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源
- 作品数:141 被引量:628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应用于骨骺阻滞的螺钉垫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骨骺阻滞的螺钉垫片,包括圆环形垫片主体,所述圆环形垫片主体的内径为3.6mm,外径为10.0mm;以通孔为中心呈放射状均匀分布有若干肋条,所述肋条上均设有由中心向所述圆环形垫片主体边缘延伸的细槽...
- 傅刚田伟周达飞王玉琨朱振华郭源
- 文献传递
- 髋臼成形术联合髋臼周围旋转截骨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效果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探讨髋臼成形术联合髋臼周围旋转截骨手术治疗9岁以上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可行性及其早期效果。方法回顾2010年10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行髋臼成形术联合髋臼周围旋转截骨手术的患儿7例。详细介绍手术方法,分析手术适应证,采用Severin分级和Mc Kay评分评价方法对手术后髋关节的X线表现及功能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本研究组病例平均年龄9.9岁(9~11岁),均为女性,术前Tonnis分型为Ⅲ~Ⅳ型,随访时间最长67个月,最短6个月,平均16个月。7例患儿中6例除髋臼侧手术外同时行股骨近端截骨,1例除本研究所描述的手术方式外未行股骨近端截骨手术。截至随访期,未出现股骨头再脱位和股骨头缺血坏死等术后并发症,Mc Kay评分1例优、2例良、4例中,Severin髋关节分级均为Ⅱ型。结论处理9岁以上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侧的病理改变时,髋臼成形术联合髋臼周围截骨可以作为一种选择方案。对其早期效果评价,本研究组病例髋关节功能均达Mc Kay分级中以上,髋关节影像学结果均可达良好。
- 吕学敏傅刚杨劼朱振华王玉琨郭源
- 关键词:髋臼截骨术
- 骨桥切除联合“8”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骺早闭所致下肢成角畸形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骨桥切除联合“8”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下肢骨骼的部分骨骺早闭造成的进行性的下肢成角畸形的效果。方法对45例下肢部分骨骺早闭的儿童采用骨桥切除手术联合“8”形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45例中39例随访26个月(15~44个月)。39例患者畸形角度与术前相比无进行性加重,其中10例术后畸形角度无改变;29例获得改善,矫正度数为8°~25°、平均14°。29例中13例畸形充分矫正,下肢力线正常;16例畸形获得矫正,角度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结论骨桥切除联合“8”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部分骨骺早闭所致儿童下肢畸形能更快速地矫正畸形,且损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发生率低。
- 董轶非傅刚王玉琨郭源
- 关键词:骨骺早闭
- 8字板矫正儿童多发骨软骨瘤病的膝外翻畸形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8字钢板半侧骺阻滞技术矫正儿童多发性骨软骨瘤病引起的膝外翻畸形的手术时机、方案和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采用8字钢板治疗的骨软骨瘤病膝外翻畸形的病例资料。共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为4.3~13.5岁(平均10.2岁);左膝6例,右膝5例,双膝4例。采用股骨远端解剖轴外侧角、胫骨近端内侧角和下肢机械轴偏离度来评价畸形并指导治疗。结果半侧骺阻滞术包括15例股骨和14例胫骨,术后随访时间为9~49个月(平均为26.5个月)。带板时间为5~31个月(平均15.2个月),取板时股骨外翻角度改善5.1°~11.4°(平均7.5°),胫骨外翻角度改善2.3°~14.5°(平均7.0°)。14例股骨矫正速率为0.3°~1.1°/月(平均0.6°/月),12例胫骨矫正速率为0.2°~1.0°/月(平均0.5°/月)。下肢机械轴17例位于-1~+1区,1例位于+3区,1例位于-2区,优良率达89.5%。22例骨取板后随诊时间超过6个月,11例外翻角度出现反弹。结论8字钢板半侧骺阻滞技术治疗骨软骨瘤病患儿的膝外翻畸形创伤小,并发症少。只要能及时治疗,合理设计方案,术后密切随诊,均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 张骥张建立郭源王满宜
- 关键词:膝外翻生长面
- 对“微创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垂直距骨的临床研究”一文的几点看法
- 2016年
- 1.先天性垂直距骨是儿童下肢畸形中较难治疗的疾病,某种意义上讲其难度超过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2.本文作者注意到此疾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研究中强调了尽可能早期开始治疗、运用石膏矫形和小切口等微创手段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特别是手术后需要长期配用矫形支具以巩固疗效和防止复发都是临床上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 郭源
- 关键词:先天性垂直距骨微创治疗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下肢畸形
- 儿童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的外固定架治疗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探讨儿童闭合性胫腓骨骨折Orthofix单臂外固定架治疗的疗效,分析外固定架治疗的优缺点。方法 2001年8月~2008年11月,应用单臂外固定架(Orthofix SRL公司)治疗169例儿童胫腓骨骨折,其中单侧闭合骨折97例纳入本组。采用在C形臂或G形臂透视下进行闭合复位,Orthofix外固定架固定。结果手术时间35~160min,平均54min;出血量都在10ml以下。17例固定过程中出现Ⅰ~Ⅱ级针道感染,通过换药等手段控制,无一例因针道感染导致外固定架失效。固定过程中膝关节及踝关节活动均不受影响。骨性愈合时间12~24周,平均14.2周。23例过度生长不超过1cm。97例术后随访15~39个月,平均31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结论应用外固定架治疗儿童闭合性胫腓骨骨折,不破坏骨折端血运,且可提供牢固固定,允许早期关节活动及负重练习,减轻了护理负担。
- 尤海峰张建立王玉琨郭源
- 关键词:儿童胫腓骨骨折闭合复位
- 儿童长骨骨折不愈合原因分析与治疗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引起儿童长骨骨折不愈合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规避相关风险提供借鉴。方法回顾1996至2006年收治的儿童长骨骨折不愈合病例51例,从损伤原因、骨折部位、治疗方法等方面分析引起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并采用更换固定方式、植骨等手术方法对骨折不愈合病例进行重新治疗。结果51例病例经更换内固定为髓内固定或采用外固定架加植骨等治疗方法均获得良好愈合,在随访期内未发生再骨折。结论儿童长骨骨折治疗不当是引起骨折不愈合的主要原因,高能量损伤也是引起骨折不愈合的原因之一;在骨折部位方面,本组病例中以股骨干骨折不愈合多见。对于儿童长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应该在诊断明确后尽早更换固定方式,骨折端重新获得稳定是治疗的关键。
- 尤海峰吕学敏朱振华郭源
- 关键词:儿童
- 手术治疗儿童股骨近端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儿童股骨近端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手术治疗方式、临床效果及翻修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行手术治疗的26例股骨近端多骨型骨纤维异样增殖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8例,平均年龄9.2岁(范围:5~16岁),其中1例为McCune-Albright综合征。15例患儿为首次手术,11例患儿为翻修手术;手术方式采用带锁髓内钉或儿童髋钢板固定。观察26例患儿的手术效果并分析其中11例行翻修手术患儿的畸形复发原因。结果行初次手术的15例患儿中,13例行截骨或骨折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1例行外翻截骨+儿童髋钢板内固定;1例行外翻截骨+病灶刮除+异体骨植骨+儿童髋钢板内固定。行翻修手术的11例患儿中,9例行带锁髓内钉固定、1例行儿童髋钢板内固定、1例行儿童髋钢板内固定+异体骨植骨。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4年(范围:1.0~3.5年),患儿截骨或骨折端愈合良好,畸形矫正满意,疼痛症状消失。术后发生感染1例,局部骨吸收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11例翻修患儿在既往16次手术后复发,复发原因包括带锁髓内钉远端失效6例次,带锁髓内钉近端失效3例次,钢板固定失效5例次,病灶刮除人工骨植骨术后复发2例次。结论截骨矫形辅以坚强内固定支撑是治疗儿童股骨近端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有效手术方法,以带锁髓内钉最为常用。由于生长发育、疾病进展等原因导致内固定失效是畸形复发导致翻修的主要原因,需术后密切随访。
- 边臻郭源朱振华吕学敏傅刚杨征
- 关键词:儿童截骨术骨纤维异样增殖症复发
- 弹性髓内针在儿童骨科的应用一种治疗儿童骨折的新技术介绍
-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儿童骨折的新技术方法:近年来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采用弹性髓内针技术治疗适龄儿童骨干骨折及某些干骺端骨折,包括儿童股骨干骨折、胫骨干骨折、肱骨干骨折、前臂尺桡骨骨折、孟氏骨折以及桡骨头骺骨折等数百例。均采用...
- 郭源杨劼宋猛
- 关键词:弹性髓内针儿童骨折儿童骨科
- 双关节骨科测量尺
-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关节骨科测量尺涉及一种医用测量装置,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对人体关节进行测量的双关节骨科测量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关节骨科测量尺,包括:连接件、第一测量尺和第二测量尺;所述第一测量尺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
- 周达飞董轶非王玉琨郭源田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