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鹏鹏

作品数:29 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淮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梅毒
  • 4篇淋病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3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性病
  • 2篇性行为
  • 2篇疫情
  • 2篇湿疣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男男性行为
  • 2篇男男性行为人...
  • 2篇高危
  • 2篇艾滋病
  • 1篇多药
  • 1篇性病高危人群
  • 1篇性病流行
  • 1篇性传播
  • 1篇性传播疾病
  • 1篇血清

机构

  • 18篇淮安市疾病预...
  • 2篇江苏省血吸虫...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赵鹏鹏
  • 11篇孙修福
  • 10篇胡锦流
  • 5篇骆公成
  • 5篇金韬
  • 4篇张兆辉
  • 4篇吴丽萍
  • 2篇羊海涛
  • 2篇王德明
  • 1篇胡伟
  • 1篇丁守华
  • 1篇陈克宁
  • 1篇杨鹏飞
  • 1篇姚海波
  • 1篇王春雷
  • 1篇侯海燕
  • 1篇金韬

传媒

  • 4篇江苏预防医学
  • 4篇公共卫生与预...
  • 2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淮安市2005-2013年梅毒和淋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了解淮安市梅毒、淋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淮安市梅毒淋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3年,淮安市共报告梅毒6 199例,报告发病率从2.10/10万上升到20.84/10万;报告淋病2 736例,报告发病率从12.24/10万下降到3.39/10万。梅毒、淋病报告病例均集中于20~49岁组,男女比梅毒为0.78︰1,淋病为7.5∶1。隐性梅毒报告发病率上升最快,且渐成流行的主要类型。结论2005-2013年,淮安市梅毒发病增长迅速,淋病呈现下降趋势,性活跃人群仍然是防治工作的重点。
赵鹏鹏胡锦流孙修福羊海涛
关键词:梅毒淋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2006—2015年江苏淮安市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了解2006—2015年淮安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5年淮安市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运用Excel 2010和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全市共报告梅毒8 076例,报告发病率从3.02/10万上升到22.47/10万,发病呈逐年增长趋势(χ~2=6.10,P=0.014),年平均增长24.98%;Ⅰ期和Ⅱ期梅毒所占梅毒构成比减少,隐性梅毒构成比逐年增加,且渐成流行的主要类型,不同类型梅毒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10,P<0.001);梅毒发病以20~49岁年龄组为主,男女性别比为0.79:1;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为主,共占62.23%。结论 2006—2015年淮安市梅毒增长迅速,性活跃人群仍是防治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加强性病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强化隐性梅毒疫情报告管理是当前梅毒防治工作的首要任务。
赵鹏鹏胡锦流孙修福金韬骆公成
关键词:梅毒流行病学
淮安市男男性行为人群安全套使用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4年
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普遍存在多性伴和无保护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是艾滋病(AIDS)的高危人群,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疫情同性传播呈明显上升[1]。研究表明,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传播[2],在MSM人群中大力推广使用安全套,对遏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孙修福胡锦流张兆辉吴丽萍赵鹏鹏陈克宁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安全套使用率影响因素艾滋病疫情艾滋病传播
常见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治及预防策略探讨被引量:1
2018年
文章对常见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治及预防策略进行探讨。
赵鹏鹏骆公成金韬
关键词:诊治
淮安市HIV/AIDS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对淮安市新发现的HIV/AIDS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分析,了解其免疫水平及疾病进展情况。方法收集淮安市2000-2014年报告的HIV/AIDS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资料,分析其免疫水平,预测其疾病进程。结果 422例HIV/AIDS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均值为(322.81±245.81)个/μl,其中≤200个/μl占34.83%。年龄越大,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越低(F=17.024,P<0.001),未婚、离异或丧偶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比已婚有配偶者高(F=12.091,P<0.001)。其他就诊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其他来源的HIV∕AIDS(χ2=83.076,P<0.001)。结论新发现的感染者中有1/3已经进入艾滋病期,应加强宣传干预,扩大检测,早期发现感染者,加强感染者随访监测,及时提供抗病毒治疗,提高其生存质量。
孙修福胡锦流张兆辉吴丽萍赵鹏鹏
关键词:HIV/AIDSCD4^+T淋巴细胞
我国梅毒和淋病流行现况及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尽管梅毒、淋病相对HIV/AIDS来说比较容易治疗,但近年来两种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处于我国甲乙类传染病的前列,2014年及2015年梅毒的发病率居第3位,淋病位居第5位。性传播疾病已是全球面临的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每年大约有1900万人新感染性病[4]。性病及其并发症是发展中国家成人寻求医疗保健的五大原因之一。
赵鹏鹏孙修福时玉军骆公成金韬
284例早期梅毒病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近年来,我国梅毒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1]。为掌握本地区梅毒的流行规律及临床特征,本研究对我市国家级性病监测点皮肤性病科门诊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284例梅毒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所有资料来源于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皮肤性病科门诊确诊的早期梅毒患者。
赵鹏鹏吴红魏正闵
关键词: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梅毒病硬下疳一期梅毒扁平湿疣
职业病预防性体检中健康教育的临床研究
2018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加快,从事工业产业的人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但社会上人们的生命健康正在受到职业的危害。在社会上普及一些职业病人群的相关预防知识,提高职业人群的健康意识,培养个人的良好习惯,这能够较为显著的降低职业病的爆发几率。职业病的预防主要是依据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改变患者的生活习惯,提高预防职业病的能力,职业病临床研究就是随机的分开观察,然后再进行比对。
赵鹏鹏
关键词:职业病健康教育
2007—2016年江苏淮安市尖锐湿疣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了解淮安市尖锐湿疣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淮安市2007—2016年性病监测点上报的尖锐湿疣病例数据,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6年淮安市共报告尖锐湿疣病例1 959例,由2007年的4. 41/10万下降到2016年的2. 21/10万,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女性尖锐湿疣报告发病率始终高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0. 57∶1,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20~44岁性活跃人群。结论淮安市尖锐湿疣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女性和20~44岁人群仍是重点防治人群,应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加强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的健康教育。
王德明何南江姚海波胡伟赵鹏鹏
关键词:尖锐湿疣发病率
2008-2014年淮安市主要性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2008-2014年淮安市淋病、梅毒、尖锐湿疣、泌尿道沙眼衣原体和生殖道疱疹的流行动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4年淮安市上述五种性病病例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年均发病率为26.2/10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梅毒发病数位居首位,其次为淋病和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报告病例以散发为主。不同病种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45岁年龄组的病例比例呈波动下降趋势,而〉60岁呈先下降后逐年升高趋势。本市来源的病例比例呈波动下降趋势,而本省其他市来源的病例比例逐年上升,比例变化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淮安市五种性病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应重视〉60岁人群,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侯海燕赵鹏鹏杨鹏飞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