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阮思蓓

作品数:19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基因
  • 6篇乳头
  • 6篇细胞
  • 6篇细胞系
  • 6篇芯片技术
  • 6篇瘤病毒
  • 6篇基因芯片
  • 6篇基因芯片技术
  • 6篇宫颈
  • 6篇肝癌
  • 6篇肝癌细胞
  • 6篇肝癌细胞系
  • 6篇癌细胞
  • 6篇癌细胞系
  • 5篇造模
  • 5篇人乳
  • 5篇人乳头瘤
  • 5篇人乳头瘤病毒
  • 5篇乳头瘤
  • 5篇乳头瘤病毒

机构

  • 11篇泸州医学院
  • 9篇泸州医学院附...
  • 3篇富顺县人民医...
  • 2篇四川省泸州医...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德阳市人民医...
  • 1篇泸县人民医院

作者

  • 18篇阮思蓓
  • 16篇张元
  • 16篇唐明希
  • 12篇罗霞
  • 9篇唐红
  • 7篇李世宁
  • 6篇刘勇
  • 6篇柴莉
  • 3篇郭庆喜
  • 3篇邓正华
  • 3篇倪江涛
  • 3篇钱小华
  • 2篇张翠薇
  • 2篇朱小霞
  • 1篇彭昭宣
  • 1篇朱晓宁
  • 1篇侯静
  • 1篇吴宁
  • 1篇杨满
  • 1篇蒲霞

传媒

  • 6篇临床与实验病...
  • 5篇中国医药科学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山西中医
  • 1篇泸州医学院学...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1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癌细胞系L2不同途径接种造模的比较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大鼠肝癌细胞系L2肝、脾原位接种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及侵袭转移情况,筛选理想的L2 HCC肺转移动物模型。方法将20只7周龄雌性BALB/cA裸鼠随机分为2组,应用肝癌细胞系L2分别对2组小鼠进行肝、脾原位接种造模,观察裸鼠存活率,HCC的发生与侵袭转移率以及肿瘤病理学特点。结果肝原位接种组肝成瘤率100%,肿瘤呈结节膨胀性生长,与周围肝组织和腹壁侵袭粘连明显,肺转移率为60%,未见脾转移;脾原位接种组脾成瘤率78%,肝转移率67%,肿瘤亦呈结节膨胀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和腹壁也有侵袭粘连,肺转移率11%,明显低于肝接种组(P<0.05)。镜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率为33%。结论肝癌细胞系L2肝、脾原位接种均易成瘤且有肺转移发生,其中肝原位接种动物模型更适用于HCC肺转移机制及体内药物干预等实验分析。
刘勇唐红罗霞阮思蓓张元唐明希
关键词:肝肿瘤裸鼠动物模型
泸县地区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调查分析四川泸县地区不同宫颈病变患者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情况,为该地区HPV感染的预防和宫颈癌筛查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宫颈液基细胞技术所获宫颈细胞及手术切除宫颈石蜡组织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统计HPV各基因型的感染及分布情况。结果275例宫颈病变样本中,HPV检出阳性率为53.09%(146/275),其中高危感染占84.25%(123/146),低危感染占30.14%(44/146),单一感染占88.36%(129/146),混合型占11.64%(17/146)。高危型中最常见前6种亚型依次为:HPV16、39、58、52、18和66,低危型中最常见前4种亚型依次为:HPV11、6、54和44。总感染率中表现出两个年龄分布高峰,20~29岁和50。70岁年龄段。高危型感染在各年龄段没有显著差异,低危型感染主要集中在20—29岁,显著高于其余各年龄段(P〈0.01)。结论泸县地区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有较高的高、低危型HPV感染率,具有较强的区域和年龄段分布特点。本研究可为该地区HPV感染的预防和宫颈癌筛查防治及疫苗使用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唐红刘雪梅刘勇刘志秀阮思蓓张元罗霞唐明希
关键词:基因芯片技术宫颈癌
呈肾病综合征的IgA肾病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呈肾病综合征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并进一步探究其导致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组分析总结64例经肾活检确诊IgA肾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运用多因素分析致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中高血压、肾衰竭、镜下尿红细胞满视野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分别为11.5%vs86.1%,11.5%vs47.2%,7.7%vs52.6%,P<0.01),A组尿蛋白、血红蛋白高于B组(P<0.05)而血肌酐、血压较B组明显偏低(P<0.01).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血压、尿蛋白<6g/24h、镜下尿RBC>5.0×107/L(0R值分别为1.055,4.232,6.682;P值分别为0.041,0.043,0.003),而血红蛋白水平(OR=0.687,P=0.031)起保护作用.高血压、镜下尿红细胞数的增多和血红蛋白的降低,肾脏损害程度加重(P<0.05).结论:呈肾病综合征的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表现存在差异,通过比较,可能血压升高、血红蛋白水平、24h尿蛋白量以及镜下尿红细胞水平是衡量肾脏损害的重要指标.
刘勇张翠薇侯静阮思蓓张元杨满
关键词:肾病综合症IGA肾病临床病理
C1细胞肝、脾原位接种及肠系膜静脉注射造模的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比较大鼠肝癌细胞系C1肝、脾原位接种及肠系膜静脉注射造模致肿瘤发生及侵袭转移的能力,筛选理想的C1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及肺转移动物模型。方法 24只雌性BALB/cA裸鼠随机分为肝、脾原位接种及肠系膜静脉注射3组(8只/组)。观察裸鼠存活率,裸鼠肝、脾成瘤率及肿瘤病理学特征和远处脏器癌转移与强度。结果C1细胞肝原位接种组肝成瘤率100%,肿瘤呈结节状膨胀性生长,肝组织和腹壁有粘连及侵袭,肺转移率63%,镜下见肺门淋巴结转移率25%;C1细胞脾原位接种组脾成瘤率100%,肿瘤呈结节状膨胀性生长,脾组织和腹壁有粘连及侵袭,未见肝、肺转移。C1细胞肠系膜静脉注射组镜下仅见1只裸鼠有肝转移。结论以上3种不同方式构建的C1模型中,肝、脾原位接种模型均易成瘤,其中肝接种模型更适合作为HCC发生及肺转移机制和药物干预研究的动物模型。
阮思蓓李世宁倪江涛柴莉唐红刘俊张元唐明希
关键词:癌发生裸鼠
大鼠肝癌细胞系C5F肝与脾原位接种造模及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建立大鼠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系C5F肝与脾原位接种模型,并比较其在不同内环境情况下对肿瘤发生和侵袭转移等能力的影响,筛选最佳C5F大鼠HCC肺转移动物模型。方法:20只雌性BALB/cA裸鼠随机分为肝、脾原位接种2组,观察裸鼠肝与脾成瘤率、裸鼠存活率、肿瘤病理学特点及远处脏器转移率及强度。结果:肝原位接种组成瘤率90%,肿瘤呈结节状膨胀性生长,肝与周围腹壁组织有粘连与侵袭,肺转移率80%。脾原位接种组脾成瘤率为56%,肝转移率67%,肺转移率33%。肝、脾接种组相比较,其肺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5F肝原位接种模型更适合于HCC发生及肺转移机制及药物干预等研究。
张元李世宁浦霞阮思蓓柴莉唐明希
关键词:肝细胞肿瘤癌发生
富顺地区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调查四川富顺地区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分布特点,为该地区HPV感染的预防和宫颈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宫颈液基细胞技术所获宫颈细胞及手术切除宫颈石蜡组织进行基因分型检查。结果 255例宫颈病变样本中,HPV检出阳性率为63.92%(163/255),其中高危感染占59.22%(151/255),低危感染占20.39%(52/255),单一感染占66.87%(109/163),混合型占33.13%(54/163)。高危型中最常见前6种亚型依次为:HPV16、58、81、52、39和33,低危型中最常见前4种亚型依次为:HPV6、11、43和54。20~29岁与30~39岁年龄段妇女HPV的总感染率明显高于40~49岁年龄段(P<0.05),低危型感染主要集中在20~29岁年龄段,明显高于30~39岁和40~49岁年龄段(P<0.05)。结论 富顺地区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有较高的HPV感染率,并且高危型感染率较高,具有较强的区域和年龄段分布特点,为本地区性传播疾病及宫颈癌早期诊断、治疗、预后评估及疫苗使用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张元李世宁邓正华钱小华柴莉阮思蓓罗霞唐明希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芯片技术宫颈癌
防风通圣散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防风通圣散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实验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取成年SD雄性大鼠60只,适应性饲养2周后,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12只(予普通饲料),造模组48只(予高脂饲料)。在给予高脂饮食后的第2周开始,将造模组的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12只,防风通圣散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各12只。至造模10周末,防风通圣散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分别给予防风通圣散生药6,12,16 g·kg-1ig qd干预2周。各组饲养方式不变。然后静脉取血进行生化检查,处死动物,取新鲜肝脏制备标本。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肝功能、血脂指标,肝细胞脂肪变程度均有明显的升高、加重(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防风通圣散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肝功能和血脂指标,肝细胞脂肪变程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防风通圣散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能明显恢复肝组织的结构,减轻肝细胞的损伤,保护肝功能,降低血脂参数。
彭昭宣米绍平朱晓宁阮思蓓汪静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防风通圣散
Presenilin-1/Presenilin-2双基因敲除小鼠的繁育及基因型鉴定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繁殖及鉴定Presenilins双基因敲除小鼠,为进一步研究阿尔茨海默症(AD)奠定基础。方法:将引进的野生型及PS1/PS2双基因敲除小鼠进行饲养并繁殖,繁殖成功的子代小鼠基因型有野生型、杂合子和纯合子3种。提取子代小鼠鼠尾基因组DNA,用PCR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基因类型。结果:PS1/PS2双基因敲除小鼠的饲养和繁殖均获得成功,繁殖结果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同时获得更多基因型小鼠和Presenilins双基因敲除小鼠。结论:正确的饲养繁殖以及鉴定方法是获得PS1/PS2双基因敲除小鼠的有效途径。
张元郭庆喜刘勇唐红蒲霞阮思蓓罗霞唐明希
关键词:基因敲除小鼠琼脂糖凝胶电泳
C6细胞肝与脾原位接种模型的建立及比较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大鼠肝癌细胞系C6肝与脾原位接种成瘤在不同内环境情况下对肿瘤发生与侵袭转移等能力的影响,并筛选最佳C6肝细胞癌肺转移动物模型。方法 C6进行体外培养。将雌性BALB/cA裸鼠随机分为肝与脾原位接种2组。观察裸鼠C6成瘤率、裸鼠存活率、肿瘤病理学特点和远处脏器癌细胞转移等情况。结果肝原位接种组成瘤率100%,肿瘤呈结节状膨胀性生长,对周围肝组织和腹壁有粘连、侵袭,肺转移率100%。脾原位接种组脾成瘤率100%,肿瘤呈结节状膨胀性生长,对周围组织和腹壁亦有粘连、侵袭,肝、肺转移率分别为100%和71.4%。结论 C6细胞肝和脾原位接种均易成瘤和转移,可作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体内研究和转移模型。脾原位接种模型可能与HCC自发性肿瘤发生和转移的生物学特性更相似,更适合于HCC发生和转移的机制,以及治疗干预等研究。
李世宁阮思蓓朱小霞张翠薇熊小明倪江涛张元唐明希
关键词:肝细胞肿瘤癌发生原位移植
大鼠肝癌细胞系N1不同途径造模及比较
2016年
目的观察大鼠肝癌细胞系N1经肝、脾原位接种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生与转移等情况,比较及筛选适宜的HCC N1发生及肺转移动物模型。方法 N1细胞进行体外培养。24只8周龄雌性BALB/c A裸鼠随机分为2组(12只/组)并分别进行N1的肝、脾原位接种,观察并比较两组间小鼠的存活率,肝、脾成瘤及肝、肺转移率等肿瘤生物及病理学特征。结果 N1细胞肝原位接种组肝成瘤率为100%,肿瘤呈结节状生长,与腹壁及周围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侵袭,肺及肺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4%和22%,未见脾转移。N1细胞脾原位接种组脾成瘤率为64%,肝转移率为91%,肿瘤呈结节状生长,与腹壁及周围组织亦有不同程度的侵袭粘连,肺及肺门淋巴结转移率均为18%。结论 N1细胞肝、脾原位接种均易成瘤,是良好的HCC发生、发展及相关干预的动物模型,其中,肝原位接种鼠可能更适合于HCC发生与肺转移机制及药物干预等研究。
罗霞阮思蓓郭庆喜刘勇唐红唐晓琴唐明希
关键词:肿瘤发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