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希武
- 作品数:13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应用
- 1991年
- 冠心病外科治疗已有50多年历史,但我国目前冠心病外科治疗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现将我院近年来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986年6月至1990年6月我院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15~59岁。其中7例是陈旧性心肌梗塞和急性心肌梗塞后心绞痛;1例是稳定型心绞痛;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例为川崎氏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全组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6例前降支病变,近端50~90%狭窄,1例左前降支近端见直径2.5cm动脉瘤改变。4例两支血管病变。2例为三支血管病变。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及术中所见。
- 谷春久杨耀晨张显清赵希武肖德绵袁义华闫德民
-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外科治疗
- 二尖瓣成形术疗效观察
- 1989年
- 我院自1982年3月~1987年10月共行二尖瓣成形术36例,28例效果良好,4例术后早期死亡,1例晚期死亡。术前心功能Ⅱ级10例,Ⅲ级24例,Ⅵ级2例,随诊3个月~69个月,心功能Ⅰ级13例,Ⅱ级15例,Ⅲ级3例。作者认为二尖瓣成形术是可行的,并指出手术适应症主要决定于术中病理改变,手术效果决定于手术技术。文章最后讨论了死亡病例。
- 赵希武杨跃晨张显清谷春久肖德绵袁义华阎德民
- 关键词:风湿性瓣膜病二尖瓣成形术疗效
- 外科治疗三尖瓣下移畸形
- 1993年
- 本病首由Wilhelnl Ebsteln于1866年描述,主要是三尖瓣下移及其发育异常。其发病率占先心病1%以下。我院由1981年4月到1987年10月共经手术治疗10例,占我院手术治疗先心病的0.6%。随诊5~27个月,除早期死亡3例。
- 赵希武杨耀晨张显清谷春久袁义华阎德民
- 关键词:瓣环成形术
- 心脏生物瓣膜替换术64例临床分析
- 1994年
- 心脏生物瓣膜替换术64例临床分析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心脏外科(110001)张显清,杨耀晨,赵希武谷春久,袁义华,闫德民我们1978年12月至1987年3月为64例病人施行生物瓣膜替换术,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生物瓣膜替换术64...
- 张显清杨耀晨赵希武谷春久袁义华闫德民
-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人工心瓣膜术
-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
- 1993年
- 主动脉窦瘤是一种少见先天性疾患。本文报道23例,均发至右冠状动脉窦,破入右室22例,破入右房1例。合并室缺12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例。我们主张一经确诊,即应手术,内瘘口及室缺行补片修补。本法具有修补确实,防止复发,消除对主动脉瓣干扰等优点。本组病例全部成活,远期效果良好。
- 张显清杨耀晨赵希武谷春久肖德绵阎德民袁义华
- 关键词:主动脉窦瘤外科手术
-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手术疗效被引量:5
- 1996年
- 影响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简称VSD)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肺动脉高压(简称PH)。作者自1989年5月~1995年5月手术治疗VSD307例,病死率2.9%,其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p/Ps≥80%)24例,病死率20.8%。本文通过对心导管材料、心脏杂音、胸片、心电图等的资料分析,对照手术结果,结合文献,对VS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适应证和围手术期的处理加以讨论。
- 肖德绵谷春久张显清赵希武闫德民袁义华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外科手术
- 肺动脉瓣狭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
- 1992年
- 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狭窄是常见的心血管畸形,合并室间隔缺损(法鲁氏四联症)及房间隔缺损(法鲁氏三联症)多见,而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相当少见。我院到1991年4月止共收治法鲁氏四联症295例,法鲁氏三联症70例。
- 阎德民谷春久张显清赵希武肖德绵袁义华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 体外循环升主动脉插管的新方法及并发症预防
- 1992年
- 升主动脉插管作为体外循环供血管现已为绝大多数心血管中心所采用,虽然其并发症很少,但一旦出现则很严重。如假性动脉瘤,优势灌注,主动脉破裂等。为此我们采用一种改良的方法进行插管,经20例的临床应用,证明该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并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赵希武
- 关键词:动脉插管体外循环并发症
- 三房心畸形
- 1993年
- 三房心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本院自1961年以来外科治疗共3例,占同期先心病手术的0.15%。现结合文献讨论其诊治问题。
- 赵希武张显清谷春久肖德绵闫德民
- 关键词:三房心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
- 双腔右心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 1991年
- 我院自1988年5月至1990年3月手术治疗3例双腔右心室,无早、晚期死亡。作者认为心导管和右心造影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手术时应防免前乳头肌的损伤并注意不要将横隔上的狭窄孔误认为室间隔缺损而加以修补,本病最常见的合并心脏畸形是室间隔缺损,占80%~90%。认识本病的解剖特徵是诊治本病的基础。手术效果是满意的。
- 赵希武杨耀晨张显清谷春久肖德绵
- 关键词:双腔右心室外科治疗心脏病