹏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黏土稳定剂降压增注
- 适合海上油田配聚水软化的弱酸型树脂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针对渤海绥中36-1油田配聚水硬度高、黏度损失大的问题,通过静态与动态试验研究了弱酸薄壳型离子交换树脂BHS-1的软化性能。结果表明:该树脂耐温可达75℃,最高耐矿化度可达20 000 mg/L,耐铁可以达到5mg/L。在油藏条件下,树脂的泄漏点能保证在7 h以上,具有良好的除钙能力;BHS-1树脂的耐铁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原水中铁离子浓度的增大,泄漏点将会提前。在铁离子达到5 mg/L时,树脂在5 h内产水基本不发生泄漏,且容易再生,不会产生铁污染问题。
- 陈士佳吴晓燕朱洪庆陈斌田津杰易飞
- 关键词:离子交换海上油田水软化
- 一种井下原位固定式在线调驱装置、管柱与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原位固定式在线调驱装置、管柱与方法,该装置包括化学剂注入短节、桥式过流体、喷嘴、文丘里分配管、静混器外壳、静态混合单元、静混器底端接头、过渡双公短节、Y型三通接头和卡套密封接头;该管柱包括设置在油管上...
- 赵仲浩程心平陈士佳杨万有张凤辉沈琼
- 文献传递
- 水质对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溶解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针对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的溶解特性,通过显微镜观察法和胶体称重法定性定量研究了AP-P4的溶胀和溶解过程,分析了注入水中主要金属离子、水处理剂以及温度对AP-P4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P-P4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主要由聚合物溶胀团块表面分子的溶出扩散速度控制;低质量浓度的Na^+、Ca^(2+)、Mg^(2+)或SDBS对AP-P4溶解性影响不大,溶液中存在少量的Fe^(3+)或OP-10会显著改变AP-P4的溶解性;适当提高温度能够促进AP-P4的溶解。
- 陈斌吴彬彬陈士佳王成胜敖文君
- 关键词:注入水疏水缔合聚合物影响因素
- 海上J油田活化水降压增注实验研究
- 2015年
- 针对J油田注水井压力高导致注水井欠注和停注问题,提出利用功能性化学药剂降压增注的效果建立活化水技术,优选出活化水体系。降压增注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活化水可有效降低注入压力的50%,;活化水改变岩石润湿性;活化水体系驱油。同时,阐述了活化水降压增注的原理。
- 李奇陈士佳王成胜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粘土稳定剂降压增注
- 一种用于制作化学固砂体系固结体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化学固砂体系固结体的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固定部分、增压部分、填砂部分和温压控制部分;本装置可重复多次利用,化学防砂固砂体系固结实验模拟重复率高;能够解决传统的玻璃管填砂法或拌砂法制作固结过程...
- 郑继龙吴彬彬黄小凤宁永庚张岭赵军刘浩洋左清泉胡雪陈平陈士佳胡云亭
- 海上油田在线组合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以渤海C油田E井组为例被引量:25
- 2017年
- 针对渤海C油田E井组层间非均质性严重、层内非均质性强的问题,结合海上油田空间有限、快速开发等特点,提出以在线交联体系作为调剖段塞、在线非均相体系作为调驱段塞的在线组合调驱思路。利用不同渗透率双管填砂模型,考察了乳液聚合物与交联剂浓度分别为1 500 mg/L、1 650 mg/L和3 000 mg/L、3 300 mg/L的两种交联体系的调剖能力,结果表明,注入0.5 PV的交联体系并侯凝5 d后,低浓度对应的双管模型上,低渗砂管的分流量由0%变为40%;高浓度对应的双管模型上,高、低渗砂管的分流量相对于前期水驱阶段发生逆转,低渗砂管的分流量由0%变为84%,有效抑制了水驱"优势通道",调整了层间吸水矛盾。利用均质岩心物理模型,在乳液聚合物、微球聚合物和预交联凝胶颗粒总浓度保持4 000 mg/L的条件下,考察了水驱后不同非均相体系驱油效果;并与乳液聚合物单独使用时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的非均相调驱体系均大幅提高了采收率,提高采收率幅度随着预交联颗粒在体系中所占浓度的提高而增大。2016年3月5日,在线组合调驱体系在C油田E23井开始注入。先后注入3 440.8 m^3的交联体系和10 997 m^3的非均相体系。根据生产情况分析,调驱开始后E24、E27、E36、E28H1、E18、E22取得显著降水增油效果,截至2016年8月初,通过净增油法计算,已经实现累积增油5 937.1 m^3。
- 吕鹏阚亮王成胜吴晓燕陈士佳张润芳侯岳
- 关键词:海上油田非均质性采收率
- 海上高温高盐高渗透油田污水回注储层性质规律研究
- 2016年
- 目前,渤海油田已进入开采中期,聚合物驱技术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一般条件油藏污水回注规律已被广泛研究,但针对特殊条件油藏与特殊流体,国内外尚未深入。高温高盐高渗透率油藏,由于储层温度高,盐度大等特点,使得污水回注规律与一般油藏相异。通过单一因素变量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海上高温高盐高渗透率油藏(温度:82℃、矿化度:105 mg/L、渗透率:6000×10^(-3)μm^2)的污水回注规律及控制指标。结果表明,三种污水对渗透率均有伤害,随着残留聚合物、乳化油及固体悬浮物浓度的增大,渗透率伤害率增加。其中,影响最严重的为悬浮物。污水水质的控制指标:残留聚合物≤600 mg/L、乳化油≤50 mg/L、悬浮物≤25 mg/L。
- 侯岳吴彬彬王成胜陈士佳朱洪庆吴春林
- 关键词:污水回注海上油田物理模拟
- 平面非均质性对渤海B油田注聚效果的影响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根据渤海典型稠油注聚油藏的非均质特征,建立内置微电极平面非均质物理模型,开展了中高含水期注聚物理模拟实验,对比研究了不同非均质条件下水驱、聚合物驱对开采效果和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均渗透率相同的条件下,相对于均质模型,非均质模型水驱和聚驱含水率曲线均左移,含水率上升速度变快,含水率回升期提前,达到极限含水率时注入体积分别减少了0.18 PV和0.31 PV,最终采收率分别降低了5.89%和4.93%。对于平面非均质性严重的稠油油藏,由于聚合物吸附滞留作用,在高渗条带形成了一定渗流阻力,迫使驱替液转向相对渗流阻力较小的中、低渗透条带,从而扩大了平面波及面积;但高渗条带无效、低效循环依然严重,剩余油主要富集在中、低渗透条带。对于非均质性严重的稠油油藏,采用优化井网和化学调堵相结合,是大幅度提高稠油油藏注聚效果的重要途径。
- 张玮张宁王成胜朱洪庆陈士佳阚亮
- 关键词:稠油非均质性剩余油物理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