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唐力
- 作品数:59 被引量:201H指数:8
- 供职机构:绵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 多排螺旋CT在汶川大地震损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根据CT异常表现探讨汶川大地震所致人体损伤情况及多排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汶川大地震后最初几天320名伤员的多排CT表现,并按损伤部位分别统计。结果271例有明显的损伤表现,包括354个部位,分别是颅脑损伤143例,脊柱骨折97例,骨盆骨折40例,胸部损伤40例,腹部损伤20例,肢体骨折14例,其中76例有多部位损伤。结论地震损伤涉及全身多部位、多个器官;多排螺旋CT检查速度快,对损伤的综合诊断价值高,有助于地震伤员的筛查和分类治疗。
- 明兵沈兰何瑜钟唐力贺国庆何川东管彬张顺源
- 关键词:地震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原发性肝脏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与病理分析
- 钟唐力管彬刘启榆
- 16层螺旋CTA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A(CT angiography,CTA)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1年4月35例行CTA检查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患者原始数据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建、容积再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等后处理技术进行主动脉成像。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副主任医师进行诊断。结果:35例均可明确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内膜片及破裂口部位。Ⅰ型12例,Ⅱ型3例,Ⅲ型20例;累及左锁骨下动脉5例,左颈总动脉2例,无名动脉2例,腹腔干3例,肠系膜上动脉4例,左肾动脉3例,右肾动脉2例,右髂总动脉受累6例,左髂总动脉受累8例,其中双侧髂总动脉均受累4例;合并动脉瘤3例;壁内血肿4例;所有患者均显示了单一或多发破口。结论:CTA后处理技术能快速、准确地诊断主动脉夹层,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 王东钟唐力刘启榆王忠何川东管彬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CTA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宝石能谱CT双低剂量在冠脉CTA成像中的临床应用
- 目的 探讨宝石能谱CT使用低管电压和低浓度对比剂对冠脉CTA检查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连续选取我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100例(BMI<27kg/m2),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A组)和双低剂量组(B组),...
- 钟唐力管彬刘启榆何川东周莹
- 关键词:能谱CT对比剂
- 颅内动脉瘤的3D-DSA与3D-CTA技术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对比分析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与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均行3D-DSA及3D-CTA检查的患者资料,对比分析两者对不同部位、不同大小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结果:本组122例患者共发现143个颅内动脉瘤,其中3D-DSA检出139个,检出率97.2%;3D-CTA检出119个,检出率83.2%。对于多发动脉瘤、不同部位、不同大小动脉瘤两者检出率差异明显,3D-DSA检出率、准确率高于3D-CTA。结论:3D-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最精确的标准。
- 周西刘启榆林华王忠钟唐力杨伟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诊断肺部周围型肿块
- 2010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肩胛骨周围型肺部包块穿刺的方法及其病检结果。方法:选择经CT定位的肺部包块,并且不能被纤维支气管镜常规检查获得病理组织的临床病例23例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肩胛骨,使用同轴定位针在原麻醉针路上钻开肩胛骨,自动活检枪穿刺周围型肺部包块获取病理诊断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病例统计为:左肺10例,右肺13例。结果:本组经皮经肩胛骨穿刺周围型肺包块23例,其中炎性包块4例,结核球1例,肺癌18例(鳞癌3例,腺癌10例,腺鳞癌2例,大细胞癌1例,小细胞癌1例)。术后出现少量气胸者1例,未出现血胸病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肩胛骨周围型肺部包块穿刺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安全,医患双方均不受放射线伤害,并发症少,为确诊周围型肺部包块的有重要临床价值的方法。
- 邹晓攀肖彬郭道宁刘强钟唐力谢刚
- 关键词:肺部包块超声引导穿刺活检
- 胆囊管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 目的:研究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显示胆囊管(Cystic duct,CD)的最佳检查方法,并比较口服枸橼酸铁铵(Ferric A...
- 钟唐力
- 关键词:胆囊管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枸橼酸铁铵
- 文献传递
- 实验性慢性胰腺炎磁共振成像研究
- 2008年
- 目的探讨小猪慢性胰腺炎(CP)MR表现。方法西双版纳小型猪正常7头,CP 15头,其中Ⅰ期7头,Ⅱ期4头,Ⅲ期4头。MR扫描:梯度回波T1W,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T2W,MRCP。观察胰腺形态、信号及胰管改变。结果各组间胰腺萎缩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组主胰管均未见显示,Ⅰ期CP主胰管平均直径0.6mm,Ⅱ期2.5mm,Ⅲ期为4.5mm。正常组和Ⅰ期CP T1WI胰腺信号等于或高于肝实质,Ⅱ期CP组有3头(75%)信号降低,Ⅲ期CP组胰腺信号均降低(100%)。正常组和Ⅰ期CP组MR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Ⅲ期CP与正常或Ⅰ期CP T1WI胰腺信号,主胰管直径及分支胰管的显示情况均显著性差异(p<0.05)。主胰管扩张程度与CP严重程度有相关性(r=0.885,p<0.05)。结论常规MR能发现阻塞性CP,并能一定程度予以分期。
- 舒健张小明赵建农曾南林翟昭华董国礼蹇素钟唐力杨华
-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磁共振成像
- 多发性血管母细胞瘤MRI特征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多发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多发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9例血管母细胞瘤患者中,共发现63个病灶,其中后颅窝病灶51个(80.9%),椎管内病灶11个(17.5%),幕上病灶1个(1.6%)。根据影像学分型,大囊小结节型病灶15个(23.8%),实质型病灶43个(68.3%),单纯囊型病灶1个(1.6%),以上所有病灶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均呈明显强化。结论多发性血管母细胞瘤多发于后颅窝,影像学类型多为实质型,增强扫描呈显著强化,因此,多发性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具有明显特征性,MRI对其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 谢梦雨钟唐力黄丹王丹
- 关键词:血管母细胞瘤磁共振成像
- MDCT与MRI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肝癌疗效评价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对比多排螺旋CT(MD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临床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90例经TACE治疗3~5次的HCC患者,数字血管造影(DSA)、MDCT和MRI对HCC患者最后一次TACE后进行检测,以DSA检测结果作为评比标准,比较MDCT和MRI对HCC患者TACE术后病灶残余或复发以及肿瘤包膜的检出情况。结果 90例HCC患者TACE后,DSA检出86个病灶残余或复发,46个病灶无残余或复发;MDCT检出64个病灶残余或复发,未检出病灶22个,检测准确率为83.3%,敏感性为74.4%,特异度为100.0%;MRI检出82个病灶残余或复发,未检出病灶4个,检测准确率为97.0%,敏感性为95.3%,特异度为100.0%。DSA、MDCT和MRI检出肿瘤包膜的数目分别为132个(100.0%)、12个(9.1%)和46个(34.8%)。结论 MRI评估HCC患者TACE术后疗效要优于MDCT。
- 代小兵何川东刘启榆钟唐力贺国庆郭仲杰王忠
- 关键词:多排螺旋CT核磁共振成像肝细胞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